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畴论文,意义论文,理论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3;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429(2005)01-0029-8
1.问题的提出
语言与认知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丰富,人类认知系统和概念系统中会不断产生新的内容,而在语言系统中一般没有现存的方式表达这些新内容。那么,怎样弥补概念系统与表达系统的空缺呢?这既是一个认知问题,也是一个语言问题。在此情况下,通常会有以下5种选择(Heine,et al.1991:27):1)发明新的标记符号;2)从其他语言或方言中借鉴;3)创造类似拟声词的象征性表达式;4)从现有词汇和语法形式中构成或衍生新的表达式;5)扩展原有表达形式的用途来表达新的概念,如通过类比、转喻、隐喻等。Heine等同时指出,1)和3)几乎不用,而一般采用2)、4)和5),依赖已有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来表达新的概念。如现在各种汽车展销会,都邀请一些靓丽的青年女子作为形象代言人和促销手段,于是,一个新的名词“车模”产生了。各种媒体为了不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故意打破语言规则,出现了诸如“非常+名词”结构,如“非常新加坡”、“非常职业”等。“车模”中的“车”,“非常+名词”中的名词已经丧失名词的许多特征。我们把这种丧失原有范畴特征的过程称为“非范畴化”。
2.非范畴化的含义与特征
2.1 非范畴化的含义
在本研究中,非范畴化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涉及语言变化,另一方面涉及认识方法。在语言研究层面,我们将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的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这些成员在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也就是说在原来范畴和它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会存在模糊的中间范畴,它们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例如:
(1)a.He gave out all his money to charity affairs.
b.Having given out all his money to charity affairs,he left little to his offsprings.
c.Given that you can submit the report in time,it might be still difficult for you to get the bid.
d.Having given (that) you can submit the report in time,it might be still difficult for you to get the bid.
在(1a)中,give具有时态、体态、人称与数等动词具有的典型特征。在(1b)中,give的分词形式可以带自己的论元和状语,可以有时态和体的变化,同时要求省略的逻辑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一致等,但不再受人称与数的限制了。也就是说,give还具有动词的部分特征,但也丧失了部分特征,即只是部分的非范畴化了,故称之为非谓语动词。而在(1c)中,give作为动词的全部特征都丧失了,至此,它由动词转换成了形容词,其功能和范畴的转换由此完成了。当它完成功能和范畴转换后,(1d)不可接受就容易理解了。
在认识方法层面,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非常新加坡”是用一个名词来表示描述性意义,在语言使用层面承担形容词的功能。在方法论层面,它是以现有的语言资源表达说/写者想要表达的特定思想内容,该过程凸显了原有概念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在认知操作层面,它是用转喻的方式扩展名词原有的意义,以范畴隐喻实现范畴身份的改变。再如:
(2)这个地方很乡村。
“乡村”的句法功能相当于形容词,这只是思想内容的外化形式。但说/写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落后”或“朴素”或“安静”或“偏僻”或“愚昧”等形容词呢?其实,理据已经很明显了:这里任何一个形容词都无法表达“乡村”在(2)中那么丰富的意义。也就是说,概念内容与语言表达式之间产生了不对称。于是,说/写者在特定的语用环境中给“乡村”临时附加了更多的含义。其内在认知操作方式是转喻。因为,以上意义都属于“乡村”这个概念领域,在转喻的作用下,可以随时被激活而添加到话语中。
非范畴化与范畴化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二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说范畴化是从个别到一般,那么,非范畴化则是从一般到个别。既然范畴化是一个过程,就应该有起点、中间状态和终点。更重要的是,范畴化的过程应该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只有这样才符合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事实。我们用下图表示范畴化的完整过程:
箭头上方的“范畴化”是总称,下面的几个阶段是范畴化的过程,即实体从无范畴状态到有范畴状态,然后又失去原范畴的某些特征,开始非范畴化的过程,经多次、反复使用之后,实体从一种中间状态逐渐过渡成为一种具有稳定范畴身份的实体,完成重新范畴化过程。箭头的虚线部分表示范畴化是一个由这样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循环往复过程,还可能发生第二次、第三次非范畴化。这既是认识过程的一种表现,也是语言发生变化的动因之一。非范畴化的作用在于,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实现新的突破,建立新的关系与联系。
我们现在关注的是范畴化的起点或中间状态。语言系统中的原有范畴在范畴扩展或者获得新的范畴身份之前,应该经历什么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体现山怎样的特征,它对认识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的问题。因此,非范畴化不是对范畴化理论的反动,而是对范畴化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2.2 非范畴化的特征
语言非范畴化具有以下特征:1)在语义上,语义抽象与泛化是非范畴化的前提;2)在句法形态上,范畴的某些典型分布特征(句法/语义特征)消失,范畴之间的对立中性化(Taylor 1995:194)。范畴分布特征的消失为范畴成员跨越自己的边界或者说为一个范畴中的实体进入另一范畴打开了方便之门;3)在语篇和信息组织上,功能发生扩展或转移;4)在范畴属性上,或由高范畴属性成员变成低范畴属性成员,或发生范畴转移。
(3)a.进门看颜色,打狗看主人。
b.进门看颜色,打大狗看主人。
c.进门看颜色,打花狗看主人。
(4)a.baby corn(patato)(注:关于“副词+名词”结构和N+N概念合成名词中句法特征的变化与消失,请参看刘润清、刘正光(2004)。)
b.虎(犬)子
(5)a.我们俩是铁哥们,至今关系仍然很铁。
b.我的姿势很君子,樊丹说:“我跳得不好是不是?”
