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岸和平关系的地理制约_地理论文

论两岸和平关系的地理制约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条件论文,关系论文,两岸和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75.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62(2014)03-0065-06

      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对于台海两岸的中国人来讲亦是如此。现阶段,两岸间业已形成的诸多地理制约因素决定了两岸只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些地理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军事地理,台海地区地缘战略环境和战区地理条件制约因素的影响为实现两岸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天然强制条件;二是经济地理,大陆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实现和平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三是人文地理,两岸的共同利益为走和平之路打下了良好的民意基础。有此三点,决定了未来两岸关系只能是走和平之路。

      一、军事地理提供了坚实的天然强制条件

      军事地理是研究军事与地理关系的学科,通过探索地理环境对国防建设、军事行动的影响和在军事上运用地理条件的规律,为制定战略方针,研究武装力量建设,进行战场准备,指导作战行动提供依据。目前,台海地区战略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战区地理条件为两岸实现和平提供了天然强制条件。

      (一)战略地理分析。战略地理作为一种客观环境,它是决策者或行动实施者站在某一战略层次的角度所观察到的地理环境,具有相对的宏观性、全局性,是指挥员决策和实施战略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依据。从战略地理的角度看台湾海峡地区地缘战略环境,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共识:

      第一,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战略枢纽”、“战略屏障”和“战略门户”。

      从“战略枢纽”上看。我国有四大海区,但以台湾海峡为界,自然形成南、北两大战略海区,台湾和台湾海峡是联系这两大战略海区的战略通道和战略枢纽部。拥有台湾,则我两大战略海区连成一片,战略调度、战术运用得心应手;失去台湾,则我两大战略海区就被拦腰截断,首尾不能相顾。

      从“战略屏障”上看。台湾处于东海与南海之间,北联华东沿海的海坛岛、马祖岛、舟山群岛,西南联华南沿海的万山群岛、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位居我国沿海岛屿中枢,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具有极好的屏护作用,是“东南数省之藩篱”[1],是我国防备外敌入侵的重要海防屏障。有之,则台湾海峡将成为我国较为安全和隐蔽的海上通道。依托台湾的基地、港口,可控制北起琉球群岛南部海域,南至巴士海峡,东达台湾岛以东的广大太平洋海域,对保卫祖国,抵御侵略,屏护大陆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失之,则整个华东、华南,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直接暴露在外部势力的威胁之下。

      从“战略门户”上看。台湾是我国唯一直接面向大洋的大岛,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门户。我国面向太平洋敞开的海岸线并不多,在近海通向远洋的航道上有不少地理障碍,东面有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南面几乎被东南亚各国所封闭,唯独台湾直接面向大洋,是我国通向太平洋的唯一安全的出海口。从现代战略地理观来看,台湾是我国跨越西太平洋第一岛链走向太平洋的战略门户,直接关系到我国21世纪的安全与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加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个战略门户更加显现出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第二,台湾是东亚、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支点。

      台湾横亘于中国大陆与菲律宾之间,一岛瞰两峡(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扼太平洋交通枢纽之咽喉,是太平洋至印度洋的交通枢纽和重要战略支点,也是东北亚至东南亚、太平洋西部至中东及欧亚诸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韩国、日本重要的海上运输线都要经过这里。同时,它又是太平洋第一岛链的中心环节,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如果台湾与祖国实现完全统一,我们将拥有东亚地区最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其地缘战略所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首先可以截断、击破敌对势力围堵中国的第一岛链;其次可以有效遏制美国在日本、韩国的军事基地,逼退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扩张势力,遏制日本及其他势力向南海的扩张野心,改善中国的国际战略态势;再次还可以为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起关键作用。

      由上可知,台湾对于祖国大陆而言,既是重要的战略枢纽,又是重要的战略屏障和战略门户,而对于东亚、西太平洋地区而言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支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进程和战争实践证明,海岛和海峡在夺取制海权的斗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随着武器的发展,其控制作用将与日俱增,战略地位将不断提高。因为,一方面,海岛对海洋的控制作用是与军队机动能力和武器作战效能的提高成正比的。军队机动能力越强,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越高,则海岛对海洋的控制距离就越远,作用就越大;另一方面,海峡的战略地位也随着通过该海峡的物流量增大而提高。物流量越来越大,对海上咽喉要道、交通枢纽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这必然极大地提高海峡的战略地位。

