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 731799
摘 要: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可贯穿于全课,也可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求,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课堂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创设教学情境的六种常用形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境创设 途径
一、情境创设的形式
1.创设导入情境。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精心勾画,充分准备,使课堂有一个好的开始。可创设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有理数的乘方》时,把“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设置成问题,导入新课,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问题情境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学习新知的必要,引起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思维迅速活跃,全身心地参与到这节课的学习中。
2.创设探究情境。
要学生探究,须使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师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和亲身感受、体验数学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如:在讲相切两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已知⊙A、⊙B外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1cm、3cm,半径为5cm的⊙C与⊙A、⊙B都相切,请问这样的⊙C一共可以画出几个?学生已经有了两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问题一提出,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在积极地参与,很努力地画着,当他们画出了两个、三个⊙C时,脸上洋溢着成功后的喜悦。而那些尖子生同样有着他们体验的快乐,当他们把画出的第五个、第六个⊙C的方法介绍给大家时,脸上写满了自豪和自信。
3.创设生活情境。
理论联系实际,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可这样创设情境:我县两大购物中心为迎五一进行促销,其中A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B实行买两百送一百,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这问题一出,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4.创设评价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创设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小组评等多形式的评价情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
5.创设反思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前面的环节固然重要,课堂反思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反思恰到好处,有效拓展延伸,可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整堂课更加完美。如: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时,可说“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定理(垂径定理),发现了一种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为辅助线来解有关弦的问题),你能叙述吗?你能灵活应用吗?”这样的小结耐人寻味,只须寥寥数语,就归纳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自主学习等情境;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等,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能力,实现自我。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情境创设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突出重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情感发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世界观。
3.情境创设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发现、挖掘、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4.情境创设内容要科学,难易要适度,时机要恰当、有针对性、目的性, 要考虑多样性,使学生思维清晰,要追求高效益。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实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效益。
论文作者:肖继良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认知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知识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