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分析及其调整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八五”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长足的进展,截至1997年的20年间,对外贸易总体规模扩大了14.7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5.6%,其中出口扩大17.7倍,年均增长16.7%,进口扩大12.1倍,年均增长14.5%,都超过同时期GDP的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和《海关统计》数据计算。
在过去20年中,“八五”时期是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阶段。据统计,1991年到1995年,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0143亿美元的规模,远远超过“六五”时期2524亿美元和“七五”时期4864亿美元的规模,占1978~1997年累计进出口额的41.3%。“八五”时期对外贸易每年的增长幅度都是两位数,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分别比“六五”和“七五”时期高出7.9和8.2个百分点。从出口情况来看,“八五”时期年均规模为1036.6亿美元,是前两个时期的4.3和2.2倍,增长幅度也大幅度提高,超过了20%。进口基本上与出口同步发展,虽然在规模上大多数年份仍然小于出口,但二者在“八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非常接近,与“六五”时期进口增长比出口快2.2倍、而“七五”时期出口增长又比进口快出2.4倍的特点相比,发展平衡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八五”期间,除去1993年出现12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之外,其他年份出口都大于进口,改变了过去大多数年份出现贸易赤字的格局。
进入“九五”的头一年,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由于出口退税等政策环境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上半年出口连续下降,曾一度出现大幅度滑坡的趋势。7月份以后,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虽然出口开始止跌回升,全年实际比1995年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仅为1.5%,是1978年以来除去1982、1983年之外增长幅度最小的一年。进口也由于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减免税政策的取消等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全年仅仅增长5%左右。1996年对外贸易出现(1978年以来)前所未有的低速增长。
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的出口回升、进口增长减速的势头,一直延续到1997年。1997年上半年,出口实现了同比26.4%的高速增长,但从7月份开始,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地区的市场需求下降,其他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开始出现回落,12月降低到了4.6%的水平。全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虽然比上半年有所减缓,但仍然实现了20.9%的较高增长速度。进口则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与上年相比仅增长2.5%。从贸易平衡情况来看,1994年以后贸易黑字的扩大趋势一直保持到了“九五”的前两年,1997年达到了约403.4亿美元的规模,创下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新记录。这种出口远远大于进口的贸易不平衡有可能成为中国“九五”期间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起因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的作用日趋重要。199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30%,“八五”末期的1995年,这个反映国内生产对贸易依存程度的指标已经上升到了40.2%,1994年曾经达到44%的水平。1996年由于贸易的增长速度低于实际经济增长率,贸易依存度有所下降。但即使如此,按照1997年的水平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中大约有20%左右用于出口,每创造一个单位的GDP,就需要进口0.16个单位的外国商品。
“八五”时期以来对外贸易的较快发展,使中国在世界贸易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七五”末的199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1.65%,在国际上排名第16位。1992年排名上升到第11位,一直保持到1996年,1997年跃居第10位。
二、“八五”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变化
1.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比重显著提高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程度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1990年在中国的出口商品中,25.6%属于农产品、矿物等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是74.4%,其中轻纺、橡胶、矿冶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加工型制成品又占到20.3%,机械、运输设备等仅仅有不到9%的份额。1995年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达到85.6%的水平;机械、运输设备的比重提高了12.1个百分点。1996年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的背景下,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超过纺织品的第一大项出口商品。199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速度比全部出口高出2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也保持了23.9%的强劲增长势头,机电产品的比重由1996年的31.9%上升到32.5%。由此可见,“八五”以来机电类商品出口增长对整个商品出口增长的贡献较大,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同时期进口商品结构变化幅度较小,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工业制成品中机械设备的比重上升幅度较大。
