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式 深化理念——2009年高考数学广东卷试题和答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型式论文,答卷论文,广东论文,试题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东省高考自主命题已经6年了,最近三年,数学作为高考众多科目中唯一文理分卷的考科,开始了实施高中新课程的高考。纵观3年的命题,聚焦2009年高考的试题和答卷。我们可以看到,广东高考数学卷的命题,在稳定中逐步提高对新课标的理解,在变革中渐进深化新课标的理念。
一、题型和特点
2009年广东高考数学卷(下简称广东卷),传承了从2007年开始的型式改革。三年来,让考生在对试卷的型式、结构、知识考点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了解。而从旧课程到新课标的转变中,逐步贯彻和深化新课标的理念。
稳定型式,其特点表现在:
1.题型稳定:从2007~2009年文理分科三类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及其分值(文:50,20,80;理:40,30,80)不变,填空题中的选做,从内容(参数方程,几何证明,不等式)和形式上(文:2选1,理:3选2)也保持稳定。
2.考点稳定:三大知识考点;两老(函数,几何)一新(概率和统计)。2009年文科卷三大考点共120分,其中函数(包括三角函数,数列),几何(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各占57,42,23分。而理科三大考点共占103分,函数,几何,概率统计各占33,43,27分。选择题和填空题大部分都是学生平时练习的题型(特别是文科)。据统计,文科有14题,理科有9题出现在教材的类似习题或总复习题中。
3.压轴稳定:近年来压轴问题都来自函数、几何及不等式的交叉运用,及高等数学技巧的渗透。2009年广东卷仍然如此。
深化理念,其特点表现在
1.文、理试题——从几乎相同到基本不同
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是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下称《解读》),北师大出版社,2002,第一章“基本理念”)。自从2007年广东卷贯彻新课标高考以来,文理分卷,就逐步拉大文、理差距,以达到文、理真正分科的目标。如果说2008年文、理作了拉大差距的努力,而未达到拉开差距的效果,那么2009年,就真正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据统计,文、理两卷相同的题目,从07年的72.5%到09年降为24%。直观看到它们的“交”的比例逐年减小。
可以说,文、理两卷,从07年开始分科的几乎相同,到09年已经是基本不同了。
我们考察文、理两卷不相同的部分,不论师生的反映,还是统计结果都表明:2009年理科卷的难度提高,而文科卷的难度稍降。文、理卷的差距真正拉开(由于文、理学生数学水平的差异,它反映在平均分上,应该是文、理卷的平均分差距缩小)。试看非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得分比较,理与文平均分差距,从过去两年的十多分到今年缩小到约5分。
2.考点选取——从着眼高校学习到关注专业素质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见《解读》第一章)。什么是“必需的数学”?对于担负为高校选拔人人的高考来说,自然是面向大学学习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函数(包括三角函数,数列)成为高考知识点的“霸主”。2009年高考试题的分析表明,今年的高考开始关注文、理科不同学生的专业素质的需要。文科更需要直观和空间想象,理科增强了解几、不等式和向量。而函数“一刀切”的统治地位正在悄然减弱。
3.应用意识——从联系生活实际到涉足科技领域
新课标的第一个重要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见《解读》第一章),数学的价值之一,在于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广东卷中对应用意识的考查给予足够的重视,2009年考题也延续这一导向,文、理卷的应用问题比例均在20%以上。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09年的试题,联系实际的范围更广了,问题的叙述不仅仅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而且初步涉及科技领域、工程体积的计算(文17),质点受力的计算(理6),速度曲线与路程(理8),空气质量指数API的数据处理(理17)等。它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数学不仅在身边的生活,而且更高层次地在科技上得到应用。
4.空间想象——从考查简单计算到重视推理论证
