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理论及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论文_曹署华

智慧城市理论及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论文_曹署华

广东韶关

摘要:智慧城市理论是当今学界的热点话题,智慧城市理论涵盖很多学科与领域,是当前人居环境下的重要研究方向。智慧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学科内掀起了巨大的研究热潮,智慧城市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具备自身的重要特征,世界各国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对于智慧城市的理论挖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经验。依托于对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的经验积累,以及对于智慧城市理论的探索,结合城市规划学科自身的专业优势,得出在新形势下智慧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应该从城市规划的智慧设计、完善智慧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体系、增强智慧调控下的规划结构、增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智慧导向和增强整个学科的发展活力。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规划结构;空间布局

一、前言

智慧城市的理念提出得益于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与IBM公司共建的合作实验室,在这一合作过程中第一次提出了智慧城市的畅想。并且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智慧城市的理念已经风靡国内外,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已经有500多个城市已经宣布或者正在构建智慧城市的设想。在这一过程中,杭州、上海、广州一直走在整个理论的前沿。智慧城市的理念涵盖多个学科与领域,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学科可以推动的事情,自从国家颁布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以后,越来越多的行业不断加强对于智慧城市的探索。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智慧城市的理念最为紧密相关,实现大地人居环境理念下的学科建构,增强专业发展的活力,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智慧城市的概念梳理

智慧城市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最早的IBM提出的智慧星球一直到智慧城市的推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中也充满了曲折。梳理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对于确定智慧城市的特征,对于增强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共建共学,实现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国家战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在国际社会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定义,较为接受的一种指的是:采取智慧型的构建方式,依托外部资本的注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整合过程,增强整个城市在管理与建设过程中的智能化水平与管控,真正实现节约城市资源,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目标。[1]

2、智慧城市的特征

智慧城市的发展还出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在当前的要探索进程中依然体现出了鲜明的自身特征。一个特征就是多学科与多领域之间的融合,智慧城市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建设项目。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增强所有学科的融合与参与的能力,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化水平的巨大提升,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来讲,离不开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参与,只有集成最为广泛的基础信息数据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智慧化进程。

三、智慧城市的构建基础

智慧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多学科的参与,更加需要国家机制的推动,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融合,促进大数据研发的进程。智慧城市的构建需要极为广泛的构建基础,在这当中,信息资源的整合、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和国家机制的保障,是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

1、信息资源的整合

智慧城市最为基础的部分就是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整合,智慧城市的构建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增强对于信息资源的实时调控,实现对于数据的实时分析,才能真正促进整个数据系统的构建。作为智慧城市构建中最为重要的基础[2],在目前的很多城市里,这样的数据收集条件仍然无法达标,一部分的城市管理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智慧城市在构建过程中的资源需求,还只是困守在以前的思维架构之中。

2、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

智慧城市并非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空想结构,而是扎根于当前社会实践发展过程的重要实践,实现智慧城市的发展首先需要对于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是实现智慧城市发展目标的第一步。

3、国家机制的保障

智慧城市的框架是极为庞大的,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国家大政策的指引,同时在现阶段的建设过程中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外部资本的注入,实现整个发展过程的推动,从而推动智慧城市在基础理论方面的发展,增强智慧城市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当前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进入了快速扩展时期,城市规模加大,导致其复杂性不断增加,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并没有跟上城市发展要求。

仍存在着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城市自身功能的发展。

①城市规划未能满足市民需求。

目前城市规划的主要功能是对城市土地进行分配,而较小考虑到城市中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人口变化与发展、社会因素等,造成部分城市存在“重项目、轻规划”以及缺乏城市自己特色等问题。

②城市规划未能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如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等),

在现在法律条文中,均有明确私人用地和公共用地的比例,这些用地,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城市规划实际操作时,较少考虑到这点,个别

政府部门,为获得更多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甚至把原来规划的公用设施用地挪着它用,损害了城市公共利益,未能兼顾各方利益、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

四、智慧城市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智慧城市的发展是当前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一理论的推动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城市规划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增强学科自身的建设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促进智慧城市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实践探索,增强智慧型城市的构建能力,真正实现城市发展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促进作用。

1、城市规划的智慧设计

城市规划学科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经验借鉴,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因为经验的缺乏以及对于多要素把控的复杂性,城市规划学科往往呈现出泛理论化的表现。因此实现城市规划的智慧设计,就需要不断增强对于智慧城市中的智慧管控。要合理平衡好城市各方利益的关系和诉求,处理好城市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按法律和规律办事。

2、完善智慧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

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仍然十分短暂,对于整个人类发展史来讲,智慧城市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完善智慧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对于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构建大地人居模式的构建,增强城市生命体的自身发展意义重大。

3、增强智慧调控下的规划结构

随着新形势的到来,城市规划的过程更加具有前瞻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城市功能区块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增强智慧调控下的规划结构,需要依据人群自身的需要,不断平衡商业、娱乐、居住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高技术产业在现代生活中的比重。

4、增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智慧导向

城市规划的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进程,实现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智慧导向,实现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衔接的重要节点,智慧城市的构建过程中对于整个基础设施的基础资料整理以及数据的分析与调控,加强对于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智慧管控,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规划层面的智慧手段[6]。

5、增强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活力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人的自身的发展与成长休戚与共。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角度上讲,在新阶段实现整个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强对于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视程度,实现整个学科更大的跨越式发展,智慧城市规划决定了整个学科发展的未来潜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具备自身的重要特征,世界各国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对于智慧城市的理论挖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经验。依托于对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的经验积累,以及对于智慧城市理论的探索,结合城市规划学科自身的专业优势,得出在新形势下智慧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应该从城市规划的智慧设计、完善智慧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体系、增强智慧调控下的规划结构、增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智慧导向和增强整个学科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甄峰,席广亮,秦萧.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04):

[2]王鹏,杜竞强.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基于各种空间尺度的实践分析[J].城市规划,2014,38(11):

论文作者:曹署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智慧城市理论及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论文_曹署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