2.出口市场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日本成为我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1991年以来,亚洲地区始终是中国出口商品的主要市场,但是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已经由“七五”末期1990年的70.6%,下降到1996年的60.4%,1997年又降低了0.8个百分点。其中面向日本的出口1990年仅占全部出口的14.3%,1995年提高到19.1%,1996年进一步上升为20.4%,但从1997年水平来看,降低到17.4%。目前次于香港是中国在亚洲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欧洲市场的份额基本上保持了14%~16%左右的水平,其中面向德国市场的份额已经由1990年的3.2%提高到1997年的3.6%,是欧洲各国中最高的。中国向北美的出口商品比重在“八五”期间和1996~1997年中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由1990年的8.9%上升到1996年的18.7%。1997年又提高到18.9%,取代欧洲成为中国出口的第二大地区市场。北美市场地位上升,主要是由于中国对美国出口扩大的贡献,1990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占全部出口的比重仅仅是8.2%,1996年提高为17.1%,1997年上升为17.9%。按1997年水平计算,亚洲、欧洲和北美等三大地区市场吸收了中国出口商品的94.4%。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统计》数据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和《海关统计》数据计算。
从进口方面来看,亚洲作为中国进口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始终保持了其重要地位,1997年与1990年相比,从亚洲进口的比重提高了7.5个百分点,其中有东亚货币贬值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因素的影响。在亚洲各国(地区)中日本的比重上升幅度最大,已经成为中国进口的第一大对象国。相对于非洲,中国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进口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这三个地区总共为中国提供了92.9%的进口商品。
根据1997年的实际水平,按照进出口总额排列,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其后依次是美国、香港、韩国、台湾、德国;中国除了对大洋洲地区市场出现贸易逆差之外,对亚洲和北美市场都有一定规模的顺差,对欧洲也首次由逆差转为顺差。
3.加工贸易比重显著提高,已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因素
“七五”时期的最后一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仍然是以一般贸易为主,在出口中一般贸易所占比重达到57.1%,比加工贸易高出1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口虽然比重略低于50%,但仍然是第一大进口方式。“八五”期间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以来料加工装配和进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1995年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比“七五”末年降低了8.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达到49.6%,首次超过一般贸易,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贸易方式。从进口来看,这种倾向更为明显,一般贸易进口比重下降16.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口比重比一般贸易高出11.4个百分点。1996年由于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贸易出口陷入困境,比1995年下降了13.6%,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了14.4%,其结果造成一般贸易出口比重继续下降到41.6%的水平,比加工贸易出口低了14个百分点。进口的贸易方式结构变化也与出口基本相同,一般贸易出现了9.2%的负增长,加工贸易则上升6.7%。进入1997年以后,一般贸易出口回升幅度较大,比1996年增长24.1%,高于加工贸易,但一般贸易进口依然下滑2.8%,从总体情况来看,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结构并未改变,“八五”以来加工贸易增长对全部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一般贸易。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统计》数据计算。
4.外商投资企业和自营生产企业是中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八五”时期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经营主体较为集中,大部分是国有外贸公司。在1990年全部对外贸易额中,国有企业占有81.9%的份额,外商投资企业经营部分不到12%。“八五”期间是中国利用外资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随着外商投资的不断增加,在国家鼓励发展出口型生产企业的政策影响下,外资企业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所占贸易份额也不断扩大。1995年外资企业经营的进出口贸易占到全部贸易的39.1%,国有企业比重下降了23.3个百分点。由于一般贸易的84%左右是由国有企业经营的,所以1996年一般贸易下降反映在经营主体上就是国有企业经营部分的进一步减少,占全部贸易额的比重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而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额已经上升到占全部贸易47.3%的水平。1997年国有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与外商投资企业基本持平,而进口则前者低于后者5.8个百分点,因此,外商投资企业的对外贸易比重又有所上升。据测算,在“八五”和“九五”前两年的7年中,外资企业外贸额增长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率是65.3%。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统计》数据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外经贸部统计计算。
此外,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许多生产企业也进入国际贸易领域,为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活力。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1996年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的外贸总额也占全部贸易的6.4%,比1995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出口方面已占有8.7%的份额。1997年全国自营出口企业总数达到7800多家,出口额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10%。
三、对外贸易的增长因素及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1.“八五”以来的贸易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化趋势有所表现
通过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的特点,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结构性因素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在这里主要将进出口总额分解为商品价格和数量两个因素,分析因素变化对进出口增长变化的影响程度。
