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应通盘考虑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盘论文,几个问题论文,大开发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从发展战略制定、经济区划以及城市规划的角度,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问题,提出在“十五”期间,开发西部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制定西部经济区内自身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既能推动西部经济增长,又要使当地群众生活状态确实得到明显改善;二是西部经济区内应划分次级经济区,以发挥次级经济区的比较优势;三是要加强西部城镇规划,形成西部一批新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

一、西部经济区内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1.必须有合理的西部经济区发展战略

一个国家所制定的发展战略,相对而言是最长远的战略。制定正确的国家发展战略,是保证国家正常发展的首要环节。我国制定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一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其他各项战略、规划及方针政策的制定,都要围绕这一总的国家发展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

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而言,它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向协调发展的转变。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实施了“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1978年—1992年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以三大经济地带为基础的梯度布局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1992年以后,以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及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为标志,国家对区域经济政策有所调整,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1999年以来,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

西部大开发战略首先是国家层次上的,其次是西部地区层次上的。二者之间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其目标在于:第一,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各地区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第二,对整个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内需,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为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增加新的活力和后劲。第三,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

对于西部而言,仅有国家层次的发展战略是不够的,需要制定西部经济区内自身的发展战略。因为,西部经济区有自身的区情,西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许多特点,如地域跨度大、基础设施落后且很不均衡、生态环境水资源短缺且分布很不均衡、区域内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不同、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面临更大市场制约、改革开放相对滞后等。如何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需要根据西部自身特点,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指导,制定西部经济区内自身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政策建议,才能有效实施项目计划。

2.西部经济区内发展战略的选择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部经济区内采取何种发展战略模式?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已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在国际上也已有种种发展战略模式,就其理论体系来看,主要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兴起的,基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动、比较优势和工业化等理论的发展经济学。按发展战略的目标选择和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划分,主要有均衡增长战略、非均衡增长战略、赶超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协调——倾斜发展战略等。

结合我国国内以及国际发展战略理论和实践来看,西部经济区自身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现,应该以历史为依托,以区情为基础,既要重视关键部门的发展,又要重视使当地群众生活状态确实得到改善;既要向关键部门适当倾斜,又要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追求经济增长效率和社会经济公平最大化。具体来说,应重视以下内容:

第一,西部开发战略目标,必须把富民放在首位,处理好西部发展的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西部开发如果只是强调追求经济增长,搞几个大项目,是无法实现西部大多数老百姓富裕的。战后在传统的工业化经济增长战略思想指导下,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不同形式的经济增长战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60年代开始了旨在加速资本积累和投资、加速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把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发展速度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实施结果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了,而贫困、失业、城乡差异仍在扩大,贫困人数在增加,大多数穷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改善。有些国家脱离本国实际,不适当地强调工业化,忽视农业和粮食的生产,忽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陷入了不讲经济效益的高投入低产出,盲目刺激高消费的恶性循环之中,反过来,阻碍了经济发展。总结战后这些经验教训,形成了“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即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核心内容;以争取社会公平分配、消除贫困为目的;改变投资方向,重视和加强那些与低收入者直接利益有关的、能促使其提高生产率和改善其物质条件的投资领域;强调人力资源开发;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地区。

地区发展的国际经验有助于科学地制定西部经济区内发展战略。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生态条件较差等方面的原因,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沿海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经济增长速度、增长质量,特别是竞争力上存在明显差距,且差距在继续拉大。在1992年及随后几年的经济高涨期中,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西部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于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必须把不断增加大多数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把富民作为开发之本。衡量西部大开发总体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应该是西部的老百姓较充分地就业、增收和生活质量提高,无论是增加投资,还是新上项目,都要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注重实效,使广大居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第二,处理好西部发展与少数民族发展的关系。西部和东部的差距包含着民族的差距,西部的发展战略必须考虑民族因素。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西部开发曾经讲过,这几年,在我国一些民族地区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看来整个民族地区可能发展、进步了,但是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地区的资源被开发了,但是少数民族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这些现象一定要避免。少数民族地区一步跨入工业时代难免困难重重,为了加速这种过渡,少数民族地区首先还是培育内在活力,同时要考虑怎样才有利于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支持的目的就是帮助少数民族站起来,走自己发展的路。我们只有帮助少数民族发挥各自的民族优势,在自己的经济基础上站起来,才能避免少数民族名存实亡的后果,才能使我们国家真正成为一个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大家庭。

