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的验证性分析_中学生论文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的验证性分析_中学生论文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心理问题论文,因素论文,结构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提出

学习作为中学生活的主要内容,考试作为持久的压力源,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生活。现有研究表明,考试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中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国内外对考试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试焦虑的测量研究[1-2];考试焦虑与人格特征、智力水平、家庭教育、学习方法、认知策略和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3-4];学生考试成败结果的归因研究[5-6];考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7]。综合已有研究发现:应试情境作为一种“小应激”情境,对考生的心理和行为会造成持久的但不具有灾难性的影响;在考试活动过程中,考生的心理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时段下其的考试心理问题存在类型和程度上的差异;考试心理问题是发生在考试活动过程中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身心及行为障碍,伴随着一定的身心和行为不良反应,并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考试心理问题总表现为一定的具体行为,可以通过考生的行为反应来观察。[8]

本研究假设,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就是指个体在考试应激情境下,在具体的考试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及身心行为障碍。那么,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结构各维度是彼此独立的,还是彼此相关并共同解释一个更深层次的、更高阶的统一因素呢?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拟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结构进行探讨,建立较为合理的结构模型;分别考察该结构模型对不同学段、不同性别和不同学校类型(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中学生的拟合程度,以期正确、深入地认识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动态特征与静态特征;考察自编中学生考试心理及行为问题症状自评量表(EMP)的信效度。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自编开放式问题:在你所认识的人当中,那些在考试中失败的人都有哪些不良的心理品质?请详尽地列举出来。

2.1.2 采用自编《中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自评量表》(EMP),量表包括40个题项,从理论上分为11种类型,包括:人际敏感、焦虑、怯场、自责、家庭压力感、身体症状、动力问题、强迫、抑郁、自卑和精神病性。问卷采用Likert式5点记分,单选迫选形式,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

2.2 被试选择

2.2.1 开放式问卷调查选择西南师范大学部分研究生、教师(n=36)及重庆市两所中学的部分教师(n=100)和学生(n=287)共423人作为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2.2.2 探索性因素分析选择重庆市部分中学初一到高二共423名学生作为测量对象,其中男生214名,女生209名,男女生比例在各年级内基本平衡。

2.2.3 验证性因素分析选择重庆市部分中学(一所重点中学和一所普通中学)初一到高三共57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96名,女生277名,各年级内男女生比例基本平衡。

2.3 研究程序

本研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确定研究变量,编制研究工具;施测:在中学教师的协助下,组织学生填写问卷,填写前先向其说明注意事项、填写方法,在确认被试理解后,单独作答;统计方法:数据管理、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问卷信效度分析采用SPASS10.0 for 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则采用Amos4.0。

3 结果与分析

3.1 建立理论模型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及结构性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所得资料,得出以下结论:社会公众认为,中学生主要存在认知、动力、自卑、家庭压力、学业压力、考试压力、情绪、焦虑、人际敏感和身体健康等心理和行为问题;社会公众关于中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朴素看法虽然与考试心理问题的心理学研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可以作为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从中概括出的关于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类型与特征的看法,可以为问卷编制提供必要的词条。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了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初始结构模型。该模型为二阶单因素结构,40个题目构成11个一阶因素,分别是:人际敏感、焦虑、怯场、自责、家庭压力感、身体症状、动力问题、强迫、抑郁、自卑和精神病性;二阶单因素即为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因子。

3.2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评价一个模型的合理性时,必须检查多个指数,而不能仅依赖于其中的某一指数,一般来讲,最常用的指数是CFI、TLI及RMSEA,其中,当χ[2]/df小于2,RMSEA小于0.05,CFI和TLI的值在0.90以上时,表示模型拟合较好。

表1表明,拟合指数都满足拟合优度模型的条件,显示问卷11因素维度结构模型,具有很好的构想效度。表2结果表明:各题项在指定维度上的载荷在0.50~0.83之间,各维度α一致性系数在0.6356~0.8271之间,表明项目在指定维度上具有较高的信度;总量表的α一致性系数为0.9327,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表3表明,11个一阶因子在二阶因子上的载荷从0.54到0.85之间,由此可知,这11个因子分别可以解释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总变异的29%到72%。

表1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初始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主要拟合指数

模型 χ[2]

dfχ[2]/dfTLI CFIRMSEA

一阶

1299.509695 1.87 0.924

0.932

0.039

表2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各维度的标准化因素负荷及α一致性系数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F11

v1 .60v5 .57 v9 .62v13 .77v16 .70v19 .53v24 .70v29 .74v32 .67v35 .50v38 .77

v2 .71v6 .66v10 .69v14 .68v17 .83v20 .75v25 .74v30 .56v33 .69v36 .76v39 .68

v3 .63v7 .54v11 .62v15 .74v18 .83v21 .72v26 .66v31 .57v34 .68v37 .72v40 .79

v4 .65v8 .66v12 .56v22 .72v27 .57

v23 .59v28 .57

.7387 .6356 .7157

.7714

.8271

.7915

.8149

.6485

7184

.65517871

表3 一阶因子在二阶因子上的载荷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载荷0.780.840.610.710.840.800.840.780.540.850.76

该结构模型也显示,11因素之间有较高相关,这可能是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未出现上述维度的分化,也可能是上述11个维度共同解释着一个高阶的统一因素。那么,一阶单一结构模型和二阶单因素结构模型那个更为合理呢?对两个模型进行了比较。(见表4)。

