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想主义两种主要哲学形式的历史渊源_唯心主义论文

论理想主义两种主要哲学形式的历史渊源_唯心主义论文

论两种主要唯心主义哲学形态的认识史根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主义哲学论文,形态论文,史根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两千多年的哲学发展中,唯心主义因其将世界解释为某种精神原则的变形而成为一种颠倒的或歪曲的世界观。但是,唯心主义却一直存在、流行、演化着,“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1 〕其基本的表现形态就是客观(或思辨)唯心论和主观(或经验)唯心论。这两者的争论构成了哲学史上一条不可忽视的线索。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出哲学唯心主义是一种高级的认识错误,而应当深入分析它产生、流行、演变的思想根源,同时揭示它在历史上的双重认识地位。

一、客观唯心论:抽象思辨的必然产物

哲学最早的课题是寻求世界万物的本原,即世界的统一性。找出世界的统一性,也就是从千差万别的现象中将共同的、稳定的、本质的东西提取出来,即多中求一,殊中求共,散中求总,异中求同。一句话,个别之中寻求一般。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对世界的本原问题给予理论回答的是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其代表人物认为万事万物是从水、气这样一些物质中派生出来的,因为这些东西在现实事物中适应性大,普遍性高,用它们作为万事万物的本原,似乎最便于从直观上说明事物的由来和归宿。米利都哲学家以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见解为整个西方哲学开了头,这是他们的历史贡献;但是他们的见解却完全站不住脚。根本的缺陷就在于,水、气等等与其他特殊事物相比尽管有较高的适应性和普遍性,却毕竟仍然是特殊的东西;而真正能成为万物之由来和归宿的东西则必须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恰恰因此,它就能够成为这个,又成为那个。也就是说,世界的统一性必须在于某种一般性的东西。

比米利都学派稍后一点的毕达哥拉斯,在这个问题上向前迈了一大步。毕达哥拉斯所面临的问题跟米利都哲学家是一样的,也是要寻求万物的本原;但他们那种以个别、特殊代替一般、普遍的思路又是他所不取的。他试图寻找一个万物莫不具有并且永远具有的东西来解释万物的由来和归宿,结果,他的数学家经历帮助他找到了他所谓的“数”,即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毕达哥拉斯看来,任何东西,无论具有怎样不同的存在形态,也无论怎样变化,都总是可以用一定的量来加以说明,或可以还原于一定的大小、多少、比例关系等等。毕达哥拉斯认识到,本原不能具有特定的质和形态,即不能具有个性,而只能是一般性的东西。去掉了事物的种种个性之后,留下来的那个共性,即数量关系,便成了本原。然而也正是在这里,出现了最初的客观唯心主义苗头。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数”无疑是第一性的存在,就是说,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于“数”才得以可能的。当时的思维水平使他还认识不到数量关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普遍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之所以成为人的思维对象,是由于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智把它从事物中抽取出来的缘故;“数”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是第二性的东西。相反,他相信“数”是最原初的存在,即是说,当万事万物还没有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数”。这种将一般概念看成万物的起源的观点,显然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不过,毕达哥拉斯以数为本的观点,还只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初表现。因为“数”在他那里还不完全是一个只表征事物共性的概念。在他看来,“数”除了是一种数量关系外,还是一种“质料”,即构成物质事物的原料,因而是可以感觉的东西。这与概念的特征当然就相去甚远了。这也反映出毕达哥拉斯还不能把一般与个别、可思者与可感者严格区分开来,因而尚未摆脱哲学思维的朴素性;一句话,抽象思维的程度还不够。只是到了后来,事物的一般性、普遍性,才真正被过滤出来,成为纯粹思想的结晶。