      由于台湾战略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使得当代的战略家们无不为之心动。美国的麦克阿瑟曾经评价台湾“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和潜水艇供应舰”,日本的战略家则称之为“东方直布罗陀”。台湾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与祖国命运休戚与共的特殊关系,任何企图把它从祖国分裂出去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遏止和打击。

      (二)战区地理分析。战区地理作为一种客观环境,指的是战区决策者或战役行动的实施者站在战区、战役的角度所观察到的地理环境。它主要研究战区地理环境对具体作战行动的影响。相对于战略地理的概念,它更具体、详尽,是指挥员决策和实施战役指挥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依据。台湾岛的战区地理主要呈现三个特征:即地理空间的有限性、战略目标的暴露性和战略防御的脆弱性。

      首先是地理空间的有限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水之隔,最窄处仅为130公里,预警时间极短。台湾本岛3.5万平方公里,南北长394公里,东西最大宽度仅为114公里,全岛三分之二是山地、丘陵地带。中央山脉从北到南,将台湾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高山峻岭、陡峭坡度、道路稀少,只有西部不足1万平方公里的平坦地域可摆兵布阵,缺乏必要的战略回旋空间,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转移和调动,高性能武器的效能也难以发挥。

      其次是战略目标的暴露性。台湾本岛的主要机场、港口、军事基地、基础设施等主要分布在岛的西半部,且多靠近沿海,战略目标既突出又暴露。战时这些相对集中的目标易受来自各个方向、各种形式的打击,很快就会被破坏、摧毁,难以保存第二次打击和决战的力量。同时,台湾的经济中心也主要集中在面向大陆的西部沿岸走廊,尤其以北部的台北市、桃园县与新竹科学园区及南部的高雄市最重要,这种经济布局最易受战争的打击,进而丧失后方支援与回旋余地。如果台湾经济基础设施受到重创,必然导致政治不稳,作战支撑能力下降。

      最后是战略防御的脆弱性。表现在:一是战略布局的脆弱性。台湾战略布局依地势构成,西部重于东部,平原重于山地。西部不仅是台湾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也是经济和军事中心。台湾90%以上人口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平原区域,仅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台湾工业大部分集中在西侧沿海地带,即以铁路和高速公路联结的台北、台中、高雄弧形工业带,这3个工业区以外的制造业只占台湾总数的1.6%,这种东轻西重的战略布局具有相当的脆弱性;二是对外交通的脆弱性。台湾四面环海,与外界交通主要依靠海运,每年进出口货物的99%均依靠海运完成,海运成为维系台湾经济的生命线。台湾港口高度集中,仅高雄、基隆和台中三大港的吞吐量就占吞吐总量的90%以上,其中高雄港年吞吐量7878万吨,约占岛内进出口货物运输总量的60%左右。这种交通布局,一旦遭到破坏或被封锁,台湾的对外交通就会彻底瘫痪;三是战略资源储备的脆弱性。由于受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台湾的战争储备极度匮乏。一方面台湾可耕地面积有限,粮食自给率仅为27%。一旦爆发战事,台湾现有的战略储备粮食最多维持两个月。另一方面,台湾的矿产等自然资源奇缺,生产资料绝大部分靠进口,煤的90%、石油的99%、铀燃料的全部需要进口。一旦爆发战事,海上运输线被切断,台湾武器装备的燃料供应仅依靠战略储备是维持不了几天的,其军事实力将大打折扣。