第三,处理好关键部门重点发展与产业结构整体协调发展的关系。在西部开发中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倾斜投资方式,实行基础、主导等关键部门重点发展,进而带动其他部门发展的战略。目前中央已确定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来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这是对西部基础部门的倾斜,但是要注意克服单纯倾斜发展可能引起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加快西部大开发还是要依托西部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搞好结构调整以加快地区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应把落脚点放到其产业的引导上,特别要在产业引导方面下功夫,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进行低层次量的扩张。

西部地区目前产业结构资源性特征明显,原材料、采掘业等基础性产品比重大,加工增值性产品比重低。在此需要指出,资源永远是重要的,要重视发挥资源优势;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总是需要资源这一客体的存在而后为之,因此不要忽视资源优势及其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据此,一是围绕矿产采掘业、原材料大搞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二是围绕农业搞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西部工业化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重要位置,要创出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发展特色经济;三是发展新型工业和比较优势产业,西部的三线企业有较强的人才、科技优势,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以及环保产业。

二、构建西部次级经济区

1.我国经济区划的状况和问题

经济区划是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经济区划结合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整个国土进行分区划片,制订出全国的经济区划网,揭示每一个经济区在全国地区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等有关区域生产布局的根本问题,为生产力布局、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它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大经济区划有两种划分模式,一是沿海与内陆模式,一是东中西三大地带模式。“六五计划”是按照沿海与内陆模式划分的。“七五计划”首次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区域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模式,并突出了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八五计划”恢复了沿海与内陆的划分模式,提出了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十四大重新提出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且重申了沿海地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央政府主要通过“五年计划”,对我国沿海和内陆或东中西三大地带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作出明确的规定,力求地区产业结构与分工体系的科学合理。

在三大经济带区划模式下,则是各省市区作为一个行政单位来研究本地的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亦同样如此,各省区都争先恐后地调整和制定本省区的发展战略,而没有或很少从整体上或跨省区提出发展战略。

我国这种经济区划方案层次偏少,往往在第一层次有明确的划分,下面几个层次没有明确的划分。经济区划的内容调整也主要体现在第一层次的变化上,忽略了次级经济区划单元的发展变化。在大经济区划下以省市区为主要地域单元,缺少一个层次。事实上随着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大发展,许多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不能在一个省一个地区的范围内来考虑,必须在一个更大的范围来研究,才能发挥各省区的优势,避免产业的趋同化,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在实践中,各地探索建立的一些综合经济区和经济网络,也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种种原因,并没有全面担负起组织地区经济的职能。

我国经济区划对次级经济区划单元的这种忽略,不利于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的变化,不利于发挥经济区划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果能针对经济发展特征的变化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划分专门类型的经济区,进行有重点地管理、扶持和配套措施的实施,无疑会有助于这些问题的尽快解决。

2.构建西部次级经济区划的必要性

经济区既有全国范围内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分工,也有一定时期内局部范围的分工。一个国家的经济区分级系统的确定,要依据本国地域范围的大小、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经济区的分级系统各具特色,就是一国之内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经济区的分级系统也会有所不同,经济区划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随时调整。根据经济区的分级系统,一般分为三级,即大经济区(又称一级经济区)、基本经济区(即一级经济区下的二级经济区或称次级经济区)和基层经济区(二级经济区下经济区)。三级经济区不仅地域范围大小不同、数量多少不同,更重要的是,区内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经济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