在这一抽象和过滤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哲学家,首推巴门尼德。巴门尼德沿着毕达哥拉斯的思路向前又迈了一步,为客观唯心主义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看来,数量虽然是一种共性,但还不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仍然不能充当本原。他认为,唯有“存在”才符合要求:万事万物,将“形形色色”的质去掉,留下了量;再把“多多少少”的量去掉,剩下的就是一个“存在”(“有”)了。“存在”是无论如何也去不掉了;如果去掉了它,就成了“不存在”(“没有”),事情若是到了没有的地步,也就失了全部意义。因此,存在是最稳定,最普遍,最必然的东西,它才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根据:什么都不是,同时什么都是。就抽象程度来说,“存在”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后的哲学家尽管又提出过许多哲学范畴,却没有一个在概括性和确定性方面能达到“存在”的水平的。可见,巴门尼德的“存在”,的确反映了人类哲学思维已走向成熟。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存在”使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进一步割裂和颠倒了。他认为“存在”是完全独立的,与所谓的“非存在”即感性世界毫无关系;“存在”是唯一真实和永恒的,而“非存在”则是虚幻的,暂时的;“存在”仅仅是思想的对象,而“非存在”则仅仅是感觉的对象,思想和感觉是没有关系的。这样一来,“存在”便成了一个客观的概念,成了一个先于并且独立于一切现实事物的最高的精神实体。这里的客观唯心主义性质已经更加明显了。不过“存在”仍然不能算是彻底意义上的客观精神实体。因为巴门尼德居然将一些感性的特征归之于它,比如他说“存在”是一个有限的球体,这就意味着它是有形体的,从而是占有空间的东西;而真正的精神实体却只能是“形而上”的存在,就像后来许多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规定的那样。

只是到了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才以经典的形态出现了。柏拉图的思路同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但他进一步认为,高度抽象的本原一方面不能再具有丝毫感性特征,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地说明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于是他提出了“理念”。柏拉图指出,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不完善的,它们变动不居,充满矛盾;但是,在人们心里,却又明明知道这些事物的完善形式。比如,有这样那样看上去美的东西,但它们的美都是局部的,暂时的和相对的;另一方面,我们又清楚“美”本身的含义。显然,如果没有这一个一般的美,感性的美便不会出现。这个例子也适用于任何其他感性事物。因此,柏拉图认为,在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之外和之前,存在着它们的同名的“理念”来派生和决定它们,同时成为它们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个体事物的原本和模型,个体事物则是理念的摹本和影子。这就是柏拉图所构思的宇宙本体论和万物起源论。

柏拉图的“理念”其实就是表征事物的共性或一般属性的概念(类或种、属),所以理念与现实的关系也就是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理念”较之于巴门尼德的“存在”来又前进了一步:“存在”虽然是最普遍也是最大的概念,但也正因为这样,它过于空乏,如同虚无;它固然可以说明万物所共同具有的唯一属性,但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意义;万物都存在着,仅此而已。相反,“理念”却是多层的,它们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共性,又将事物与事物按类区别开来;各类概念既可以说明世界多方面的存在,又可以说明其一般性。一句话,理念有助于认识和把握万物多样性中的统一性。但是,“理念”在柏拉图那里已完全脱去了物质和感性的外衣,而成了赤裸裸的客观思想。至此,人类认识从感性具体向理性抽象的跨越便真正实现了:经过一个渐进的升华过程,一般被从个别中抽象出来,最终与个别分离开来成为第一性的存在,这就标志了客观唯心主义或思辨唯心主义的定型。在这之后的一切客观唯心主义者,不论是后期的亚里士多德,还是经院哲学的唯实论派,不论是莱布尼茨,还是黑格尔,尽管他们具体的主张各异,并且日益精致,但总的来说,都是柏拉图路线的继续,即都是把一般绝对化,把概念本体论化。可见,客观唯心主义的产生是认识逐渐深化和净化的结果,在人类对世界的统一性即多中之一、殊中之共、个别中之一般的追求中,那个一,那个共,那个一般,最后被当成了“单个的存在物”。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桌子、椅子和桌子观念、椅子观念;世界和世界观念……人类认识的二重化和唯心主义的可能性已经存在于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2〕