      当代信息化战争,打击目标早已不再是纯军事目标了,许多军民两用目标都在打击之列。以北约空袭南联盟为例,北约在确定打击范围和目标时,从最高决策当局到战区军事首脑,都把打击高价值民用目标作为迫使南联盟屈服的重点。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报告称,“北约打击的目标数量,在空袭第46天时达到了802个目标群。这些目标群中只有25%是塞尔维亚的军队目标。另有15%是防空目标。换言之,全部目标中约有60%是工厂、基础设施、油料设施、公路、桥梁、铁路和指挥控制设施,而这些目标往往都是军民两用设施。”[2]俄罗斯军事评论家谢尔盖·索库特指出:“由于南斯拉夫不投降,北约逐渐扩大了打击目标的范围。对战场遮断变成了有计划地摧毁经济潜力。”[3]北约就是通过有计划地摧毁南斯拉夫的政治、经济体系,以实现其战略企图的。这场空袭向世人传达了一个清晰而残酷的信息:高价值民用目标越来越成为高技术空袭的打击重点。而台湾高价值民用目标绝大多数在面向大陆的西部,暴露无遗,所以从战区地理的角度看,台湾根本承受不起现代战争大规模毁灭性火力的沉重打击。

      (三)台海地区军事地理研究的结论。从战略地理角度看,一方面,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战略枢纽”、“战略屏障”和“战略门户”,与大陆休戚与共。台独就意味着战争,任何势力也不能低估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和意志。另一方面,台湾又是东亚乃至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支点,是一个特别敏感的关键部位,台湾海峡地区的稳定关系到亚太地区的稳定,牵一发而动全局。这种特殊的地缘战略环境事实上也束缚了大陆对台湾的武力使用,决定了大陆必然力争采取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

      从战区地理的角度看,台湾的地理条件承受不起现代战争大规模毁灭性火力的沉重打击,这决定了台湾根本没有与大陆开战的本钱,台湾想单纯依靠军事手段来获得安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若台海发生战争,无论外部势力怎样介入,不管战争的规模有多大,其主战场都在台湾。而且台湾购买的武器越多、越先进,战争表现的方式就越激烈,其遭到的打击也就越沉重。美国学界著名专家奥克森·伯格在谈到台湾的地理位置时说:“台湾的安全真能借与美国的紧密关系而保征得了吗?不可能。如果中国采取了军事行动,即使美国驰援台湾,台湾也会毁于战火。台湾不能忽略了现实,而台湾与大陆的地理关系决定了现实。”[4]而从大陆的角度来看,祖国大陆则是台湾强大的战略依托。台湾自身战略价值高,但战区地理恶劣,没有战略纵深,如果没有祖国大陆作为台湾强大的战略依托,单靠台湾自身力量是根本不可能抗击外来的军事进攻的。例如清末时期刘铭传在台湾抵抗法军的入侵,正是依靠大陆源源不断的物资接济才能坚守不败。而《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占领台湾,台湾人民因为失去了大陆的援助,在坚持了三年之久的武装反抗后终被镇压。历史证明,没有祖国大陆作台湾的强大战略依托,台湾在军事上的任何抵抗行动都将失败,台湾离开了大陆的战略依托,根本谈不上自身的安全。因此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只有一途可走,那就是和平。

      地缘战略环境和战区地理条件作为一种客观制约因素,其影响是长期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客观的强制力,这种强制力对台湾和大陆均发生作用,导致双方均无法顺畅地使用武力。当武力使用受到天然限制时,和平谈判就不失为双赢的选择。所以我们说,台海地区地缘战略环境和战区地理条件制约因素的影响为两岸走和平之路提供了天然的强制条件。

      二、经济地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经济地理是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随着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使得这两个地域间的经济地理制约特性也与日俱增,经济地理为两岸和平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一)祖国大陆总体经济实力远超台湾地区

      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发展是在一个不平等的起跑线上开始的。从日据时期开始,日本就把台湾视为其本土之一部分而精细规划和开发。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更是将从大陆席卷的大批财富运往台湾,使台湾的土地改革和工业建设获得了第一桶金。之后,美国出于反华战略需要,对台湾进行经援和军援,为台湾日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台湾通过确立代工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经济迅速腾飞,到80年代成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而此时,大陆才从“文革”的困境中走出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还须一段时间才能实现。所以台湾凭这个时间差的优势,在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对比中拔得头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实力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DP已超5万亿美元,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有了长足进步。台湾则由于地理狭小、市场容量有限,同期GDP只4千亿美元,其经济发展的后劲远非大陆可比。[5]

