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困生”论文_李 霞

如何帮助“学困生”论文_李 霞

李 霞 山东省滨州市第一中学 256600

学习困难,也称“学习失能”(Learning Disabilities)或学习不良。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用来标示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业成绩长期滞后的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所谓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某种及格学生,或是由于认知能力、情绪、生理、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所导致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思考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比较要用脑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对直观教材的记忆优于对语言教材的记忆;善于机械记忆,不善于逻辑思维等。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除了认知能力,还需要情感、意志、求知欲、动机等情意因素(也即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这些情意因素构成了个体从事学习的动力系统,驱动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活动。学困生同一般学生相比,他们存在更多的情意障碍、行为障碍、性格障碍、青春期问题等,诸如成就期望很低,学习上缺乏胜任感,自卑自弃,懒散成性,畏学、厌学乃至逃学等。

如何加强对后进生的研究和转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当前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学困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主客观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作为老师,应该认真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对其不良心理进行矫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

通过与大量后进生的交流与沟通,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业上的不成功、不自信极易导致行为习惯的偏差,从而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人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使他们重新燃起对学习和未来前途的信心,悦纳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会有力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以沙瑞瑞同学为例来分享一些我的做法:

一、情感鼓励,建立信心

在转化工作中,我坚持正面引导,努力发现并肯定学生们的哪怕是最细小的进步。如沙瑞瑞上课没听清题目就抢着答题,以此来表现自己,我肯定地说:“你能积极答题,比过去进步了。如果把题目听仔细点再想想,我相信你能答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尽可能表达好的沟通,使他有成就感,引起他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使他建立起追求“新我”、战胜“旧我”的信心。

二、创造条件,改变情境

由于定势的作用,学生一旦在特定的环境下,就会自然进入差生角色,相应的自卑、压抑心理就会产生。因此,我注意多创造条件,改变形成不良心理的情境,转移他的情绪,让他多参加有趣的活动,减轻他的抑郁情绪,使他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我为他提供了更多参与机会,改变了不受重视、不被注意的情况。沙瑞瑞有绘画爱好,我让他负责班级文化墙的设计并在评比中荣获二等奖。他兴奋地说:“老师,我从没想过我能获奖给班级争得荣誉!”我趁机说:“是呀,你真棒!学习上像设计班级文化墙那样用心,肯定也能行。”他很高兴,脸上露出久违了的笑容。

三、多方努力,真诚沟通

每一颗星星在天空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学生在班上都有自己的作用。学困生的自卑之处就在于,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通过我的启发诱导、沙瑞瑞同学的不懈努力、家长的默契配合,他在各方面取得了进步,不良的行为得到了矫正。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我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孩子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及困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他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长反映他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和生活上的事了,有一定的自觉性,能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平时还能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对父母不再报“喜”不报“忧”。在校内,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问题,并能主动发言。课下,能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有时还会主动向老师问一些不懂的问题。以前,他内向,不说话,现在能主动与周围同学交谈,有说有笑,因此有了一群知心朋友,从此和他们一起研究问题,一起快乐地玩耍,同时他也能主动去帮助其他同学。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后,他积极性高涨,为赢得集体的承认,他在交往方面更加主动、更加自信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同时,在班级和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他都能够积极参与,特别是在校举行的班级文化评比中他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英语从什么也不会、不感兴趣到主动问问题、每天拿出固定时间来学英语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学习困难学生并不等同于“差生”,他们形成学困的原因有许许多多,这需要我们更深层次地去探寻。但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成为他们的良师,更要成为他们的益友。

学困生的转化,归根到底是实施对人的转化,因此,我们必须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要从根本上实施对学困生的转化,研究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带强制性的规程矫治,更应让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后进生的转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轻松事,而是教师的一项必须持久耐心细致认真的“苦差”。这一过程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但看到孩子们可喜的转化和进步,我真实的感受是“痛但快乐着”。

论文作者:李 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7

标签:;  ;  ;  ;  ;  ;  ;  ;  

如何帮助“学困生”论文_李 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