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王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2)02-0040-12
春秋战国之世,尧舜禅让之说鼓噪而起;汉魏以降,假“禅让”之名的王朝更替史不 绝书。“禅让”可视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现象之一。那么,如何认识这个历史现象 呢?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如何解释“禅”这个概念。战国时期,“禅”字开始用来指 代和平授受方式的王朝更替,南北朝到隋唐,“禅让”逐渐成为若干同类书写形式中最 为流行的一种。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概念。那么,古人为什么用“禅”字指代 这类历史现象?或者说,“禅”字何以有禅让的含义?这是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中国古代 王朝更替观的重要问题。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到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文章。本文是 我近几年来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敬请方家赐教。
一、关于“禅祭”说
表达“禅让”之义的“禅”字已见于传世先秦古籍《孟子》、《庄子》和《韩非子》 ,它的禅让之义来源于何处?这些文献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后代的学者却有所谓禅祭 说,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如下三种表达方式。
一曰封禅而禅位说。东汉班固整理的《白虎通义·封禅》正式将禅位与封禅联系起来 :“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 告太平也。”[1](P280-281)他还在《汉书·眭弘传》中引述眭弘之言:“泰山者岱宗 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处”[2](P3154)。这个易姓告代,自然包含禅代。应劭《风俗通 义》也持这样的看法:“盖王者受命易姓,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平也 。”[3](P68)东晋人袁宏曰:“夫揖让受终,必有至德于天下;征伐革命,则有大功于 万物。是故王者初基,则有封禅之事,盖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必于所宅,崇其壇场则谓之封,明其代兴则谓之禅。”[4](卷七《祭祀志上》)“禅”因“封禅” 而指接替而起(“代兴”)。
封禅晚出。目前可见保存封禅说的最早文献大概要算《管子》。据《管子·封禅篇》 记载,僖公九年葵丘之会,齐桓公欲行封禅,管仲援引古代十二家帝王封禅之事谏而止 之。[19](P143-144)①(注:据唐人尹知章所言,《管子·封禅篇》亡佚,当时的《封 禅篇》系取《史记·封禅书》所载《管子》之言以补足。据考证,唐初学者还见到过原 来的《封禅篇》,与《封禅书》所载相近。这说明《史记》这段文字来自《管子》,《 封禅篇》亡佚后,又取《封禅书》有关内容补之。虽小有差异,但基本还是《管子》原 文。见郭沫若:《管子集校·封禅篇》解题。)《左传》《国语》记载葵丘之会最为详 细,其中未见此事。按《左传》《国语》成书于战国前期已成定论,《管子》成书时间 目前一般认为不会早于战国中期,这说明封禅说大概是战国中期以后齐国术士的发明, 后为深谙齐学的司马迁采录,保留于《史记·封禅书》中。《大戴礼记·保傅》也据以 成文。另据《史记》,把封禅从虚构变为现实的是秦始皇。之所以如此,有两条历史根 据,一是秦国有长期筑畤祭天的传统;二是统一后,采纳了齐地方士的封禅说 。由此看来,当孟子师徒讨论“唐虞禅”时,尚不知封禅之事。