首先,从出口商品中选出57种主要商品,计算1997年与1990年相比的各种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表明:57种商品的出口额增长了1.2倍(如果剔除汇率因素,按照人民币计算增长了2.8倍),其中,出口数量增长了1.3倍,价格下降了4.3%。由此可见,1990~1997年间外贸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口商品数量增长带来的,贡献率达108.2%。出口价格变化主要受汇率、国内物价、国内技术革新和劳动生产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剔除汇率和国内物价等因素(注:剔除汇率、国内物价等因素时,分别利用1997年与1990年比的对美元平均汇率变动指数,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等计算。),出口商品价格受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大约下降了15.3%左右。另一方面,在此可以测算出反映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指数,即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向高附加值化倾斜的程度。计算结果说明,“八五”时期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因素影响程度大约为105.4%(注: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指数=。),也就是说,从结构上看,比重有所提高的出口商品其价格实际下降,而且由于技术革新作用带来价格下降的商品出口有所增长,反映了一定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趋势。
注:根据海关统计计算,其中1997年比1990年各项指数,利用了57种主要出口商品和30中主要进口商品的数据;1997年与1996年相比的各项指数利用了110中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和89种进口商品。
此外,从1997年出口商品中选出110种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商品,计算与1996年相比的各种综合指数。计算结果显示,110种主要商品的出口额增长了15.0%(按人民币计算,增长14.7%),是由于出口数量增长了16.0%,价格下降了0.8%(同上,下降2.5%)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数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06.5%,结构优化程度达到100.8%。各项指标与1990~1997年的趋势基本一致。
根据30种主要进口商品的统计,可以对影响进口总额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1997年与1990年相比,由于进口商品数量增长1.4倍和进口价格平均下降31.9%(人民币计算,上升18.1%)的影响,进口金额增长了65.2%(同上,增长1.9倍)。可以认为,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主要是由于世界范围内商品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进口的结构高度化指数达到119.3%,超过同时期出口商品结构指数,说明1990~1997年中,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价格下降商品的进口增加幅度较大,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程度高于出口。此外,从89种超过1亿美元的主要进口商品的各项指数来看,1997年与1996年相比,进口额增加了4.8%,其中进口数量增加了7.3%,进口价格下降了2.2%。同时期的结构高度化指数为102.1%,也大于出口结构的指数值。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八五”以来对外贸易的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商品数量的需求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推动因素。7年中出口出现了一定的商品高附加值化倾向,但结构优化程度仍然较低。相比之下,进口商品的价格下降中受国际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较大,向高附加值化商品结构转变的倾向较为明显。
2.“八五”以来中国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的程度有所提高,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仍然具有较强的垂直分工特征
现代国际贸易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各国之间广泛进行着同类产业制成品的进出口贸易。这种被称之为产业内贸易的现象是传统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无法说明的,反映了商品的多样化需求和规模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化生产过程中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1997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类章分类统计计算的结果显示:在中国对世界的16类工业制成品贸易中,有7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注:产业内贸易指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1-(某项商品出口与进口之差的绝对值/该商品的出口与进口之和);一般来说,指数值越大,说明该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在80%以上,按指数值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运输设备(97.4%)、金属及其制品(96.7%)、化学工业品及其相关产品(95.4%)、木制品(94.9%)、机电及音像设备(90.0%)、珠宝贵金属(87.1%)、光学仪器及医疗制品(84.0%)等。另外有3类产品的指数值在20%以下,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鞋帽伞类制品(8.5%)、武器弹药(11.8%)、杂项制品(12.1%)等。由此可见,在我国对全世界的贸易中,运输设备等类产品的水平分工程度较高,竞争主要体现在商品价格和产品的多样化方面。相反,鞋帽、杂项制品等仍然处于垂直分工程度的较高水平,由于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仍然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出口远远大于进口,其他如造纸、纺织、矿物材料制品等水平分工的程度也比较低。
在中国的对美贸易中,只有食品(94.5%)、塑料及橡胶制品(80.4%)的指数超过80%,机电及音像制品(78.4%)、化工产品(73.5%)、光学仪器及医疗器材(70.9%)等3类商品的水平分工程度也比较高,其他大多数产品都表现出垂直分工较强的特征,其中鞋帽伞(2.3%)、杂项制品(3.6%)等尤为明显。在主要16类工业产品中,除去食品和塑料与橡胶制品之外,其他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低于中国对外贸易同类商品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国与国的双边贸易中,优势互补的贸易机制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中美贸易的水平分工程度仍然较低。