表4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验证性因素分析主要拟合指数

模型 χ[2] df

χ[2]/df

TLI

CFI RMSEA

单维3158.2767404.268 0.7030.7180.076

二阶1557.1037292.136 0.8970.9030.045

比较两个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发现,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二阶单因素模型比一阶单因素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度。二阶模型中的高阶因子就是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因子。

3.3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是否具有稳定性呢?通过对建构模型进行多样本比较,可以对该结构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探讨。

在模型Ⅰ(基准模型)中设定不同学段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结构完全相同,但是不限制各自的路径系数,即因素载荷完全自由,对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Ⅰ具有较高的拟合指数,说明不同学段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具有稳定性。但是对不同学段的中学生而言,各题项在相应维度上以及各维度对二阶潜变量的解释率是否一致呢?从理论上分析,对模型一致性的比较可以通过嵌套模型之间拟合指数的差异来进行比较。在模型Ⅱ(限定模型)中将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模型的路径系数设为一致,构成与模型Ⅰ的嵌套模型,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模型Ⅱ的各项拟合指数也达到较好拟合标准的要求,但比较模型Ⅰ和模型Ⅱ的拟合指数发现,CFI、TLI及RMSEA变化不明显,同时,两个模型拟合卡方值的变化在自由度变化的基础上不显著(△χ[2]=2619.320-2574.93=44.390,△df=1496-1458=38,p=0.22>0.05),因此,不同学段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模型中所有路径系数相等的假设成立,即不同学段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模型中的载荷基本相同。

3.4 不同性别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的一致性

从模型Ⅲ(基准模型)可以看出,不同性别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具有稳定性(见表5)。这种结构对不同性别的中学生是否一致呢?仍然运用两个嵌套模型之间拟合指数的差异来比较。结果显示,模型Ⅳ的各项拟合指数也达到较好拟合的标准,但比较模型Ⅲ和模型Ⅳ的拟合指数发现,CFI、TLI及RMSEA变化不明显,同时,两个模型拟合卡方值的变化在自由度变化的基础上不显著(△χ[2]=2690.375-2547.803=42.5726,△df=1493-1458=38,p=0.281>0.05),因此,不同性别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模型中所有路径系数相等的假设成立,即不同性别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模型中的载荷相同。

表5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模型一致性分析结果

模型

χ[2]

dfχ[2]/dfTLI CFI RMSEA

模型Ⅰ(不同学段不设限制)2574.930 14581.766 0.8640.8730.037

模型Ⅱ(不同学段路径等同)2619.320 14961.751 0.8670.8720.037

模型Ⅲ(男女两组不设限制)2547.803 14581.747 0.8690.8770.045

模型Ⅳ(男女两组路径等同)2690.375 14961.732 0.8710.8770.045

模型Ⅴ(不同学校不设限制)2627.158 14581.802 0.8610.8700.037

模型Ⅵ(不同学校路径等同)2690.603 14961.799 0.8610.8670.038

3.5 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的一致性从模型Ⅴ(基准模型)可以看出,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具有稳定性(见表5)。这种结构对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是否具有一致呢?运用两个嵌套模型之间拟合指数的差异来比较。结果显示,模型Ⅵ的各项拟合指数也达到较好拟合所要求的标准,但比较模型Ⅴ和模型Ⅵ的拟合指数发现,CFI、TLI及RMSEA均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在0.05以上),同时,两个模型拟合卡方值的变化在自由度变化的基础上是显著的(△χ[2]=2690.603-2627.158=63.445,△df=1496-1458=38,p=0.006<0.05).因此,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模型中所有路径系数相等的假设不成立,即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模型中的载荷有所不同。

4 讨论

4.1 关于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初始结构模型

建立一种结构模型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理论分析,二是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EFA)。虽然采用EFA得到的初始结构有很多限制,如不能同时获得一阶因子载荷和二阶因子载荷。EFA与验证性因素分析(CFA)两种方法不具备完全的可比性,甚至用EFA得到的结构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被CFA所证实[9]。但本研究基本上属于开拓性研究,该领域没有相关文献资料可以直接借鉴,因此,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众多关于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理论与调查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当前我国中学生主要存在11种不同类型影响其考试绩效的考试心理问题,并采用EFA技术初步证实了这一理论假设[10],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初始结构模型。

4.2 关于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初始结构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包含11个一阶因子和1个二阶因子。这一结果与EFA所获得的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多维结果相一致[11],也与国内外众多采用SCL-90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对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进行的测量研究中所发现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考试心理问题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证实了EFA关于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二阶单因素结构假设。通过多样本比较发现,不同学段、不同性别和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的结构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均由11个一阶因子共同解释着一个二阶因子——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但是它们的结构模型并不完全一致,其中,不同学校类型学生各项目的路径系数有所不同。但是,各嵌套模型的拟合指数较全样本的拟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原因可能与EFA、CFA研究中使用了跨情境的调查样本的原因,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使用交叉验证的方式对其结构的稳定性、一致性进行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问卷结构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该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所编制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测量工具。

当然,目前关于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概念、结构成分的科学分析与界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从概念的界定、结构模型的构建到量表的编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研究者不断地进行深入的研究。

5 结论

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5.1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的二阶单因素模型是合理的、可接受的,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人际敏感、焦虑、怯场、自责、家庭压力感、身体症状、动力问题、强迫、抑郁、自卑和精神病性等11个维度共同解释着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

5.2 不同学段和不同性别中学生的结构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的结构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不完全一致,各项目的路径系数有所不同。

5.3 所研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测量工具。

标签:;  ;  ;  ;  ;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结构的验证性分析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