国外的一些经验证明,搞好次级经济区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经济区划既尊重以州为基本单元的行政区划,又依据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原则,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如本世纪30年代以解决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而制定的区域开发规划,引发了美国对落后和萧条区域的划分,它们是新英格兰区、阿巴拉契亚山区、五大湖北区、沿大西洋区、欧扎克区和四角区。这些针对萧条地区发展问题的经济区划,通过投资、产业、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措施,对于刺激萧条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世纪60年代开始的阿巴拉契亚山区的开发,直接促使了阿巴拉契亚开发法案、地区再开发法案、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案等一系列法案的出台,以及地区再开发署、经济开发署的相继成立,对于美国经济区划中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开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就我国西部而言,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市,面积54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56.7%,1998年,西部地区人口为2.85亿,占全国的23.1%。其最大的特点是,地域辽阔,要素禀赋不同,相当多的地方未及开发,或是开发程度很低,具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西北地区历史上虽然总的人口密度十分低,但由于人口多聚集在关中平原、黄土高原的台地和极少数沙漠绿洲,所以相对人口密度仍然较大,人口分布呈现不平衡的特点。

我国以三大地带划分经济区显得过粗,不利于按照各经济区的特点和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产力布局;不利于对各区分类指导,不宜于用来指导区域分工。应划分次级经济区,以次级经济区为主,辅之以省市区地域单元来规划指导区域分工。建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加紧制定出次级经济区划方案,进一步组织力量制定出三大地带的次级经济区划,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次级经济区之间的分工,以指导重大项目的布局。

构建西部次级经济区,有利于对整个西部的不同地区进行分层次、有重点地监控和管理,有利于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具体问题来看,构建西部次级经济区可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实现国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各类污染的防治、城市的合理规划和适度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合理布局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的顺利实施等等;可以寻求解决与资源和环境相关的问题,共同开发毗邻地区的资源,联合兴建一些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原材料项目,以某项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相关资源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共享的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机场、工业区、通讯网络等的建设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3.构建西部次级经济区的因素及原则

西部一些地区的资源,由于长期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已经枯竭或开始枯竭。这些地区资源优势的分布发生了变化,随着资源的消亡有些已经开始衰退,不适应新的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因重新发现新的资源,优势不断显现出来,随着这些地区的资源开发,必然会形成一些发展小区。需要把这些小区跨省跨区合理统一规划,再由国家大的交通设施或其它大项目相连起来,形成新经济区。如果不从新的经济区去构设,让这些小区各自为阵,很难形成强势经济,还会造成资源再度浪费。

划分西部次级经济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应包含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的类似性、相关性;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历史、现有产业结构特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社会条件包括地区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民族自治区的适当完整性等。

根据以往专家对西部的局部考察,建议注意划分以下次级经济区。

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区”,从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1000多公里的甘、宁、青、内蒙古四省区的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经济地带,有着丰富的矿产、水电资源,是西北回、藏、蒙古三大少数民族和汉族聚结的核心区。在黄河上游建立若干个大型水电站,以解决这个地带的能源问题,又以能源推动这个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通过资源开发发展该地区的工矿业,带动这个地区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3000万人民走向富裕。这个经济带启动的结果,将使这个地区成为西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一个经济发展中心。这个经济发展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更长远的意义就是重开向西的“丝绸之路”,通过欧亚大陆桥,打开西部国际市场,西进中亚、西亚和中东地区,充分发挥回族的民族优势,提供伊斯兰国家所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有可能建立一个很大的西部国际市场。

建立攀西经济带(攀枝花和西昌联合开发区),以此为中心,重建由四川成都经西昌和攀枝花及云南保山从德宏出境西通缅、印的“南方丝绸之路”,为大西南的工业化、现代化奠定基础,简称“一点一线一面”开发大西南的设想。

建立“海东——临夏经济区”,对开发和繁荣青藏高原有很大的意义。海东人口集中,约180万人,在青海,这里就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同时它又是历史上茶马贸易的中心。现在这里已成为农牧业两大地区的结合部,在商业流通上,自然形成了贩运和贸易中心。临夏、海东经济带是将来发展牧区经济的纽带,搞活流通的桥梁;进一步“以商带工”,使之成为一个供应青藏高原牧区所需日用品生产基地,以促进牧区经济的发展。

