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呼吸内科病区痰标本送检阳性率的作用,为以后病区痰标本的采集流程方法进行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品管圈十大步骤运用于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的本科室的痰标本采集中,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科室痰标本送检阳性率从73﹪提高到95﹪,同时无形成果圈愉悦感和和谐程度明显升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开展针对痰标本的采集,送检,结果回馈流程进一步优化,明显减少标本的不合格返回,从而提高了痰标本送检阳性率。
[关键词]品管圈 痰标本 阳性率
品管圈活动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熟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守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圈概况:
绿叶圈,成立于2016年7月1日。有成员6人,其中,工作3年以下,1名,3-5年3名,大于5年2名。大专学历2名,本科学历4名。
1.主题选定
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6项活动主题,根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运用5.3.1评分法进行评价,最终将提高痰标本送检阳性率作为本期活动主题。
名词定义:呼吸内科病区需要进行痰标本检测的患者留取痰标本后送入检验科符合检验标准。
衡量指标:合格的标本总数/总标本量
选题理由:对医生,及时准确的用药,确保对患者治疗的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对患者而言,节约医药开支,缩短住院日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护士而言,减轻护士工作量,避免标本盒的浪费,提升患者满意度。
2.活动计划拟定
制作甘特图,安排各个阶段活动内容,活动地点,负责人员。
3.现况把握
对现阶段呼吸内科痰标本采集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此次活动的重点。制作查检表从标本量太少,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痰标本不合格,有残渣,标本与检测项目不符,标本容器破损导致标本流失或污染。从检验科不合格标本拒收通知书上进行收集数据。
从统计资料得到分析,得出结论:呼吸内科痰标本采集合格率影响因素主要是有残渣,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大的患者;容器选择不当。进一步分析163例采集标本的患者发生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根据统计数据的结果进行柏拉图的绘制,运用80/20原则,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为79.6﹪。
4.目标设定
根据公式:
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53﹪+(63﹪×79.6﹪×83﹪)=94.6﹪
5.解析
5.1原因分析
根据甘特图时间安排,利用根因分析法,全体圈员们利用小骨集约法绘制鱼骨图。圈选出末端因。
5.2 要因圈选
运用5-3-1评分法进行要因圈选,共6人,总分30分,根据80/20定律,大于24分的为要因。经全体圈员评分选定的要因有:(1)护士宣教不到位(2)患者咳痰困难(3)护理工作量大,未及时巡查。(3)重视程度不够(4)项目多,易错拿。
5.3 真因验证
进行真因验证,确定的真因有:(1)护士宣教不到位(2)患者咳痰困难(3)重视程度不够
6. 对策拟定
利用头脑风暴,根据80/20原则拟定活动对策,根据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进行评估,根据圈员能力进行分工,确保对策的有效及时的实施。
7.对策实施与检讨
对策一:优化辅助咳痰方法
真因:患者咳痰困难,未咳出深部组织痰液。
改善前:根据三现原则运用查检表查检得出真因是患者咳痰困难。
对策内容:(1)教导患者咳嗽咳痰的有效方法。(2)运用排痰仪辅助排痰,指导家属进行有效拍背。
对策实施:(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患者咳痰困难的主要原因。(2)更加深入的掌握机械排痰仪的适宜人群。(3)雾化吸入,稀释痰液。(4)患者自我叩击肺尖部,松动痰液。
效果确认:(1)患者普遍掌握松动痰液的方法。(2)患者出现咳痰困难的发生率从70﹪下降到25﹪。
对策处置:对策有效,全科室统一使用。
对策二:科内培训,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真因:护士宣教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改善前:统一培训前科内护士对于留取痰标本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全,患者留取标本不及时不重视,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回执单较多。
对策内容:1.健康教育。2.标本盒统一放置。
对策实施:1.痰标本采集培训。2.发放标本盒时给患者及家属同时宣教,公休会时,针对病区患者及家属统一讲解。3.不合格标本查找原因。
效果确认:患者因痰中泡沫,食物残渣等原因引起的标本不合格由85﹪下降到26﹪.
对策处置:对策有效,全科室推广。
8.效果确认
对策实施后与改善目标加以比较。改善后的结果与改善前的结果对比,有形成果通过计算达成率和进步率进行量化表示,科室痰标本送检阳性率从73﹪提高到95﹪。无形成果通过雷达图直观表示,圈员愉悦感和和谐程度明显升高。
9.标准化
标准流程:自主排痰标本采集方法
10.检讨与改进
通过分析圈活动中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圈会运作情况进行优点和缺点及今后努力方向的分析总结,确定下一期活动主题:降低病房响铃次数。
11.讨论
国内许多文献报道,认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2]呼吸内科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针对痰标本的采集明显提高了痰标本送检的阳性率科室痰标本送检阳性率从73﹪提高到95﹪,在无形成果和有型成果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刘玉琼.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7,2l (2):375—376
论文作者:邓茗月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标本论文; 患者论文; 对策论文; 咳痰论文; 品管论文; 不合格论文; 内科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