二、主观唯心论:感觉经验的逻辑结局

抽象并不是早期哲学家寻求世界的来龙去脉的唯一方式,相反,一些哲学家只在感觉范围内寻找答案。其结果,世界被还原于人的感觉,感觉成了一切的源泉,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或经验唯心主义。

西方哲学史上崇尚感觉的第一人是赫拉克利特。作为最早的自然哲学家之一,他象米利都学派一样,以火这种感性的特殊物质作万物的本原:但最值得注意的是,赫拉克利特特别强调在火的驱动下世界的永恒运动、变化、产生和消灭,为此还留下了“辩证法奠基人”的名声。不过,在赫拉克利特那里,辩证法和相对主义是界限不清的,因为他过于相信感官的报告。这样一来,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就被忽视了,世界变得难以把握了。如果说他的名言“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的确可以作为古代辩证法的例证的话,那么他的另一名言“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则显然表现了最早的相对主义。在这里,世界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已几乎看不到,呈现给人的只有千差万别和变动不居。这种相对主义倾向在后来的普罗泰戈拉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普罗泰戈拉是古希腊最大的相对主义者和主观唯心主义者。他有一段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3〕它告诉人们:世界万物的存在及其状态、 属性、关系等等,仅仅是人们感觉到的那样,“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现的那样,而你和我都是人”。 〔4〕在他看来,人的感觉是一切事物存在与否的最高裁决者,但由于人和人的感觉是不完全一致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感觉也有可能不一致,所以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具有确定的性质和状态的,一切存在的客观标准是没有的,一切全凭主观感受而定,一切都因人而异。这显然已是一种相对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这种片面的感觉论,到了中世纪又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这就是经院哲学中的“唯名论”。唯名论者认为个别、感性事物是唯一实在的或第一实在的,而一般、类,不过是用以标志个别事物的名称、符号。这种把一般个别化的观点,其实质是否定一般的存在。唯名论在中世纪具有某种唯物主义的倾向,因为它强调个别具体事物的实在性;但是由于它片面强调个别感性事物的实在性,从而否定或基本上否定了感觉之外事物的存在,因此最终难以将唯物主义贯彻下去,反而向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一步一步滑去。

近代英国经验论中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正是唯名论、感觉论发展的最后结果。贝克莱哲学最大的方法论特点就是彻底地否定和摒弃抽象。他反对抽象的论述是冗长的,占去了他的《人类知识原理》这本代表作的几乎整个“绪论”部分,但他的基本论点却是很清楚的:“在几乎所有各种知识中引起无数错误和困难的原因,就是认为人心有构成关于事物的抽象观念的能力”。〔5〕既然如此,拒斥抽象,否定类存在, 便是建立全部真知的基础;而他所谓的真知,就是断言“物是感觉的组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在贝克莱看来,既然从来都不存在抽象这么一回事,那么人的认识对象——个体,便是唯一真实的东西;个体事物只能在感觉中出现,因此离开了感觉,就根本谈不上对象的存在。退一步讲,如果某物不在我的感觉范围内我还说它是存在的,那也只是因为,如果它出现在我面前,我就能感知到它。总之,一切存在的唯一标准就是人的感觉。这种结论,当然是很荒唐的,特别是当它是一种本体论的时候。可是贝克莱并非有意耸人听闻,他是在沿着极端唯名论和感觉论的逻辑进行思辨。就严格地把推论限制在感觉范围而言,他的思辨是成功的,因为在同样的范围内是驳不倒他的。比如,要证明一朵花是不依赖于人而客观存在的,如果只借助关于这朵花的各种感觉,如某种颜色,某种气味,某种形象等等,那么我们所证明的只是我们自己感觉中的东西;至于这些感觉是否具有客观的源泉,那是依靠感觉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感觉不能超出自身之外去解答自身的来源是什么。结果,所谓的事物就成了“感觉的组合”,而一切存在的根据也就只能是“被感知了”。贝克莱本人是对此充满信心的,他知道他的极端经验论与他的主观唯心论之间必然的联系,因此他说:“读者只要反省一下,试试看在自己的思想中是否能把一个可以感觉的东西的存在与它的被感知分离开来,就可以相信他了”。〔6〕的确, 如果人的手段除了自己的认识感觉,就没有别的,那么我们就肯定无法将一个事物的存在与它的被感知分离开来。这是一个令人完全不能接受却又很难驳倒的结论,它体现的正是主观唯心主义萌芽、成熟、定型的一般特点,即彻底贯彻感觉论原则,否定一切抽象,将世界万物个体化和多元化的必然的逻辑结局。