各次级经济区要按照经济手段协调区际利益关系,提倡区际之间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发挥优势的原则,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使合作各方都能从中得到实惠。比如,联合发展区域市场,以形成区域大市场为中心,建设跨省区、布局适当、流向合理的商品集散市场,促进省区间的商品流通,尤其共同向区外的贸易流向,以带动经济发展;以及组建区域开发银行,寻求最佳的筹资方式,支持区域重点产业的建设等。

在区域发展政策中,要创造一个地区经济合作的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区域市场的发育和形成,提高规模效益及资源开发利用效益。

三、尽快形成西部一批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先有若干个中心城市的发展加以带动,这是国际国内经验证明了的。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加快城市建设,如何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西部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西部地区的现状来看,这么多年,直辖市重庆市,省会城市成都、西安、昆明、兰州、贵阳、乌鲁木齐、西宁、银川、拉萨以及新兴城市攀枝花、绵阳、德阳等都发展很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基础设施、产业、科技人才和体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重庆、成都、西安都已进入特大城市之列,昆明、乌鲁木齐作为边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有很大提高。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是我国内陆最发达的经济区域,这些区域的经济增长,都依靠和发挥了这些中心城市的作用。

但是,西部地区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总数少,发展不平衡。尽管各地致力于区域经济增长,受制于交通闭塞、通讯落后,除成渝地区外,其它地区都没有形成城市群,未能形成具有聚集效应、释放能量大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

西部地区城市的等级序列、规模等级不完整,比例不协调。西部地区按城镇等级序列统计(1998年)只有38 个地级市, 82 个县级市, 4730个建制镇,分别占全国总数16.7%、18.7%和24.8%。其中,西北地区按城镇等级序列统计(1998年):有地级市18个,县级市36个,建制镇3471个,分别占全国总数7.9%、8.2 %和18.2 %。 西南地区(1998年):有地级市20个,县级市46个,建制镇1259个,分别占全国总数8.8%、10.5%和6.6%。按城市规模等级序列统计(1998年), 200万以上人口3个,占全国总数的23.1%;100—200万人口4个,占全国总数的16.7%;50—100万人口2个,占全国总数4.2%;20—50 万人口35个占全国总数17.1%;20万以下77个,占全国总数20.4%。

统计资料显示,在西北地区,省府首位城市发展迅速,已经形成省、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中心作用强度大;次级城市发展不够,缺少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发展缓慢。在西南地区同样如此,次级城市(大中城市)发展非常弱,四川缺少大城市,同时贵州、云南、西藏缺少大中等城市。西部地区建制镇情况,规模等级小的占的比例大,乡集镇数量多,统计中人口规模3万人以下的建制镇占82%, 其中有17%的县城镇人口规模也不足万人。由于建制镇的经济、人口聚集效益低,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动力就小,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西部城市发展滞后是不正常的,应利用西部大开发加强城市建设,建设一批不同层次、有一定综合实力的中心城市,这是西部开发应该切实做起来的一个题目。

2.西部大开发依靠哪些城市来带动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如何提高西部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必须做出的重要选择,是依托现有城市,还是促进形成一批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是发展大城市,还是发展中小城市?它涉及到如何处理好城镇与区域的关系,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中小城镇的关系,城镇与农村的关系。其核心问题是,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更多地吸纳和安置向城镇转移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经济区。

一些观点强调西部大开发重点要以大城市为依托,继续开发现有那些大城市,增强那些大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使之成为更加强大的西部经济增长中心。对此,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清醒地看到,这些大城市,尤其是西安、成都、重庆等大城市所患“大城市病”与东部地区也是大同小异,尤其在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吸纳劳动力就业上能力有限,如果继续对现有城市扩容,将使其更加不堪重负。