“空间想象能力”是《考试大纲》中规定考查的5种能力之首。在广东卷中,2008年已比2007年加强了空间想象力考查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就立体几何而言,大多都是几何体的计算或为计算而作出的一些推理论证。在2009年的试题中,证明成了立几问题的主体,而且把投影,视图等知识结合到推理论证中,以理18为例。在题目的条件中,就列出了还未出现的投影点。对空间想象力的要求更高,体现出“空间观念在分析和抽象层次上的表现”。(《解读》第141页)
5.数学思维——从常规思维到逆向推理
数学新课标指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如上所述,2009年的命题思路,在文科中加强了合情推理,而在理科中加强了演绎推理,认真考察今年广东卷的命题思路,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问题都有多个切入点。鼓励学生应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以作为压轴题的理21为例,这是一道用数列来包装而实质考查曲线的切线及不等式的问题,因此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仅仅第(1)问,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下列三种思路:用,用几何性质,用圆的切线公式,至少八种解法。
而第(2)问,在证明两个不等式中也有三种思路:数学归纳法,放缩法,构造法(构造对偶式,构造函数),每种思路各有5种以上的证法。
值得注意的是:09年广东卷中的出现逆向推理的趋势:
由反函数逆向确定函数(文4,理3);
由导函数逆向确定函数(文21,理20);
由框图的结果逆向确定“判断框”的内容(文11);
由两车的速度曲线逆向判定两车的位置关系(曲边梯形的面积(理8));
由两平面向量和的性质逆向求原始向量(理10):
由随机变量X的均值EX,方差DX逆向求分布列(理2);
由数列和的性质逆向求通项(文20);
由数列的乘积关系,逆向分解成和关系的技巧。
试看文20(2)求的一个个关键技巧,
6.创新意识——从尝试探索题型到发展探究空间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创新意识也是《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诚然,在高考中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07~08年,广东卷中开始作出的初步尝试。07年卷中出现了一类非标准数学形式的考题(理7和文10):关于环形分布的四个维修点调动配件次数的最小值问题。在08年卷中,出现了开放式设问的探究性问题(文20,理18)。而在09年卷中,过去两年尝试的两种类型问题,均出现在考卷中。如理21题:利用构造辅助函数,通过证明单调性达到证明不等式。由于构造函数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出现了不少巧妙的解法。又如
至于联系广州2010年亚运会火炬传递的文10题,则是一道不具有标准的中学数学形式的极值问题。
文10 广州2010年亚运会火炬传递在A、B、C、D、E五个城市之间进行,各城市之间的路线距离(单位:百公里)见下表。若以A为起点,E为终点,每个城市经过且只经过一次,那么火炬传递的最短路线距离是(
)。
A.20.6;
B.21;
C.22;
D.23.
A
B
C
D
EA
0
5
4
5
6B
5
0
7
6
2C
4
7
0
9
8.6D
5
6
9
0
5E
6
2
8.6
5
0
题目是运筹学中的“最短路程问题”。从给出的5个城市的距离表,求从A到E的最短路程。除了在表中可直接探索之外,(到达一列,划掉一列),还可用图直观地探究。
7.领会数学——从“聆听”到“解读”
数学需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一般化和符号化对数学活动思考是本质的,一般化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解读》第135页),我们的学生,学习数学和了解数学长期靠老师的启蒙、解说、灌输,习惯于聆听数学。然而,数学的领会和素质的培养,以至创新,更需要的是自己去解读数学。2009年广东卷,就考查了学生解读数学的能力。
容易发现,在09试卷中加大了阅读的分量。如理17。关于空气质量指数API的题。陌生的表述加上一个4行8列的表格及坐标图,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挑战。即使是纯理论的问题,更加符号化,数学化的表述也对考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解几缺图(文19,理19),立几缺点(理18),在理18中,在已知条件中,出现图中没有而需考生作出的投影点,一旦此两点作不出,则“全军尽墨”。至于求面积(文19),斜率(理21),曲线段L,平面区域D(理19),纵坐标为X(理17)都让学生受到了一次数学符号化的震撼。有的考生抱怨:即使选择题,(理2),“α(z)表示满足的最小正整数n,求α(i)(i是虚数单位)”让人感到读起来别扭。而能否把“圆包围椭圆G”(“包围的概念不明确”)解读为“的圆心到G的任一点距离都必须不大于圆的半径”也是对考生能力的一种考验。因此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变聆听数学成解读数学是新课标对中学师生新要求。
二、答卷情况分析
我们以非选择题的答卷情况作分析
文科各题得分统计(样本数265000)
文科填空题答卷分析