三、唯心主义:难以消除的哲学“假相”

不论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都有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认识史理由;但是,它们毕竟是颠倒和歪曲了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其共同的错误,是把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途径同客观事物本身混为一谈了。

客观唯心主义把一般、类绝对化,使概念变成了客观的、独立的实体。其实,概念作为事物一般属性的反映,是人们用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手段或途径,它绝不等于事物的本质本身。固然,共性、本质、规律等等只能被我们的思想所把握,从而形成概念,但绝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思想所把握的仅仅是概念。概念与事物的共性、本质,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是不能混淆的;本质始终是对象之中的本质,一般始终是寓于个别之中的一般。“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7 〕客观唯心主义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失了足。

主观唯心主义则是从另一个极端将认识的途径同认识的客观对象本身混为一谈。它认为感觉是一切认识的起点,这当然是对的;可是它却错误地断言,一切认识的内容只是感觉。主观唯心主义反对有独立于个别的一般的存在,这也不错;但是它却把包含在个别之内的一般也排斥掉,这当然就错了。而这样一来,人们所能把握的,就只有个别事物,即单纯的感性事物,当这种事物的客观源泉说明不了时,那么显现在感官中的个别事物便势必被分解成各种不同的感觉因素,结果整个世界便都归结为感觉的不同组合了。“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8〕

但是唯心主义在历史上也的确起过相当积极的作用。

首先,唯心主义曾对辩证法作出过重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辩证思维基本上是同唯心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的。柏拉图是最早研究概念辩证法的哲学家,他在其“通神论”中详细论述了对立概念之间的同一性和相互转化;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他“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恩格斯语),他是辩证逻辑的第一位探讨者;17世纪唯心主义哲学家笛卡儿、莱布尼茨也都提出过卓越的辩证法思想;至于以黑格尔为最高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对辩证法的贡献更是众所周知,以致于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来源之一。唯心主义之所以能够推进辩证法的发展,就在于它始终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虽然它把这一点过分夸大了;而旧唯物主义,虽然在哲学大方向是对的,可是它对事物,对现实世界,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人的实践的对象去理解,其“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9〕结果,能动的方面便只能被唯心主义所发展, 尽管是抽象地发展了。

其次,唯心主义对科学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是数学。科学史和哲学史表明,几乎所有同时是数学家的哲学家,其哲学倾向都是唯心主义的。比如毕达哥拉斯、笛卡儿、莱布尼茨、罗素等这样一些唯心主义哲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们在数学的发展史上都占据着开拓性的地位,而他们的数学思想同他们的哲学思想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数学(算术和几何)的起源和本质究竟怎样,这是一个千百年争论不休的问题,上述大数学家兼大哲学家无例外地认为,数学是一个公理演绎系统,而公理起源于人心的先验构造或约定,因此数学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除非是为外部世界设立秩序。这种看法当然不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但是他们似乎有权这么说,因为数学就是在他们手中发展起来的。退一步说,我们相信数学研究的实际对象是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但是一旦这些关系和形式被从现实事物中抽象出来而成为一系列纯概念,它们同现实的联系就不清楚并且也不重要了。于是数学便成了研究概念之间关系的一门纯思维科学。这种思路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形成是一致的,即都是割断了一般属性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使之成为仅仅作为思想对象的、富于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实体。也正因为如此,数学在一种净化的状态中获得了发展:笛卡儿将一个几何图形设定为由若干抽象的点所构成,进而建立起坐标系,于是这个图形的几何空间性质便表示为这些点的坐标变换关系即代数关系。从此,变数被引进了数学,成为恩格斯所说的“数学发展的转折点”。如果说解析几何归根结底总可以从现实世界找到根据的话,那么非欧几里德几何则是纯先验的。它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先有它的公理及演绎体系,然后才发现了与它相符合的空间。它的公理的真是约定的:虽然与欧几里德公理相悖,却在自身体系内部不存在矛盾。它描绘出来的是一种有曲率的空间,这种空间在人的思想中存在了好几十年之后,才得到了广义相对论的确证。

