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_消费水平论文

新世纪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_消费水平论文

新世纪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消费水平论文,发展趋势论文,中国论文,居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世纪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

消费水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的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它可以用货币表现,如人均消费额多少元,消费支出多少元等;也可以用实物表现,如人均多少粮食,多少肉类产品、奶类产品、禽类产品,多少蔬菜、水果等。狭义的消费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水平。

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因为同样一种消费品,尽管它的数量相同,但如果质量差别大,其价格差别也大,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差别就大,所反映的消费水平的差别也就大。更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包括消费质量在内,包括消费者与消费客体、消费环境相结合的规定性在内。消费质量高,反映消费水平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表现为提高消费质量。因此,消费质量是消费水平的内容之一。消费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最终表现为人们的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享受水平,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

新世纪的消费数量肯定会大大增加,品种也会大大丰富,比如空气、水、阳光等进一步直接利用,甚至次声、超声、可见光、不可见光、宇宙射线、激光、宇宙新物质、新物种都会成为消费对象。

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休闲、冒险、刺激、求新、求异、求变、求美的消费会进一步增加。

高质量的消费对人的满足程度一般来说较大。新世纪人们对高质量的消费品需求会进一步加大, 高质量的消费品一是高档次, 如当今的DVD、数字式电视机,一般说属于高质量产品。 质量也包括产品的包装、外观装潢,广义的质量应当包括售前教育,售后服务及销售行为。质量不同,消费者接受的消费水平就不同。

新世纪的消费质量是一个消费者、消费客体与消费环境的高层次的有机结合,消费者的需要能力与收入水平购买力一致;消费者的识别、使用、维护能力一致;消费者的使用、改造、发展、创新能力一致。有害消费将大大减少。对消费品的充分利用会随消费的增加进一步改善环境,促进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国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直接有关,新世纪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更加合理,收入水平更高。财政转移与地区政策倾斜会进一步加强。

积累与消费的比率也影响消费水平。未来的世纪物资会更加丰富,生产会进一步过剩,消费品的生产会进一步扩大,积累率会进一步提高。

积累基金内部的非生产性积累将大大增加,比如农业、轻工业、服务、信息、休闲、文化、娱乐、体育、教育的生产积累会进一步增加。积累基金中直接消费比例提高。这意味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管理费用下降,人们的个体生活水平因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共消费基金会进一步减少,个人自主的消费基金会进一步增加,之后二者会交替增减。

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会影响消费水平。人口的下降本身就是一笔财富。诸如吃、穿、住、用、行、就业、治安状况都会得到某种程度的缓和。

满足精神需要的产品会物化到适当满足大脑某部分的愉悦需要、舒服需要、轻松需要。消费注重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也利于节约、环保,更利于生产力的提高。

从质的方面来考察合理消费水平,新世纪合理的消费更符合科学的标准和要求,符合人的全面发展所必要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以确保劳动力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量的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文化设施、精神消费品会进一步增加。

二、新世纪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人们的消费,总要以一定的消费资料为对象。人们要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要消费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就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实物形式是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比如,人们为了满足吃、穿、用等的需要,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食品、服装、日用品或高档耐用消费品,消费了多少这样的消费品;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又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

