创造性思维在现代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思维论文,现代企业论文,物资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造性思维方式伴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智能化正在成为一种主流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创造思维能力是未来社会中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智力,没有独创力的人将随时面临着被社会淘汰的危险。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我们无处不感触到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激烈竞争的冲击力。它迫使企业物资部门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加速开发人的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潜能,树立标新立异的创新理念,实现工作创新管理创新,在夹缝中求得自身进一步发展。
一、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创造性思维指导人们的创新行动,是创新活动的起点。要使人们在创新活动中少走弯路,少付代价,就必须研究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式。
1.联想创造思维方法。
所谓联想思维,是指将一个主体与其他主体联系起来,从两个主体间的相似、差异或内在联系中受到启发,从而激发起新思维的过程。不同的事物间,可能存在某些相似;相同的事物间,又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从这些相似或差异中发现某种关系,给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带来启迪,进而激发人们的创新行动。比如,苍蝇与宇宙飞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主体,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但是,科学家从苍蝇灵敏的嗅觉器官产生联想,受到启迪,进而研制出了宇宙飞船的空气分析仪。又如苹果坠地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水沸腾使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鸟儿飞翔使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等等。仿生学,实质上就是人类联想思维的科学结晶。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许多发明创造的机遇,同时也使科学技术变成了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2.逆向创造思维方法。
逆向创造思维方法又称反向创造思维方法,是指通过采用与常规思维方法相反的思维内容或思维过程而达到创新目的的创造思维方法。常见的逆向创造思维方法表现为思维求异,是从多种多样的假设和构想中寻求与众不同的答案的创造思维方法。
万事顺乎潮流而动,是取胜的常理;反其道而行之,也常常能获得意外的成功和收获。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好与坏、美与丑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相互比较而存在,相互斗争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矛盾体的双方还可相互转化。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顺着事物发展方向思考问题,是正向思维;而向着事物发展方向的反方向去思考,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是人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常用的思维方式。
美国底特律的本巴赫公司为大众汽车做的广告是这样设计的,在汽车的画面上写了两个醒目的大字“次品”。在下方的说明中写到:“大众车的检验员因仪表板上的小储藏柜内有一道划痕而拒绝验收该车。”这则广告有力地说明该公司对产品的高标准要求和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而言之,一辆汽车因一道划痕而未能通过检验,那么通过检验的车一定是无可挑剔的优质汽车。这种质量无比过硬的大众车深受消费者喜爱。
3.综合或离散创造思维方法。
综合法是指把几个互不相关的系统有机地组织成一个新系统的创造思维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想出近乎无限的创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无数个系统,而这些系统按某种规律组织在一起,又可以诞生出无数的新系统,这些新系统也就是我们称之为的创造或发明,运用综合法就是要人为地有意识地把这些系统组织在一起,创造新系统。当然综合法不是将两个系统简单地叠加或捆绑在一起,而是使它们按照某种内在联系,结合生成一个新系统或导致创造性的新发现。
离散法是指将一个母系统分离为多个子系统的创造思维方法。日本有一句名言:“综合就是创造。”实际上离散也是一种创造。离散法相对于综合法而言,用之于破坏性的创造活动比较多,因此不太为人们注意或喜欢。但无可否认,离散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思维方法,且不说日常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人们会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问题以求思路突破,其实科学研究的历程也就是对大自然进行层层离散分解的探索认识过程。像服装设计师把上衣的袖子与身子分离,发明了马甲;眼科学家把眼睛的镜架和镜片分离开来,发明了隐形眼镜等等。
4.还原创造思维方法。
还原法是指先剖析去除非本质的东西,找出系统的核心或问题的关键,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构造新系统或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的创造思维方法。任何创造活动都有创造的起点和创造的原点,创造的原点是唯一的,创造的起点有无穷多。创造的原点可作为创造的起点,而任何创造的起点都不能作为创造的原点。研究已知事物的创造起点,并深入到它的创造原点,再从创造原点另辟门路,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重新创造该事物或者从原点解决问题,这就是还原创造的目的。打火机的发明就是如此,它突破了现有火柴的框子,把最主要的功能——“发火”提取出来,把摩擦发火改为电子打火引燃气体或液体燃烧,从而突破火柴的原型,获得了一大进步。
5.强化创造思维方法。
强化法是指通过强化系统内某一元素或联系而使整个系统发生质变的创造思维方法。运用强化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时,要善于抓住起决定性作用的元素或联系,通过对它们进行强化处理,引起整个系统发生新的质变。这种强化手段可以是数量强化、速度强化、能量强化、功能强化、地位强化、形象强化、时间强化、空间强化、正向强化、反向强化、实强化、虚强化等等。不论是哪种强化都以促使系统发生新变化为目的。强化法在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改造与创新上的应用很普遍,如矿井强化空气流通增加含氧量;强化水流速度而发明的水刀用于切割金属、石材等。
二、创造性思维的理念是企业物资部门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中石化胜利油田物资供应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富的物资流通经验,形成了一套健全而卓有成效的组织机构及管理方式,有一支干练而稳健的管理队伍,在以往的工作中早已自觉不自觉地使用了创造性思维的工作方法。
1.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管理人员从单纯保生产向既保生产又要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路转化,即在加快资金周转、增强计划的准确性、减少在途资金占用、控制采购资金支出、维持合理的库存储备等方面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探索新的途径,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企业重组改制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为物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必须树立新观念、创造新的思维模式。近几年在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上,胜利油田通过加大无动态积压物资的处理力度,大幅度降低库存储备,扩大代储代销物资品种,物资价格信息、供求信息、供货厂家的计算机网络化,采取合同会签、招议标、阳光交易等新的管理方法,直到“零库存管理”概念的提出实施,都是联想创造思维、综合离散创造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
2.优质服务这一概念的引入,对企业物资供应系统的管理人员来说是划时代和开拓性的。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企业物资供应系统一直是靠政策、吃皇粮,渐渐地使物资采购管理人员将工作当成了手中的特权,形成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商、老爷作风。管理层、决策者审时度势,敏锐地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政策饭是吃不上了,“大老爷”的作风要改,要学会当“孙子”。要生存就要靠市场,要保住市场就要靠优质服务。于是优质服务质量回访、项目小组责任制、加强采购物资检验、加快单据登记及传递速度、成立发票审验小组等一系列措施先后出台。这一切都是逆向思维、综合思维、还原思维、强化思维等综合运用的结果。
3.2000年10月,中石化在香港、纽约、伦敦同时成功上市,标志着中石化所属企业生产经营已融入到国际经济大环境中。这是一次脱胎换骨般的改革。作为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我们将面临着管理工作的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物资采购推行网上询比价、网上采购签约等电子商务,开展上市公司与存续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活动、与国际大型石油物资企业的管理接轨等。这种史无前例的巨变,给企业物资部门的管理人员带来了新的课题,为石油物资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为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如何运用联想、逆向、综合离散、还原、强化等创造性思维方式提供了新的思维研究和创造空间。企业物资部门也只有培养、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职工队伍,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