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装配式建筑开始了研究。到了80年代,不断涌现出的各种装配式构配件,使装配式建筑来到了鼎盛时期。但当时构配件质量问题受限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因此存在着很多问题。加上90年代涌现出来的新的建筑施工技术的迅猛发展,严重阻碍了这种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在但在最近几年,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使得建筑工业水平和这种建筑施工技术的成熟度带来了很大提升。加上这些年建工企业在这种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这种建筑施工技术又逐渐被重视起来,但仍存在着非常棘手的质量问题,处理这些问题就成为了当下的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控制
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
1.1物料方面因素
在对工程项目施工中所需要的预制构件实施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多的影响因素,其中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进行控制,对最终的产品质量形成了威胁。另外在对坐浆—注浆湿式进行连接的过程中,从其质量以及配合比的应用影响上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在拌制物料的过程中存在次数不够的情况,在混凝土浇筑环节中,叠合板位置的浇筑工作厚度达不到要求的,导致基本位置出现问题,在对构件进行安装工作之前,尺寸上存在很大的偏差,并且预埋件的位置没有得到正确设置,在保护施工成品的环节中,因为其体积比较庞大并且设计强度不够导致搬运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损坏问题。
1.2机械方面因素
我国生产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没有十分的繁盛,很多方面还存在不成熟的环节,在生产线的应用过程中,很多质量方面的检测工作比较缺乏,没有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进行充分开展,过度的振捣工作也使此过程发生严重问题,导致钢筋保护层存在不均匀问题,注浆过程中采用的材料发生不规范或者是不饱满的问题,浇筑混凝土中采用的设备没有得到精确的控制,操作设备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在吊装构件时由于构件体积大、质量重,难以控制安装精度。
1.3管理方面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更好的完成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将有关的施工标准和规范制定出来,将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对过程加以控制,实现工作标准的量化,让管理工作更好开展。在构建装配式建筑生产质量以及成本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建筑项目本身而言,生产的规模存在很大不同,其质量也会受到生产规模的影响,建筑产品的形成具备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对产品精度以及质量的提升也是保证质量的一种方式,但是一旦没有实现此过程将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2质量控制措施
2.1针对构配件等材料供应的措施
装配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将直接决定整项工程的总体质量。开发商及施工方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要求进行构件厂及部品部件供应商的选择,严把构配件出入厂检控关。要在正规厂家选择合格的构配件材料,并与其签署正规合法合同,有效保证现有构配件不会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构配件生产完毕后,需要做好运输线路规划,并对现有构配件进行防受损保护。一旦某些构配件在安装吊装之前出现损坏,相应责任方需要承担损失。组织专业构配件管理人员与养护人员进行材料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在配件方面出现的经济纠纷问题。
2.2针对施工准备的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图纸及深化设计图纸应在项目确定后及时完成,在保证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由施工项目组针对施工难易度及便捷性对施工图纸提出意见建议,并进行完善的施工组织策划。规划合理的构件进场路线、堆放场地及塔吊位置;对复杂节点的吊装、安装顺序等进行提前模拟;明确各工序施工时间、技术要求、穿插要求;交代各工种之间的配合碰撞与预留预埋。
2.3针对人员与机械操作的措施
为保证施工人员可以按照图纸要求完成施工任务,需要事先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其建造技巧与个人施工能力和水平,掌握基本安全常识。人员应掌握机械的正确操控方法,如出现操纵失误需要明确承责方。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完成设备的检修与使用,履行个人职责,执行相应设备监管与维护任务。施工方需要定期对大型或精密设备进行检查,并对设备使用人员的个人操作能力进行检测,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撤除能力不足施工人员的操作资格。
2.4针对管理协调的措施
完成施工项目的各阶段的协调管理工作,是确保以上三点要素能够准确执行的前提。施工方应对现场做好管理,宏观调控整体施工过程,有效控制经济的支出,并使用先进的生产装配技术,让施工现场呈良性运转局面。质量控制重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控制因素:包括构配件供应,施工准备,人员与机械操作、管理协调等。合同措施: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明确规定构配件质量要求和标准,同时将质量责任归属标注清楚。在合同中针对管理协调方面要将双方管理与义务分配明确标出。组织措施:在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施工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机械的标准化操作,建立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并进行小组学习活动,保障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能够渗透到施工队伍中区,为工程质量奠定基础。积极进行小组内部与外部的协调与整顿。经济措施:借助物质奖励的手段,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适当嘉奖,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技术措施:在构配件环节,要强化技术检验与验收,制定科学的运输方案,在装配式施工图纸审核上加以关注,保障图纸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施工质量的要求达标。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针对构配件搭接等重要部分,要重点关注。
总额言之,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需要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并针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以对症下药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不受影响,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果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守峰.设计施工一体化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J].施工技术,2016,45(16):1-5.
[2]卢崝.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6.
[3]龙莉波,马跃强,赵波,席金虎,李卫红,何飞.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研究[J].建筑施工,2016,38(03):367-369.
[4]段梦恩.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
论文作者:吴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构配件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措施论文; 因素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