1997年产业内贸易指数表明:中国对日本的贸易中,化学工业及相关产品(90.1%)、珠宝贵金属(84.9%)、光学仪器及医疗器材(84.0%)等比较高,其余的指数值都在80%以下,其中运输设备达到73%,纸及纸制品、纺织原料及制品、矿物材料制品、贱金属及制品、机电音像设备器材等位于40%~70%的范围内,还有8类商品低于40%。与中国对全世界的贸易结构相比,日本仅在纸及纸制品、矿物材料制品、杂项商品等3项上超过平均水平,其他各项与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此外,按照指数水平比较,中国对日贸易的水平分工程度与对美贸易相近,但在机电产品等资金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则相对较低。因此,中国与日本的生产分工带有典型的垂直分工特点。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与日本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同时也表明日本在高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方面的市场开放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注:根据《海关统计》中商品类章分类数据计算。
“八五”以来,中国的贸易结构逐步向水平分工形态推移,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化工产品、光学及医疗设备器材、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等已经初步具有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相竞争的实力。但是,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形态仍然表现为较强的垂直分工特点。在产业内贸易程度较低的产品中,既有中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从而出口远远大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杂项制品、鞋帽等,也有一些处于比较劣势的高技术、资金密集型产品,如机电设备等。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在高技术产品基础上的水平分工程度还很低,即使是象光学医疗设备、运输设备等似乎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的产业领域,各细分类产品的技术先进程度也有很大差别,中国仍然需要进口许多高新技术产品,而出口的则是一些低层次的加工产品。此外,由于加工装配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最终产品出口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国内产业真正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就这些产品而言,根据产业内贸易指数作出的判断,也有可能存在过高评价,应进行更深入分析。
3.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偏低
产业内贸易指数只能分析贸易形态的水平分工程度,但并不能说明影响水平分工变化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水平。为了进一步对中国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说明“八五”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效果和优化水平。需要计算反映产品竞争力水平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注:在一般的竞争力分析中,有多种计算方法。简便起见,笔者使用特化系数反映各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计算公式如下:竞争力指数=(某项商品的出口额-该商品进口额)/该商品出口与进口之和。如果指数值大于零,则认为竞争力较强;小于零则竞争力较弱。)。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到:1996年在中国的21大类出口产品中,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的共有14类,在工业制成品中鞋帽伞、杂项制品等的指数值最接近100%,特别是这两项还是大宗出口商品,说明这两类产品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食品、革皮毛及其箱包制品、纺织原料及其制品、矿物材料制品等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出口多于从国际市场上的进口。指数值小于0的6类工业制成品中,包括矿产品、化学工业品、塑料及橡胶制品、纸制品、机电设备器材、运输设备等,这些产品的出口小于进口,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劣势,国内产品的竞争力低于国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其中的纸制品、机电设备等仍然较多地依赖于进口。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中国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基本上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缺乏竞争力的主要是基础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一方面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产业,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同时暴露了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缓慢、缺乏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产品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滞后等矛盾。
1997年中国对美贸易中,有15项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其中鞋帽制品、杂项制品等均在90%以上,其他大宗商品、如皮革制品、木制品、纺织品、矿物制品材料等处于40%~70%之间的水平,而贱金属及制品、光学及医疗器材、塑料橡胶制品、机电设备等的指数水平较低。中国属于比较劣势的产品包括化工产品、纸制品、运输设备等。由此可见,除去机电设备有所不同之外,对美贸易竞争力格局与总体结构很接近。与1992年相比,中国的大部分工业制成品的对美贸易竞争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机电设备、光学医疗设备器材、木制品等大宗商品上升幅度最大,而食品、鞋帽制品等传统的出口商品的对美竞争力出现小幅度的下降。因此,1992~1997年中国商品的对美贸易结构在提高竞争力方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中国的对日贸易竞争力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7年14项大宗商品中只有杂项制品、矿产品的竞争力指数下降,其他商品普遍上升,幅度最大的包括运输设备、机电产品、光学仪器及医疗设备、矿物材料制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这说明中国对日贸易结构升级的程度比较明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光学仪器、机电产品、金属制品等产品上的竞争力提高程度远远小于对美贸易的提高水平。此外,从1997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日贸易竞争力格局与对美贸易也有明显区别。中国几乎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性加工产品竞争力指数都大于0,而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金属制品、机电设备、运输设备、光学仪器等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不但小于0,而且指数水平较低。可以说:中日贸易具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一般性特征。中国在日本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性加工产品,虽在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领域与日本的水平分工程度正逐渐加强,但整体国际竞争力水平仍差距很大。