即使到了后代,也无法证明封禅与禅位有什么必然联系。秦皇、汉武、光武之流大行 封禅,可他们偏偏不是易姓禅代之君。从汉到北宋,禅位仪式大多是在都城南郊举行的 专门典礼,没有一家是到泰山、梁甫举行封禅礼的。对于封禅说的这个困难,前人早已 指出。孔颖达《礼记正义》云:“禅者,除地为,而《白虎通》云以禅让有德 ,其义非也。”他引《史记·封禅书》记载管仲谏齐桓公止封禅事,说明,古代封禅乃 天子有德受命的纪念,并非禅代典礼[6](P1440)。孔氏把除地而“”与封禅之 “禅”联系起来;但却把封禅礼与君位禅代截然区分开。所称引的十二家封禅礼均与禅 代无关。而齐桓公欲行封禅更非欲行禅代也。《宋本广韵》这样解释“禅”字:“禅, 圭(封)禅。又禅让、传授。”[20](P409)一个“又”字,明确地告诉我们,“封禅”和 “禅让”是不相干的两码事。
郑玄虽然有“置之空以出其君,更立其次贤者”的说法,可惜没有交代原委 ,它的真实性尚不能确定。
“告天传位”更为晚出。所谓“告天传位”在历史上就是登壇举行禅位礼。《 广雅·释天》云:“圆丘大壇祭天也”,清儒王念孙疏证作“圜丘”[17](P288 )。在西晋司马彪的《续汉志·祭祀志上》里面,“即位告天”与“郊”和“封禅”典 礼鼎足而三,记曰:“建武元年,光武即位于鄗,为壇营于鄗 之阳,祭告天地”[4](卷七《祭祀志上》)。作为祭天礼的一种,禅位典礼也应在圆丘( 圜丘)即大壇上举行。历史上,第一次有正式而详细记录的禅位典礼是曹丕的禅 位礼。关于此次典礼,《献帝传》有“登壇受禅”、“登壇受命”等记 载[21](《魏书·文帝纪》注,P75)。《三国志》的记载中也有“王升壇”、“ 降壇”的说法[21](《魏书·文帝纪》,P62)。《后汉书·孝献帝纪》李贤等注 引《献帝春秋》也作“登壇”[22](P390)。到了唐朝,依然如此。李延寿《北 史·隋本纪上》记载:周静帝禅位诏书命杨坚“升圆丘而敬苍昊”,随后杨坚“设壇于南郊”[23](P403)。在杜佑的《通典》中,禅位大典属于郊天礼,皆须筑壇为之,从魏文帝曹丕开始,晋武帝、齐高帝、梁武帝、陈武帝、隋文帝等的禅位 典礼都是在“圆丘”即“壇”上举行的[24](《郊天礼上》,P243-245)。贾公 彦疏解《周礼注》时,把郑玄的“置之空以出其君,更立其次贤者”径直说为 “壇之夺其位,立其次贤”[5](P835)。这说明他是读到了汉唐间筑壇 告天禅位的历史的。杨倞生活于唐朝中后期,也是读到了历史上的禅位典礼的,他的 告天说是对汉唐历史的认同。但是,汉唐历史却无法成为禅让之义的最初源头。
二、禅让之义源于“蝉”
《十三经注疏》中有《孟子注疏》一种,旧题北宋孙撰,在训解《万章》篇 “唐虞禅”一句时说:“云禅者,盖唐虞禅祭而告传位,故曰禅也。”[30](P2738)一 个“盖”字,表明不敢肯定禅祭与禅位有关。非但如此,前面所引《宋本广韵》在“封 禅”之外,又把“禅”解释为“禅让、传授”。根本未提禅祭和禅让有什么联系。南宋 朱熹训解“唐虞禅”云:“禅,音擅。禅,授也。或禅或继,皆天命也。”[31](《孟 子·万章上》,P309)这完全是一种理性的训释,排除了禅祭传位的可能。凡此种种, 至少可以说明,在某些宋代学者那里,禅祭说并非禅让之义的全部内容。到了清代,禅 祭和禅代的区别更为明确。陈立《白虎通疏证》云:“取(以)其除地而祭,则取义于;以其成功相代,则取义于传禅也。”[1](P280)这里,“禅”字的含义分别来 自两个不同范畴,一是除地而祭的“”,这是指祭祀的意义而言的;一是“传 禅”,这才是“禅”所有的禅让的意义,两者不可混淆。朱骏声更前进一步,一方面承 认“禅”有祀地之义;另一方面则明确指出“禅”可假借为“嬗”,“嬗”可假借为“ 蝉”,“禅”、“嬗”等字又可假借为“传”[26](P746,748)。这个提示具有重要意 义,朝着问题的最终解决迈进了一大步。
朱氏的提示能否证实呢?下面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
1.“禅”“蝉”通假及其含义
“禅”字的禅让之义与“蝉”字是否有关?章太炎、林义光有肯定答案。章氏据《毛传 》“三单相袭也”,谓“袭”为“单”之本义,其字象蝉联相续;林氏据《散盘铭》, 断定“单”是个象形字,上面的两口“象双目,下象腹尾也”,结论:“单为蝉”;“ 禅让之禅……与单同音,亦并有变蜕义”。[13](0138)“单”字原本是否蝉的象形,目 前尚无法确证,但说禅让之义来源于“蝉”字,在古音通假和文献上都是有根据的。
众所周知,假借基于声训。清人对先秦有韵文献进行研究,得出比较可信的上古韵部 分类,影响至今。在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中,从“单”从“亶”之字皆归十 四部[25](P826);在王国维的音韵学中,从“单”从“亶”之字并在元部[32]( 《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与古韵学相比,上古声母的研究相对薄弱,不过,清代 以来的研究成果仍有许多可以利用,如,从“单”从“亶”之字声母多入端、 定、禅三纽,端、定均为舌头音,属旁纽双声,端、禅一舌头一舌面,属准旁纽双声; 在黄侃的古音十九纽中,禅隶定纽(禅为变声,定乃古本声),与端母字旁纽双声[33](P 72-73)。是从“单”从“亶”之字在上古应该双声叠韵,合乎通假规则。