      (二)台湾外贸与投资严重依赖大陆

      台湾的外贸活动主要集中在美洲、亚洲与欧洲。在美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日本、香港地区及祖国大陆等,其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较为广泛,包括德国、法国、英国、何兰与意大利等。其中,美国、日本、祖国大陆、香港地区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台湾地理狭小,本土市场容量有限,外贸与投资作为支撑台湾外向型经济的基础,在台湾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0年台湾全年贸易总额达到2883.8亿美元,其中出口值1483.7亿美元,进口值1400.1亿美元。2001年贸易总额2301.03亿美元,其中出口1228.66亿美元,衰退17.1%;进口1072.37亿美元,衰退23.4%,全年贸易顺差总额为180.7亿美元,但对大陆的顺差额却高达251亿美元。这说明如果没有对大陆出口的高速增长和巨额贸易顺差,台湾进出口贸易额将出现70.35亿美元的逆差,加剧经济衰退的幅度。2002年进出口总额为2431.26亿美元,其中出口值1305.96亿美元,进口值1125.30亿美元,增长有限。2003年进出口总额为2414.27亿美元,其中出口值1141.79亿美元,进口值1272.48亿美元。2004年进出口总额为3419.03亿美元,其中出口值1740.14亿美元,进口值1678.89亿美元。2005年进出口总额为3710.04亿美元,其中出口值1894.00亿美元,进口值1816.04亿美元。[6]

      

      2000-2005年台湾进出口值对比图(单位:亿美元)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台湾经济状况持续恶化,但对大陆贸易依存度却持续上升。2008年上半年台湾对香港及大陆的出口总值为549亿美元,占41%;同期对美国的出口为152.1亿美元,占11.3%。2009年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062.3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05.1亿美元,自台湾进口为857.2亿美元。2010年1-6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693.7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136.5亿美元,自台湾进口557.2亿美元。同一时段,来自台湾方面的经济数据显示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567.5亿美元,创历年同期新高,更占所有出口金额的43%。[6]很明显,两岸三地的进出口贸易在台湾的外贸中所占比重愈来愈高,只有通过与大陆的经贸活动才能弥补台湾巨大的贸易逆差,大陆现在成为台湾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地区。

      此外,衡量台湾经济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是内外投资的多少。

      2000年台湾对外投资达到空前的50.7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3%;侨外资达76.0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8%。2001年对外投资降为43.92亿美元,侨外资降为51.29亿美元,跌幅分别为13.5%、32.6%。2002年继续下降,对外投资为33.7亿美元,同比下降23.3%、侨外资金额为32.72亿美元,同比下降36.2%。2009年1-12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555个,同比上升8.3%。截至2009年12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0061个,实际利用台资495.4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5.2%。2010年1-6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395个,同比上升22.1%,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1.6亿美元,同比上升33.5%。6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34个,环比上升39.7%,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4亿美元,环比上升20%。截至2010年6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1456个,实际利用台资507.0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5.1%。[7]2010年6月29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上签字。台湾“经济部长”施颜祥表示,签署ECFA后,以大陆降低的539项货品关税为例,会使台湾GDP增长0.4%,相当于550亿新台币(约合17.2亿美元),整体产值提高1900亿元新台币,增加6万就业人口。[8]

      整个台湾经贸的发展势头已十分明显,台湾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陆市场的强有力支撑,大踏步西进已不可阻挡。现在台湾的经济地位已经远非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时期可比,台湾的经济成长、结构布局、贸易顺差等诸多经济指标越来越依靠大陆的支持,台湾的经济利益已经与大陆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只有与大陆保持良好的关系,台湾的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正是得益于大陆经济实力的与日俱增,才为两岸和平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人文地理提供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人文地理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作为地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人文地理主要研究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

      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海岛型省份,在地理构造上与大陆连为一体,却又被大海阻隔,孤悬海外,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域结构孕育出了自身特有的人文现象。台湾既保留了大量的中华文化传统,又发展出了自身特有的本土观念和危机意识。尽管如此,两岸在政治认知和文化传承上仍然具有相当多的共同点,这为两岸发展和平关系打下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一)从政治认知上看。“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至今两岸敌对状态并未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早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是发展两岸和平关系的需要,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渴求,更是台湾社会保持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大计。