注:根据《海关统计》中商品类章分类数据计算。
应该承认,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过去基本依靠进口和引进的机械设备等技术密集型国产商品已经能够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并参与国际竞争。传统比较优势产品保持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仍然是中国从对外贸易中获取更多比较利益的主要手段。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整体的发展水平并不高,出口商品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比较低,产业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也比较缓慢。以代表高技术、高附加值制成品的机电产品出口为例,1996年占到全部出口的32%,不仅大大低于主要发达国家47%的水平,而且也与世界平均的42%相差甚远。
四、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对策
多年来,经过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中国已经初步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新型外贸调控体系。外贸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等已经上升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单一、封闭的外贸经营格局已经改变,经营主体多元化为外贸发展带来了活力,成为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这些已经和正在构成中国未来对外贸易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另一方面,正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的那样,中国的对外贸易还存在发展不稳定、结构调整缓慢、缺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等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以进出口贸易质量等外在形式表现出的不足,有着外贸调控和经营机制不够完善等体制性原因,其根源在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看,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将在优势互补和水平分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国际贸易的有利条件;其次,日趋活跃的国际资本流动必将带动世界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为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机会。但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蓬勃发展、南亚经济的崛起和拉美地区经济的上升将会进一步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发展出口形成强烈竞争,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也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外贸调控体制和经营机制,培育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较快增长,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成为跨世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
1.加快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通行规则的外贸调控体系。多年来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靠行政手段和计划经济方法决定外贸经营的现象依然存在,尚未完全形成有效运用汇率、利率、税率等经济杠杆的外贸调控体系,外贸宏观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不够高。因此,今后几年中,加快外贸体制“两个转变”的进程,推动汇率、利率和关税税率的市场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外贸运行机制,仍然是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政府的管理职能应当进行彻底转换,而且需要加强商业外贸中介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市场协调机构服务功能,促进管理、经营、服务三方面的配套改革和协调发展。
2.按照统一政策和竞争条件的一致性原则,促进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逐步实现外贸经营权制度向外贸登记制度的转变。传统外贸专营体制的打破,为近几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是,由于外贸经营权以及市场准入方面的种种限制,外贸经营还未形成充分、自由竞争的多样化格局。长期垄断经营的优越环境也造就了专业外贸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内在“体质”。为此,完善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创造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跨世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当赋予更多的生产企业外贸经营权,促使各种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有必要逐步实行商业外贸的跨行业综合经营,最终建立外贸经营登记制。专业外贸公司应当加强自身改革,完善经营机制,逐步走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提高企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规模经营效益。总之,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和各类外贸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将在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提高外贸经营的质量、效益、信誉和优化产业结构、商品结构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3.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反映了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即使是出口比重正在逐渐上升的机电产品,也大多数属于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性工业制成品,由此造成中国的出口长期面临东南亚国家等发展中国家的强烈竞争,很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动的影响,难以创造稳定的出口发展环境。所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是提高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为此,首先必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产业扶持、政策优惠等手段,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出口商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当通过信贷等手段支持机械、电子、交通运输设备等高技术产业扩大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