先秦两汉文献中,除了“禅”字以外,禅让之义多由从“亶”之字表达:《荀 子》作“擅”,如“非擅也”,杨注:“擅与禅同,言非(周公)禅让与成王也”[10]( 《儒效》,P74);“尧舜擅让”,杨注:“擅与禅同”[10](《正论》,P221)。《周礼 》作“壇”,如“暴内陵外则壇之”;[5](P835)《司马法》同[34](《 仁本》)。《扬子法言》作“儃”,如“允哲尧儃舜之重”,司马光注曰:“儃与禅 同,蝉战切”[35](《问明》);《音义》引《楚辞·惜誓》“儃回而不息”注:“儃 回,运转也”[36](P48)。《汉书》作“”,如《异姓诸侯王表》:“舜禹受”[ 2](P363);《盖宽饶传》:“宽饶指意于求”[2](P3247);《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以帝位”,师古曰:“,古禅字也”[2](P3154)。还有的径直作“亶”①(注:2001年5月1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晚间新闻”报道,山东出土一枚古 代玉牒,上刻“封亶泰山新室昌”句。按“新室”乃王莽新朝皇室的省称,见 《汉书·王莽传下》“永为新室宾”[2](P4099)等。“封亶”即“封禅”也。 可见,两汉之际,在正式的封禅玉牒上,“禅”可写作“亶”。)。
其中使用“嬗”字之例最多。《庄子·寓言》有“以不同形相禅”[37](P409)一句, 在《淮南子·精神》中作“以不同形相嬗也”[38](P229-230)。《汉书·王莽传上》: “……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师古注:“嬗,古禅字,言有神命,使汉禅位于莽也 。”[2](《王莽传上》,P4095-4096)《汉书·律历志下》:“尧嬗以天下”。师古曰 :“嬗,古禅让字也,其下亦同。”“虞舜嬗以天下”[2](P1013)。《后汉书·梁竦传 》注:“嬗,古禅字。”[22](《梁竦传》,P1173)按《说文》段玉裁注云:“依许说 ,凡禅位字当作嬗,禅非其义也,禅行而嬗废矣。”[25](《女部》,P621)是从唐到清 ,学者多认为“禅”应是个假借字,被用来假代“嬗”字,“禅”字流行以后,原来的 “嬗”字反倒暗淡下去。可见,“禅”与“嬗”等从“亶”之字通用。
在古典注解中,可找到“嬗”假借为“蝉”字以及“蝉”字名词动化的重要证据。《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晋人郭璞注:“亶音 蝉”[39]。这是一个重要线索,暗示着从亶之字与“蝉”字有通假的可能。《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汉书·贾谊传》均保存贾谊《鵩鸟赋》,其中有“形气转 续兮,变化而嬗”一句。刘宋裴骃《集解》:“服虔曰:‘嬗音如蝉,谓变蜕 也’。或曰蝉蔓相连也”。唐人司马贞《索隐》:“韦昭云:‘而,如也。如蝉之蜕化 也。’苏林云:‘嬗音蝉,谓其相传与也。’”[27](P2498)《汉书》师古注曰:“此 即禅代字,合韵故音婵耳。苏说是也。”[2](P2227)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引《文选 》“嬗作蟺”,断曰:“服、韦说是”[40](P1053)。按《文选李善注》有贾谊《鵩鸟赋》,原文正作“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李善注云:“韦昭曰:而,如也 ;苏林曰:转续相传与也。嬗音蝉,如蜩蝉之蜕化也。或曰:蟺,相连也。”[41]( 卷十三)。古人对“蜕”字的训释还可补充“蝉之蜕化”的这个意义。唐人李贤等注《 后汉书·张衡传》:“蜕音税。《说文》曰:‘[蜕],蝉虵(蜕)所解皮也。 ’言去故就新,若蝉之蜕也。”[22](P1924)是东汉、三国、晋、唐学者早有“嬗”(“ 亶”同)“蝉”通假之说,在他们的说解中,“蝉”有“变蜕”、“蜕化”、“ 相连”、“相传与”、“去故就新”的表述,它们说的是同一件事,但其中的“变蜕 ”、“蜕化”、“去故就新”更倾向于变,而“相连”、“相传与”则更倾向于连,因 而在“蝉”字的内涵中潜藏着变与连的对立和同一。