早在17世纪初,唯物主义在近代的第一个代表弗兰西斯·培根为了清算唯心主义,曾将其表现归结为四种“假相”,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和剧场假相,并发誓将它们全部克服掉。种族假相,是指把人类天生的本性加到自然事物中去,因而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培根说:“人的理智在本性上就喜欢设想世界里面存在着比它所看到的更多的条理秩序。虽然自然中有许多东西只是单独而不成对的,但是它总要给这些东西造出一些本来不存在的和它们平行的、成对的和相对的东西。”〔10〕洞穴假相,是指个人因所受的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习性等形成的偏见。在培根看来,“这是由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所特有的天性;或者是由于他所受的教育和与别人的交接;或者是由于读书和他所崇拜的那些人的权威;……。”〔11〕这好比是,每个人都坐在他所特有的洞穴之中,因受狭窄天地的限制,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市场假相,是指人们按照流行的观点,使用不适当的语词等等而引起的错误。培根认为:“语词的意义是根据俗人的了解来确定的”,“因此如果语词选择得不好和不恰当,就会大大阻碍人的理解”,“使人陷于无数空洞的争辩和无聊的幻想。”〔12〕剧场假相,是指人们盲目信仰权威、教条、传统的哲学体系而形成的偏见。培根说:“人们之所以在科学上不能进步,乃是由于象着了魔一样崇拜古代,崇拜哲学中所谓伟大人物的权威,……”。接着他又明确提出了“权威”不等于真理的著名论断:“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13〕在培根看来,各种所谓流行的权威哲学体系犹如舞台上一出一出的戏剧,因而他称该种“假相”为“剧场假相”。培根的“四假相说”较为全面地揭露了人类认识上陷入偏见和错误的主要根源,但是他对假相的说明却使他不可能全部克服掉它们。培根认为这四种假相是一种植根于人类认识本性之中的偏见或思想迷误。既然如此,任何人都无法消灭它们,因为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这种本原性的偏见。而列宁则更加科学而深刻地指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14〕事实也是如此。几百年过去了,唯心主义不但没有消沉,反而变幻着形式继续发展着。但是这并不值得悲观,因为真理性的认识正是在与错误的认识作斗争的过程中得到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只要人类的认识进程不中断,唯心主义就将一直存在和发展下去,它将继续为唯物主义的不断完善化提供反面证明,同时也将继续以它自己的方式促进哲学的发展。哲学唯心主义的确是一种思想偏见,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又是一种人类根深蒂固的偏见,是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就是认识发展的辩证法。

注释:

〔1〕〔2〕〔7〕〔8〕〔9〕〔14〕《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2、420—421、409、411、411、411—412页。

〔3〕〔4〕〔6〕《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54、55、505页。

〔5〕〔10〕〔11〕〔12〕〔13 〕《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32、14—15、13—14、21、32页。

标签:;  ;  ;  ;  ;  ;  ;  ;  ;  ;  ;  

论理想主义两种主要哲学形式的历史渊源_唯心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