      台湾当局和民众也认识到台独不可能,搞台独是没有出路的,所谓的台独言论和行为至多不过是为选举造势。台独大佬陈水扁在执政时期就公开承认,在他任内台独不可能实现。马英九上台后重新回到了“九二共识”的道路上,而近期更是拒绝热比娅赴台,明确表示了台湾不做分裂分子据点的政治态度。从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当局对于包括“台独”在内的中国境内的分裂活动是不支持的,这种政治认知与大陆是一致的。因此两岸是可以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谈判和解决有关问题,以显示两岸双方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台湾当局应意识到两岸关系的回暖和来之不易的和平现状,很大程度上是台方重回“九二共识”后所取得的成果,藉此也应清楚大陆方面对“一中”问题的关切和重视程度,我们不可能为了和平而放弃“一个中国”的根本原则。

      (二)从文化传承上看。两岸人民同根同祖,都是炎黄子孙的后代,都是中国人。我们使用同样的文字和语言,有着相同和相似的风土人情。台湾岛内的人群无论是“本省人”还是“外省人”,其实都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先民的后代。先前期赴台的主要是福建地区移民,经过郑氏在台开发建设,福建移民的后代繁衍生息,逐渐成为台湾的主要人口,这便是“本省人”的来历。所以台湾与福建有着许多相同的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特别是妈祖崇拜,更是闽台地区文化同源的生动写照。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随撤台湾的大批大陆军、民、官、商形成了台湾历史上又一次人口迁徙高潮,他们及其后代成为台湾蒋氏统治时期的主要政治依靠力量,这些人被称为“外省人”在台湾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二·二八”事件之影响,使得后期赴台的大陆人与先期赴台的大陆人产生政治隔阂和心里鸿沟,由此到李登辉、陈水扁时期衍生出所谓“本省人”与“外省人”之争,并因岛内政治生态之恶化而形成“本省人”代表台湾利益,“外省人”代表中国利益的思维怪圈。从台湾人口发展史看,无论“本省人”还是“外省人”,都是从祖国大陆迁居到台湾的中国人,没有什么理由不承认自己的文化脉络。正是基于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文化这一范畴之列,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字,相近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所以两岸交流比起不同文化圈的人群来说更具有利条件。

      (三)从差异性上看。我们必须看到,台湾的人文基础与大陆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台湾在中国历史上开发时间迟,由于地理上有海峡的阻隔,使得台湾一直远离中央权威的管辖。即便到了清代,无论是前期的康熙帝,还是后期的慈禧、李鸿章,都视台湾为化外之地,将台湾置于可有可无、可留可弃之地,一纸《马关条约》就将台湾出卖,没有顾及台湾人民对中央的眷顾之情,确实伤害了台湾人民的感情,导致台湾人对中国的中央政府,无论是解放前的民国政府还是解放后的新中国政府,都抱有一种不信任的心理,唯恐再次遭受被出卖的命运,由此逐渐形成台湾人特有的危机意识和本土意识。更兼台湾在历史上又经历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日本等外国势力的侵扰、占领和殖民统治,受到不同外来文化的长期侵蚀,文化共识和民族认同感弱于大陆,易受外部势力的影响而随风倒。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哪个外部力量强大就依附哪个。清朝强大时就甘当清朝子民,并与大陆同胞一道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略;日本强大时就依附日本,像李登辉那样以作为“日本国民”而自豪;美国强大时就投靠美国,以所谓美国盟友的身份挟洋自重,对抗大陆。所以,两岸人民历史上形成的文化差异和心理纠葛也是阻碍两岸和平发展的一个因素。

      人文地理归结到一点,就是民族感情决定了台海之战不能打,中国人不能再打中国人了。万一不幸因“台独”分子的铤而走险而引发战争,大陆不得不用非和平手段实现祖国统一,这对民族感情的伤害也是难以弥补的。所以,大陆一再表示要以最大的耐心,尽最大的可能争取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这绝不是策略,而是发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呼唤。

标签:;  ;  ;  ;  ;  ;  ;  

论两岸和平关系的地理制约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