文科解答题答卷分析
理科各题得分统计(样本数335000)
理科填空题答卷分析
理科解答题答卷分析
三、总结和反思
2009年广东卷非选择题文科平均分比去年略有提高(填空题下降,而解答题提高),而理科大幅度下降(填空题与解答题均下降,且填空题下降更大),估计文、理两科的全卷平均分都在70到73分之间,且差距接近。从知识点来看,文科的立几、概率,理科的立几、三角函数考题得分较高。作为最难的压轴题,文科得分率有所增长(文科:07年0.10(21题),08年0.01(21题),09年0.05(21题)),而理科的得分率下降:07年0.15(21题),08年0.06(21题),09年0.04(21题)。
从09年高考广东卷的分析,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我们对今后中学的数学教学和备考,提出一些新的思考。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1.文理有别:在众多高考科目中,数学最显著的特点是文理分科。虽然,笼统说来,数学的考查是五个能力两种意识。但是从09年的试题来看,文理的命题思路不再一刀切,也不仅仅停留在题目的难易区别,而是更多地侧重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同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因此,对文科学生加强合情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的教学,而理科学生强化演绎推理的训练是值得注意的趋向。
2.拓广方法:数学的学习和备考很大的分量是解题能力的训练。在教材和教学中,一般总是学习最为普遍适用的方法,然而对于解题的训练应该学会尽量找出最好的方法,这就是数学中经常提出的最漂亮的方法。也就是数学值得欣赏的美。“数学家们非常重视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优美,这并非华而不实的作风”(庞加莱)。普遍的东西并非简单,特殊的技巧才能收到奇效,高等数学方法也不一定比初等的方法高明。不要一见到求两直线的交角就马上建立坐标系,用向量。要知道,理18题中的(3)用传统的立几方法比向量法更简洁和优美。在平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一个问题。解析几何问题富于变化,最讲究简洁的解法,合理的运算,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是难以在考场上获胜。注意到近年命题的趋向,我们在推理的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不仅用常规的方法也善于逆向思维。
3.关注应用:在试题中,应用问题已经超过了全卷分值的1/5,强调并增强应用意识已经成为今后高考不可逆转的趋势。今后的应用问题还会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强。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应用素材,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将会扩大考试的得分点。打开09年的试题,有图的地方基本都是应用问题且并非难题,维恩图、程序框图、茎叶图、直方图……,都是有‘分’可图。
4.读懂数学:习惯于聆听老师讲解数学的学生,要自己解读数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这也是必须要勇于面对的一个挑战。数学,不论是作为思想的体操还是作为应用工具,都必须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语言,数学的表达。一个数学式子的含义比用文字的描述简明而准确得多。我们要读懂它,这就是新课标对数感,符号感的要求。09年的广东卷,解析几何问题都由考生构图,应用问题阅读量加大,压轴题的表达更趋数学化。“的最小正整数n”,使不少考生误答为取整n=111(文20)。而否定“存在圆包围椭圆G”只需在G找出一个不能被包围的特殊点(文19)。这类问题,都给中学教学提出更多的“读懂数学”的要求。
四、对高考命题的建议
09年广东卷,在稳定型式,深化新课标理念,体现文、理特点方面有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减小考生运算量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作为精益求精要求,我们提出试题改进的若干建议。
1.期望平均分再有提高:09年考卷成功地把文、理两科平均分差距缩小,但整体的平均分还有上提空间,以有利于提高师生对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和信心。
2.警惕造成新的死记硬背:新课程的推行减少了旧传统的死记硬背,但不少新双基的内容(如概率、数理统计)只涉及应用,不讲求推导,新名词、新符号、新公式繁多,学生应考可能又陷入新的死记硬背。
3.试题设计有利考生发挥:填空题的填空线的长短,多少对学生有引导作用,应该准确。题目的叙述力图做到清晰,准确,以有利于学生减少非知识性的错误。填空题的运算量不宜过大。小题在关注概念考查的同时应注意难度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