4.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资源,促进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开拓新的国际市场。80年代以来日趋活跃的直接投资是促使整个世界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近十几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作用。但是,目前中国企业向海外的投资发展缓慢,在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发展国民经济、通过国际化生产扩大进出口、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方面只是刚刚起步。应当看到,中国和南亚、非洲、南美洲、东欧、中亚地区各国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比较优势,而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急需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正是其中一些国家的优势所在,这些充分说明了中国发展海外投资生产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企业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技术和机械设备出口,有利于实现部分面向西方市场而在国内已经失去成本优势之出口型产业的转移,同时有利于开发海外资源、增加有效进口以满足国内日益扩大的生产需求。可以预见,随着面向上述地区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增加将会大大提高中国同这些地区之间双边贸易的市场份额,并为下一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5.加快加工贸易向能够有效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含量的贸易方式转化,促进上游工业发展和中西部地区开发。加工程度较低、附加值含量不高的加工贸易出口在全部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是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实现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进口替代,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并以逐渐成熟的整体性生产和技术能力保持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将可能使加工工业成为一种“无根工业”,随时由于劳动力成本和政策性优势的消失而导致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严重下降、丧失加工产业的发展条件和贸易机会。因此,促进贸易方式结构的升级转换应当是跨世纪时期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方面政策引导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情况下,造成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倾斜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上游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产业政策过多向下游产业倾斜,一般贸易出口商品含税,信息、中介功能薄弱等几个方面。由此可见,制订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上游工业的技术进步实行鼓励政策,尽快调整贸易政策,解决出口商品含税问题,支持和鼓励各种信息、中介商业机构的发展和壮大等应当说是行之有效的政策选择。贸易方式的转换有利于原材料等上游工业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如此,由于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富集、劳动力丰富的相对优势,中国的资源性加工产业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对国内资源和资源加工产品的巨大需求,将促使上游加工产业链条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带动中西部地区开发,并为该地区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开辟新的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必要构筑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地区开发政策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形成促进上游加工产业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6.深化进口体制改革,有序开放国内商品和服务贸易市场,建立规范化的市场运行机制。中国进口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最终建立以汇率关税等经济手段为主、以幼稚产业扶持等产业政策为辅、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统一规则的进口体制,为中国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通过引入激烈竞争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创造条件。按照这些目标,中国已经在开放国内市场、逐步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多次大幅度自主下调进口关税,短短几年时间使平均关税水平降低到了17%,同时还取消了许多非关税贸易壁垒,服务领域的市场开放也在逐步展开。但是,目前中国在世界各国仍然属于关税较高国家的行列,关税水平甚至高于发展中国家15%的平均水平,由于进口增长缓慢而带来的巨额贸易顺差已经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过多的非关税壁垒和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还在成为影响多边或双边贸易谈判顺利展开的负面因素。因此,今后几年内中国开放商品和服务贸易市场的任务仍非常艰巨。应提前实现将关税降低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市场开放目标,加快撤销非关税壁垒和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步骤,促进进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消除新的贸易不平衡,强化中国在参与多边或双边贸易谈判方面的有利地位,争取在本世纪内实现加入世贸组织的愿望。在开放市场的同时,必须注意建立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反不正当竞争等法律制度,创造公平、合理的自由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