法国、西德、荷兰、墨西哥等国家的国土整治经验,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法国整治国土,针对经济发展在地区差异上的特别悬殊,把控制发达地区的发展和加速落后地区的开发,作为全国或地区国土规划的最重要目标重点,提高中小城市的工业化水平,选择一批地区级的城市和城市群,如马塞等,作为重点发展的对策,以减弱巴黎对全国的经济影响,使各地区相对地平衡发展,分散巴黎过分集中的各种功能,持续地在巴黎实施控制发展政策。以1960年与1962年相比,被重点限制的巴黎就业人数减少2.1万,而同期在外省则增加50万就业工人, 其中2/3在西部,表明巴黎与外省工业水平的差距朝着缩小的方向转变。其人口移动模式,已不再是从乡村到小城市再到大城市,而是以乡村周围的小城市为主要移动方向,劳动力的部门构成则进一步表明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西德国土整治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在落后地区发展合乎愿望距离内的具有中心地职能的城市,对于全国38个规划区严格按照中心地及它的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来划分。荷兰国土开发中,建新的小城镇容纳大量人口,防止大城市中心的衰落和全国范围的郊区化。墨西哥区域规划整治,对具有较大发展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分配,促使城市向整体化和均衡化发展,发展拥有社会服务的城市和具有任何社会发展潜力的中等城市,有效的解决了它由于地区的不均衡,使经济活动和人口日益集中在少数城市,从而形成的一种难以使收入分配达到均衡而伴生的尖锐化社会矛盾。

国外国土整治的经验证明,城市均衡发展有利于国土全面开发,有利于消除区域发展差别,有利于实现就业,尤其国土整治成为就业政策的基础。结合我国情况来看,总体而论,在西部应限制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尤其需要与实施小城镇战略相结合,以点到轴到面地逐步发展,在做好县(市)域小城镇布局的基础上,建设一批不同层次、有一定综合实力的中心城市。这样做符合西部的欠发达的实际情况,是从实际出发,西部的城市还是要从自己的土地里长出来,加强中小城市的建设,是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递进的道路。

3.建立西部城镇体系的一些具体看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为依托,它关系到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其内涵包含了不同层次城市合理布局问题,它涉及到生产力布局合理、产业结构合理、体制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全面规划。西部中心城市规划,要依西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以及划分次级经济区划的精神而制定。

西部城镇体系建设,一方面,是以现有的一些中小城市或城镇为基础,根据现代综合运输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以及人文历史条件等所形成的物流、人流、信息流,选择一些近年来经济科技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好、对外开放步伐较快、已进入成长发展阶段的发展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城市或城镇,通过政策的推动,形成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要重新构设新经济中心,特别是构设对发展贫困地区经济起重要作用的中小型经济中心。

具体来说,建议在西北地区,宁夏和青海两省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省、区府城市,增加核心城市的强度,有计划地发展1—3个地级核心城市。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区应适当控制首位城市的规模,提高城市建设质量,适当发展5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形成省区内的核心。由于该地区区域自然条件较差,尤其水资源短缺、地形复杂,小城镇体系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有些地区的小城镇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是点、群状发展,不能形成体系,如新疆、青海的部分地区,陕甘宁以及陕甘宁交界地区,随油气、煤炭资源的开发,将逐步形成一些新的小城镇,但该地区受水资源和地形条件的制约,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是点状发展。但是,该地区应以县市城镇为主,积极发展小城镇,增强其经济和人口聚集力度,提高规模效应,使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骨干作用,发展乡集镇,待经济发展有条件后向建制镇转化。

西南经济区无论自然、经济发展条件还是人文景观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就地形地貌而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高原,有高山深谷的横断山脉,有错综复杂地貌的云贵高原。由于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城镇体系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今后西南地区城镇发展应调整规模结构,西藏应首先发展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使其成为中等城市规模,扶持1—2个人口规模5—8万、3—5万的地级城市,形成自治区次级经济发展核心,西藏还要重点发展县城镇。四川、云南、贵州应控制特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地级规模系列的中等城市。四川应有计划地发展2—3个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 四川、云南及贵州的平坝、低丘陵等地区,要将县城镇和有条件的建制镇发展成为15—20万、10—15万、8—10万人口规模不同等级的小城镇。

标签:;  ;  ;  ;  ;  ;  ;  ;  ;  ;  ;  ;  ;  

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