总之,以上讨论说明,“禅”可假借为“蝉”,因而有“变蜕”和“相连”、“断绝 ”和“继续”辩证统一的意义。
2.“禅”“传”通用可为旁证
“禅”与“传”的通用可为上节的论点提供有力的旁证。
按“传”字在《六书音均表》中属十四部,在《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中属元部, 与从“单”从“亶”之字同韵。在隋唐韵书中,反切上字为“中”[45](《左传 音义》成五年传,P985),“丈”[45](《礼记音义》之二,P713,732),“直”[45]( 《穀梁音义》,P1286;《尚书音义·立政》,P191,《康王之诰》,P195;《 周易音义》,P73;《周礼音义下》,P528-529)[53](P665),“中”在知母,“丈”、 “直”在澄母。据清儒钱大昕的发现:“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 ,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54](P111)是“传”字的反切上字 与端母、定母字相通,可读作舌头音。在黄侃古音十九纽中,知母、澄母字的古本声分 别在端纽、定纽[33](P71-72),与此相合。而且上古“直”字就有读“德”的,如《郭 店楚简·唐虞之道》中的“德”径作“直”,凡四见[52](P157,158);今江西方言中 “直”仍有发德音者,“德”为端母字,是定、端二纽相通之证也。由此而知,“传” 与从“单”从“亶”之字在上古可为同纽或旁纽双声,而且叠韵,故音近可通 假②(注:)
战国秦汉时期,在政权转移或传承的意义上,“禅”、“传”可以互易。如,《孟子 ·万章上》:“不传于贤而传于子”[55](P381),下文云:“唐虞禅,殷周继”[55](P 385)。是在同一篇文字里,“传于贤”等于“禅”。《韩非子·十过》:“尧禅天下, 虞舜受之”[56](P187);《外储说右上》说三:“尧欲传天下于舜”[56](P741)。是在 同一本书里,“禅天下”又作“传天下”。《史记·陈杞世家》:“舜已崩,传禹天下 ”;[27](P1575)“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于夏。”[27](P1586)是在同一本 纪里,“传禹天下”又作“禅位于夏”。
在汉代文献中,“禅”、“嬗”两字多以“传”字训解。如:《淮南子·精神》:“ 以不同形相嬗也。”高诱注:“嬗,传也。万物之形不同,道以相传生也。”[38](P22 9-230)①(注:《淮南子·精神》:“举天下而传之于舜”。高诱注:“传,禅”[38]( P233)。是“禅”“传”又可转注。)《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至孝惠时,唯独长 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绝”[27](P977)。《汉书·吴芮传》:“赞曰:……唯吴芮之起 ,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绝,庆流支庶,有以矣夫,著于甲令而称忠也!”[ 2](P1895)把“禅”解做“传号”。《汉书·王莽传》:“莽曰:‘予之皇始祖考虞帝 受嬗于唐,汉氏初祖唐帝,世有传国之像’”[2](P4108)。唐帝有“传国之像”,结果 便有虞帝的受“嬗”,这里也是把“嬗”作“传”来理解的。许慎《说文解字》:“嬗 ……从女,亶声,一曰传也。”[25](《女部》,P621)
“传”字如何释义呢?按甲骨文、金文已见“傳”字。近人徐中舒主编 、彭裕商等编纂的《甲骨文字典》认为:“傳”字从“人”从“専”,《说文》“一曰:專,纺專。”甲骨文“ 專”字为象形字,上半部的“”正象纺砖之形,上面的十字, 原象三股线,纺砖旋转,三线即成一股,下面的“又”或“寸”,示以手旋转纺砖之意 ,为转之本字。从“專”之字皆有转动之义[57](P892,329)。
近人陈初生等认为,“传”字甲骨文、金文义为“传车”。他引下列材料加以说明: 《后下·七·一三》:“传氐(致)孟白(伯)。”意即用传车把孟伯送来。《散盘》铭文 曰:“余有散氏心贼,则鞭千罚千,传弃之。”以传车放之。《齐侯壶》铭文:“齐侯 命大子乘传来句宗伯”。“乘传”即乘传车也。《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即用传车召唤伯宗[58](P780)。
