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管控的因素及完善措施论文_冯涛

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管控的因素及完善措施论文_冯涛

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710054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费用大约占到总成本的60% ~ 70%,材料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控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效果不佳,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材料成本控制水平,以此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本文就针对影响建筑工程人工成本管控的因素及完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控;因素;完善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管理监督执行不力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当今企业管理中已经将财务管理置于企业核心管理地位。一旦财务管理不善,存在收支记录不科学、财务审批不严格、凭证核算不及时等现象,极有可能给予“有心之人”违法乱纪的机会,导致挪用公款或中饱私囊行为的屡禁不止,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这些现象的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即使是家族企业亦有可能发生违法乱纪与中饱私囊的现象。当建筑企业资金本不充足时,在上述行为的影响下极有可能将企业拖入万丈深渊,难以恢复元气,在资金回填不及时的情况下,甚至可能直接倒闭。

1.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包括人员岗位协议、执业质量控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原本这些制度是为企业各项管理而建的,但在实际中不少投资管理公司却用来应付一些机构的检查;公司内部财务部门也同样存在应付公司高管检查而进行作弊的现象,造成财务控制管理效果不理想,这些都是内控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所致的。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结合投资管理公司的实际制定,并且可操作性不强,导致了控制管理的不力,阻碍其实际效用的发挥。

1.3 材料使用中损耗比较严重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运输“储存”施工等环节都不可避免会造成材料损耗,不同材料的损耗情况也存在差异,建筑工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材料管理机制,导致材料损耗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往往需要第二次被运输,尤其是在偏僻的位置进行施工建设时,材料的运输要求就比较高,采购的材料需要被第二次运输,由于缺乏事前调查,在材料的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损耗。

2加强材料成本管控的措施

2.1做好计划阶段材料成本控制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所有的材料成本计划最后都需要落实到最后的材料供应计划当中,那么在计划阶段首先应该做好供应计划的制定,第一步是对施工预算材料进行分析,然后列出所需的材料清单;第二步作为材料供应人员则需要深入到材料市场当中进行考察,熟悉材料供应情况;第三步依据施工进度进行正式材料供应计划的制定。其次,需要和材料供应人员签订相应的责任状,责任状当中应该对材料供应时间、数量、奖惩指标、质量等进行明确。

2.2做好采购阶段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至关重要,在控制材料采购成本过程中,应做好以下方面:①制定合理采购计划。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切忌盲目采购,需根据预算量,合理制定采购量;②合理询价。在询价时,应讲究一定的策略,通过信息化平台,了解各供应商的材料价格,筛选出一些符合要求的供应商。然后安排采购员到实地考察,了解供应商的心理底线,在完成询价后,应进行评价管理;③均衡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在采购材料时,应从质量和价格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使得质量以及价格均满足需求,并能达到最佳平衡;④招标采购。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量较大,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⑤选择多家供应商。在采用重要材料以及大宗材料时,要求材料必须连续供应,这样就要选择多家供应商,降低材料供应履约风险。

2.3做好运输阶段材料成本控制

首先应该以经济作为运输的第一原则,也就是说在满足材料供应的前提下做好运输费用的降低。首先应该将现在的运输能力充分的利用起来,确定日运输量;其次尽量选取最佳的运输路线,力求运输距离最短,避免出现二次倒运的现象;第三,从实际出发选取最为合理的运输方式,也就是选取综合单价最低的运输方式进行材料的运输。

2.4做好保管阶段材料成本控制

首先应该明确材料储备的量,需要依据供应状况、现场条件、运输条件等来确定,保证材料既能满足施工需求,同时还不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其次还需要就近设置仓储地,保证仓储地尽量的和施工现场靠近,缩短材料的搬运距离。第三,还需要做好材料的分类保管工作,尽量利用好现场的条件,做好库房、露天场地的科学规划,保证材料的定期盘点和清查工作,尽量的减少因为保管问题而出现的损耗。

2.5控制施工材料用量,降低损耗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根据实际施工,对材料的配置进行合理的优化,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用量,避免出现施工材料浪费现象。所以材料管理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各施工环节所需的材料进行合理的预算。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发放,应采用限额发放的方式,并将实际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情况进行记录,然后合理的调整材料的供应数量,对达到限额的材料进行预警,及时排查超额原因,规避再次发生的风险,以此实现材料成本的动态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会产生一定的边角料,对此应将其回收起来,进行二次利用,以此节省材料的消耗。另外还应建立激励机制,将施工队伍分成若干个施工小组,记录每个施工队伍的施工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若使用的材料较为节省,比预期的要少,则应给与一定的奖励措施,反之给与相应的惩罚。

2.6加强施工材料成本的信息化控制

为了更好地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应建立材料数据库,将所有施工材料信息都输入到数据库中,同时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系统,以便于材料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材料的使用情况,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根据材料的使用情况,对材料进行动态管理,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此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够及时掌握材料价格变动的最新情况以及供应商的供货履约情况,以此作为依据,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适中、履约能力强的材料供应商,以此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履约风险,提高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2.7强化材料成本控制监督管理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监督管理制度,对使用环节进行监督,从价格监督、数量监督到成本监督,均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施工单位要向管理要效益,动态化进行成本分析和把控,同时应强化各部门的监督管理意识,应明确监督管理人员的分工,做好材料成本监督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实现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以此提高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些管理措施的合理使用,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材料成本控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促使工程项目材料成本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未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实施时,应重视项目材料成本管理,确保这些材料从采购到具体应用的各个环节中的成本支出能够得到必要地控制,为工程施工计划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丽明.建筑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成本管控解析[J].智能城市,2016,2(02):140-141.

[2]刘雪飞.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徐红卫.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4.

论文作者:冯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管控的因素及完善措施论文_冯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