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是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消费结构可分为吃、穿、住、用、行等具体形式;也可以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享受资料的消费和发展资料的消费;又可分为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还可划分为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满足物质需要的消费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等等。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用占消费品的比例将增加。基尼系数将更加合理,恩格尔系数将更加趋向两极。依照马思洛的理论,社会地位及发展的要求将代替目前对衣、食、住、行的要求。随着收入的增加,食物消费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这就是所谓“恩格尔定律”。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定律,它表明消费结构中食物消费比重的变化趋势。但也有不少人根据我国80年代的某些年份恩格尔系数上升的情况,认为恩格尔系数在我国不适用。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的确,我国在某些年份恩格尔系数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了。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内部发生了变化。过去难以满足温饱,一旦收入水平提高后,首先满足吃的需要,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食物数量要增加,质量要提高,品种要增多。这样,购买食物的支出当然增加。二是由于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人们食用加工食品的数量增加,而加工食品的价格较高,因而人们对食品的支出也增加。三是农产品价格的调整,人们在食物消费方面的支出增加。所有这些,都使食物消费在消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提高,使恩格尔系数上升。但这只是一定时期的现象,并不是对“恩格尔定律”的否定,更不是“恩格尔定律”在我国不适用。从较长时期来看,“恩格尔定律”还是适用的。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吃的方面总要受生理界限的限制,因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食物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这是消费结构变化的必然趋势。穿的比重一般会比较稳定,甚至会略有下降。因为衣着方面虽日益丰富多彩,但一般还是有其数量限制,它的增加不能是无限的。用的支出比重会有所上升,然后趋于稳定。因为用的范围很广,产品的种类逐步增多,档次会逐步提高。人们对用品的需求,相对来说是无限的。特别是一些高档用品、耐用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种类会越来越多,而价格一般也比较高。因此,人们在用的方面的消费支出,会有所增加,比重也会有所提高,但在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后,又会比较稳定,不会出现大的起落。住的方面,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呈上升趋势。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健全,住房将逐步向商品化、货币化方向迈进。实物分配、福利分配会逐步被取消,房租会上涨,房价总体上会呈上涨趋势。此外,人们用于室内装饰方面的支出也会逐步增加,且增加幅度会较大,这都会导致住的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劳务消费的需求会逐步增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为基本生活服务的劳务,将会随着人们追求生活的方便、舒适而增加。诸如维修服务、购物服务、洗涤及整理室内服务等。同时,高档耐用消费的普及,知识密集型用品进入家庭,也会越来越要求消费者掌握更多的消费知识,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人们越来越追求自身素质的提高,对精神文化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知识、文化、科技、信息在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中的作用,人们的消费是要提高自己的需求满足程度,提高自己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人们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会逐步增多,因而对高层次的劳务需求会大大增加,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此外,经济体制改革还会使教育、医疗、保健服务、保险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逐步进入个人支出的范围,人们在这方面的支出会增加。因此,总的来说,尽管实物消费的绝对量会大大增加,但从其比重来说,在人们的消费总支出中,实物消费的比重会呈下降趋势,而劳务消费的比重会逐步呈上升趋势。

人们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服务方面的表现也更为突出。人们要求生活方便、舒适,减少家务劳动,增加闲暇时间等。发展生活服务业,必须以“人”为中心,发展多方面的生活服务。这不仅包括医疗、商业、饮食、修理等服务,还应拓宽一些新的服务领域,如送物上门、洗涤、清洁卫生、安全、种养花卉服务。

三、新世纪中国居民消费模式的新发展

个人消费的经济来源是个人收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是通过按劳分配取得的。部分居民通过资产收入、合法经营收入和退休金、困难补助中获得的收入。农村农民个人收入主要来源于承包土地的劳动收入或其他一些经营收入。新世纪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进一步扩大;个人收入的差别、消费水平缩小;消费者个人特殊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消费模式以个人的收入需要为主构建,以社会的产出、分配及调节为基础。个人消费模式可以由衣食住行用,健身、娱乐、学习、发展等的比例构成,表现为个人消费的质、量、度等方面。社会公共消费是指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消费活动,如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公共交通及公共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消费是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之比将大大提高。

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大学、科研机构会进一步发展并开放。首先会免费开放,进而专题讲解、培训。除了国家的教育、科研机构、文化、娱乐、体育、医疗、政府有关部门外,企业、民间、社团、事业等单位、部门也自觉肩负起本部门的社会教育、培训、娱乐、保健责任。社会消费模式将会愈益扩大。稳定与成型。

无论个人或公共消费模式都将注重科学的消费价值观,注重提高社会消费能力,注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舆论工具和法律手段的管理。

劳务消费模式将更加社会化。社会化的机器人服务,社会化的修理、维护,社会化的供应、评价、善后、提高劳务消费更加个体化、意愿化,随意性更强。

劳动力消费模式中,更加注重消费层次与质量、及时与有效及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闲暇时间增加。

家务消费模式以社会分工专业化、家务劳动商品化为主。家务消费品更加丰富多彩。网上购物、电子自动家政已成现实;自觉抵御外来有害消费方式已成模式。消费者教育成为家务消费模式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科技的振兴与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新世纪的消费模式将会更具有生态性、协调性、有序性。

标签:;  ;  

新世纪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_消费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