按《说文》“传,遽也。”“遽,传也。”互为转注。段玉裁注云:“《周礼》行夫 :掌邦国传遽。注云:传遽,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25](《人部》,P377)《说 文》:“驲,传也。从马,日声。”段注:“《释言》曰:‘驲,传遽也。’许 用《释言》文。《左传》文十六年、襄廿一年、昭五年、《国语·晋语》韦、杜注皆曰 :‘驲,传也。’《尔雅》舍人注曰:‘驲,尊者之传也。’《吕览》注曰:‘ 驲,传车也。’按驲为尊者之传用车,则遽为卑者之传用骑可知。’”[25](《 马部》,P468)
是“传”指“传车”,“遽”指“驿马”,为了行至远方,人们须不断换乘传车、驿 马,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具体而言,一辆传车只能跑一段路程,但从总体上看,许多 传车不断接续,就可行之遥远。因此,“传”又指不断更替、辗转延伸,它来自“专” 字所具有的转动、循环的含义,这样就与“蝉”(假借为“禅”、“嬗”等)所具有的“ 变蜕”与“相连”、“断绝”与“继续”相统一的意义吻合了。
“传”字还有与禅位之义相近的用法。《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索隐:“传犹转也 。”[27](P2927)《释名·释宫室》:“传,传也(苏舆曰:“当读‘传,转也。’‘传 ’、‘转’形近而乱,下‘转转’即释‘转’字之义”)。人所止息而去,后人复来, 转转相传,无常主也。”[59]旅店、客舍,人往人来,没有常主,用这样的“传”字比 喻王朝的更替,再恰当不过了。
在先秦文献中,“禅”和“嬗”等字并不多见,遇到表达禅让之义的情况,当时多用 “传”字。《孟子·万章上》:“不传于贤而传于子”[55](P381);《商君书·修权》 :“公私之分明……论贤举能而传焉”[60](P24);《吕氏春秋·不屈》:“愿得传国 ……而传之贤者……传而贤者尧也……非独传舜”[61](P228);《吕氏春秋·求人》: “尧传天下于舜”[61](P292);《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三:“尧欲传天下于舜”[5 6](P741);《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说三:“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今王信爱子 之,将传国子之”[56](P775);“燕王欲传国于子之也……故传天下于益……是禹名传 天下于益……今王欲传之子之……是名传之”[56](P776);《韩非子·八说》:“故有 揖让而传天下者”[56](P974);《韩非子·五蠹》:“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56](P10 41);《战国策·秦策一》:“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62](P7 7);《战国策·燕一》:“传之益也……是禹名传天下于益”[62](P1059);《燕召公 世家》同[27](P1556);如此等等。除了《万章上》那句话后边那个“传”字以外,其 余的“传”字在后代皆可以“禅”或“嬗”字替代。
不过,虽然可以通假,但“传”不如“蝉”更接近“禅”字,因为从“单”从“亶”之字(如“禅”、“嬗”、“蝉”等)声韵不异(包括在音韵学上的分化和合并) ,且“蝉”、“禅”偏旁相同;“传”字声韵小有差异,偏旁相距较远。所以,比较而 言,“蝉”应该认为是“禅”的禅让之义的直接来源,而“传”则为间接来源,但却是 知识背景中除了“蝉”以外最重要的部分。
3.背景材料的进一步说明
除了“禅”“传”通用以外,还有两类重要的背景材料。
第一,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在“禅”字开始用来表达禅让之义的前后,除了“传”字 ,还有“与”、“让”等字表达同样的意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孟子·万章上》“尧 以天下与舜”[55](P379);《庄子·秋水》“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帝王殊 禅,三代殊继”[37](P256-257);《荀子·正论》“尧舜擅让”;《韩非子·五蠹》“ 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56](P1041) ;《韩非子·八说》“故有揖让而传天下者”[56](P974);等等。“与”即授予;“让 ”乃“攘”之假借字,意即推让,朱骏声曰:“谓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26](P90 1)“与”、“让”义同,此二字与“禅”字虽不能通假,但却表达了相同的观念。
