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波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为落实“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基本国策,实现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的现代化进程,须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国内众多建筑企业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学习新知识,争取在我国装配式建筑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要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将国外的先进标准规范合理地运用到我国,多次进行仿真实验和实体模拟,形成适合业内良性发展的新规范。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关键技术
1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经济效益
1.1社会经济效益
当前大多施工企业所适用的现浇式的混凝土结构所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尤其在施工阶段,只有大量的劳动力才能满足工程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二但是,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则可以节省出这些劳动力,让人们更加集中、方便地进行拼接、后续工作的开展,防止因为工程完工而造成的劳动力安置问题的产生,减少了因为劳动力安排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让社会处于一种更加安全、稳定的状态。
1.2环境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与环境的矛盾已经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建筑工程对于环境的污染非常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我国所提倡的绿色工程理念相违背而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则是非常环保、低碳的建筑形式,其避免了建筑过程中各种木材加工、粉刷、砌转、装饰等等工作所产生的各种废料、避免了建筑过程中的扬尘量的增加,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在环境优化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价值这不仅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更节省了日后的后续资金投入。
1.3质量经济效益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在工厂中完成生产的,其并不需要相关的人员再对其进行建造,所完成的上作仅仅是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拼接因此,可以说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工作转嫁到了工厂,而工厂随着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专业化,在人员使用和技术积淀方面也将会更加专业,对于监管工作的开展也能够更加规范化,其产品生产的质量能够得到可靠保证施工企业在对该混凝土结构进行要求和购进的时候,也能够对产品予以有效掌控,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1.4间接经济效益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极大的减少了建筑施工的时间。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制作并非在现场完成,而是在工厂中进行的,施工场地仅仅需要运用组装的方式便可以完成之前较大工作量才可以完成的工程,甚至还可以与其他工作一并进行,极大的节省了工程所需要的时间。这也让施工企业在工程的预期上更加具有可预测性,对于工程的进度、情况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节省了施工的周期和人力、物力,给施工企业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2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
2.1 PC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我国首次采用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设计和建造技术的建筑企业是万科集团,万科总结了世界上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式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特点,参考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创造了PC设计和建造技术,施工时采用的是全预制混凝土构件,主要是对阳台、楼梯和内隔墙板进行施工。采用PC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后,预制构件的安装制造质量得到了提高,避免了房屋渗水,施工现场的施工环节也更加简化,提升了建筑的装饰性能。在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结构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安装环节,在制造构件模具时要将长、宽以及对角线的偏差控制在3mm之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构件在浇筑和养护后,要测试浇筑和养护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果符合设计要求要用横梁式起吊机将混凝土构件吊起,起吊要慢且稳,尽量避免扭歪牵拉,把墙板立起来,脱膜后放在翻身架上并立放。PC结构和建造技术广泛应用于万科集团开发的住宅小区中,缩短了施工工期,并节约了工程造价。
2.2 NPC技术分析
对于NPC技术主要是由中南建筑集团提出的一种新型建造技术,其技术的结构体系还是比较完善,它主要采取的是工厂机械化的生产和现场装配的形式进行建筑施工。这种技术和传统的技术相比,它具有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污染和降低噪音以及节能等特点,并且整个技术的施工时间比较短,大大的节约施工工期。对于竖向的构件一般采用全预制,而水平的构件一般采用叠合的形式。对于相邻的构件连接:竖向通过下部构件预留插筋、上部构件预留金属波纹浆锚管实现钢筋浆锚连接,水平向通过适当部位设置现浇连接带、现浇混凝土连接;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通过竖向构件预留插筋伸入梁、板叠合层及叠合层现浇混凝土实现连接;通过钢筋浆锚接头、现浇连接带、叠合现浇等形式将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中南集团的NPC技术体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善,结构的竖向构件主要采用的是全预制,水平的构件主要采用的叠合的方式,从而大大的降低了现浇量,而且装配率能够达到90%以上。但是这种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剪力墙的构件完全是通过竖向浆锚钢筋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现场还存在较多的灌浆孔,一般要做好灌浆孔的质量控制是很难的,因此,这种技术中对于剪力墙的竖向连接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及结构的安全。
2.3 PCF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PCF(precast concrete form)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叠合式楼板及剪力墙外墙模的综合混凝土预制技术的结合,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剪力墙的外墙和叠合楼板等预制板结构建造问题的解 决提供了方便,能够有效提升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外围脚手架支设与模板支设过程中的安全 性,并显著降低模板及脚手 架支设成本与资源损耗。房屋工程中的电梯井等部位仍通过支模现浇进行施工建设。当前的PCF 技术并未严格依照房屋墙体承载特点对外墙混凝土模板进行科学设计,致使设计与施工实际存在较大差距、实际施工中难以避免材料资源浪费,另外,此种技术设计中缺乏科学的抗震设计,混凝土现浇量也很大。
3 新的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建造技术在促进建筑工程的标准化和模式化方面还有待完善。新的结构建造技术要有统一的标准和合理的模式,要符合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效益目标的要求,从而可以促进房屋工程的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相关部门必须要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的标准和模式。现在我国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建造技术的研究模式比较封闭,要促进工程建设新技术的完善,必须实现优势资源的集中,促进技术和人员的交流,各企业要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研发出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要具有完善的建设性能,同时具有美观性,既具有安全性,也可以促进建筑的整体性。要促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新技术的发展,必须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验收等方面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同时对研发成果进行反复的可行性试验,通过技术试验更多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去。
结束语: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发展正在全面加快,因此,应当在分析房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其设计进行不断研究和改进,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技术的创新及应用让其为推动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而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琳皓.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5):330-332.
【2】钟志昌 .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分析
[J]. 价值工程,2016,35(14):152-153,154.
【3】段凯元,张季超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研究 [J]. 施工技术,2014,14(22):45-47.
【4】王长勇. 新型预制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J]. 广东科技.2011,20( 14) .
论文作者:芦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构件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叠合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