第二,《庄子》古注对“禅”字的解释也暗示着禅让之义来源于“蝉”字。《庄子· 山木》:“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晋人郭象注:“莫觉其变。”清人郭庆藩云 :“禅,代也。大道通生,万物变化,群方运转不停,新新变易,日用不知,故莫觉其 代谢者也。既无日新而变,何始卒之有耶?”[37](P303)王先谦曰:“天化生万物,日 新不穷,而不知谁为禅代之者。”[63](P127)郭象把“禅”释为“变”;郭庆藩则用“ 代谢”来说明之;王先谦把它解释为“代”。
《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郭象注:“虽变化相代,原其气 则一。”唐成玄英疏:“禅,代也。夫物云云,亶之造化,受气一种,而形质 不同,运运迁流,而更相代谢。”[37](P409)王先谦云:“宣云,皆有种类,各以其形 禅于无穷”[63](P182)。这里,郭象把“禅”解释成“虽变化相代”而“其气则一”; 成玄英解为“代谢”,形质虽不同,但气却是“一种”;王先谦则未做解释,但从上下 文体会,具有“传”的含义是明确的。是从晋到唐到晚清,学者认为,在战国时期“禅 ”字就有代谢、变化和相连的含义,从这些解释可以清楚地看到“蜕变”和“蝉联”的 影子。
总之,“禅”字可假借为“传”,还和“与”、“让”一起表达相近的意思。战国中 后期,这些词汇成为关于政权禅代的观念网络上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知识背景上,它的 禅让之义的源头,更可能是“蝉”,而非“”。
三、结束语:“禅”所反映的王朝更替观
“禅”的禅让之义来源于“蝉”,因而它的含义中就有了“变蜕”和“相连”的统一 ,也有了“断绝”和“继续”的统一,在统一的两极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tension) ,其中“相连”或“继续”这一头的力量更大些,正如“蝉”字有“续”的训释和“蝉 联”的复合发展一样,这是语义的真实,更是历史的真实,它反映了中国古人对王朝更 替的一种看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假“禅让”之名或被后人名之为“禅让”的王朝更替有很多次, 若从战国算起,就有姜(齐)田(齐)、(西)汉新、(东)汉(曹)魏、魏(西)晋、(东)晋(刘) 宋、宋(南)齐、齐(南)梁、梁陈、(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周隋、隋唐、唐(后) 梁、(后)汉(后)周、周(北)宋,等①(注:从某种意义上说,1912年清室退位,走的也 是“禅让”的老路,这是“禅”所反映的传统的政权更替方式在近代中国的重演。)。 汉以后,不论政治形势如何的有利,一般新兴的最高权力的争夺者,大多要想方设法用 “禅”所指代的方式完成朝代的更替。而通过这种方式夺取政权的新王朝的统治者们, 没有一个不强调他的权力来自前朝的禅让,没有一个不宣扬这种禅让体现着天命的更改 和传承,没有一个不利用五行相生的运转模式来证明这种更改和传承是于天有徵,所有 这些,恰好与“禅”字所反映的王朝更替观相吻合。
西文中没有与中文“禅”字的这种含义相对应的单词。人们用英文的abdicate来翻译 中文的“禅让”,已经算是最接近的了。这是个动词,它的名词形式是abdication;它 们的德文对应词是abdanken和abdankung;法文是abdiquer和abdication。它们拥有共 同的词源,那就是拉丁文abdicā-re,其词根ab意即“断开”(off)、“脱离”(away) ,dicā-re“宣布”(to proclaim,make known),合起来义即“宣布不再拥有”(to pr oclaimor declare to be no longer one's own),引申到政治上,不及物动词可译为 “退位”,及物动词“废黜”,与中文“禅”字兼有“相连”或“继续”之义不可同日 而语。
收稿日期:200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