(程琳《警察与流氓》,《当代》2004/1:31)
在汉语中,像“吃饭”、“捕鱼”这样的动宾结合一般处理为动宾结构构成的词组。这种处理方法实际就是暗示动词和名词在语义上已经十分紧密,名词已经丧失了它们许多独立的意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表示具体的对象,而是表示一类事物或事物的特征,如(3a)中的“狗”表示类指意义,(4)中的baby、“虎(犬)”,(5)中的“铁”和“君子”表示它们各自的特征意义。在(4a)中,baby表示“小”、“可爱”以及用“幼小”喻指的“嫩”等含义。(4b)中的“虎”和“犬”都没有指称意义,而是表示它们的联想意义。(5a)中的“铁”不是表示自然物质,而是表示该物质所比喻的特征。(5b)中的“君子”起形容词的作用,表示名词“君子”所包含的特征意义,如“有风度”、“行为端正”、“彬彬有礼”等。名词在意义的转化过程中,会同时丧失作为名词的一些句法特征,如(3b~c)所示,而获得新的范畴的功能,如(4~5)所示。
语言实体在非范畴化过程中,其意义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主观化(如(1~5)所示),表现在以下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1)说话人的情感;2)说话人的视角;3)说话人的认识(沈家煊2002)。(4a)表示两种蔬菜名称,指很嫩很小的玉米或土豆。baby一词表达了命名者对该类食物的钟情与喜爱。(4b)“虎子”是对他人儿子的称呼,“犬子”是对说话人自己儿子的称呼。都是表示儿子,但却传达了完全不同的视角,一个是尊敬,一个是自谦。但在结构上,都是N+N组成的概念结合名词。(5a)中的“铁”表达了说话人钟情于两人之间的牢固友谊。(5b)中的“很君子”传达了“我”在礼节上的距离,致使樊丹有点不高兴。
3.非范畴化理论产生的动因
无论是在心理学领域,还是在语言研究领域,范畴化研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也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2.1节表明,非范畴化是与范畴化几乎同样重要的认知过程与语言过程,但在范畴化研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屈指可数。
3.1 语言范畴化理论对非范畴化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
在语言研究领域,原型范畴化理论初期致力于解释词汇语义问题,后来扩展到更加抽象的语法结构层面的语义问题(Lakoff 1987;Taylor 1989/95;Goldberg 1995)。这些研究都旨在证明,语言系统各层面的语义问题都可以用原型范畴化理论来解释,以此证明该理论有广泛的解释力,与其他理论相比,有其独到的理论优势。
非范畴化这个概念最早由Hopper和Thompson(1984)提出来,主要用来解释词的范畴属性的动态性。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遗憾的是,目前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对语言非范畴化的研究可说是凤毛麟角。自该概念提出以来,就我们的阅读所及,还只有Taylor(1989/95)非常吝啬地(pp194-196)提到了名词和动词的非范畴化现象;(1994)间接地运用非范畴化理论研究非真实性与虚拟语气的问题。
3.2 语法化研究对非范畴化在认识上有局限性
语法化研究不是将非范畴化作为一个认知过程,而是作为语法化的原则或结果来处理。Hopper和Traugott(2003:108)明确地说:当讨论某一形式的非范畴化时,我们不是追寻其蜕变的过程,而是看其在语篇组织中的功能角色的转移。他们所指的转移实际上就是语言实体不断获得新的语法功能的过程,或者说实词逐渐虚化的过程。因而,语法化对非范畴化的研究至少有两个主要局限性:事实描写的局限性与认识深度的局限性。试比较:
(6)a.I hope that he will do(has done/is doing)it.
b.I suggest that he(should)do it.
(7)马达臀
同样是动词do,在(6a)中具有动词的正常的形态句法特征,而在(6b)中,却只能使用(should)do。(6b)中的do丧失了它作为动词的许多范畴特征,但并没有获得语法功能。这样的非范畴化现象是不能在语法化理论中获得完满解释的。“马达臀”被造出来时,是用来描绘台湾某著名女歌星的臀部的。其特点是扭动速度很快,且灵活自如,就像马达能快速自如地运转一样。“马达”既丧失了它的指称意义,也丧失了它作为名词的句法特征。但是,通过与“臀”的组合它却表达了新的概念内容,满足了新的认知需求。这说明,如果将非范畴化看成是语言系统内的问题,观察与研究的视野仍然停留在语言系统本身,那就无法说明人类认识与语言创新的密切关系。
在我们的理论框架中,非范畴化与语法化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前者包含后者。语法化中肯定有非范畴化。但并不是所有非范畴化现象和过程都是语法化现象和过程,如(6)中所示的情态对动词非范畴化的影响就是一例。
3.3 原型范畴化理论尚未充分解决的问题
原型范畴化理论自提出以来,已被证明在解释词汇语义,尤其是词汇和句式(construction)的多义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如Coleman和Kay(1981)关于动词lie的语义研究,Taylor(1989/95)关于climb和over以及及物句式的语义问题的研究,Lakoff(1987)关于over和there-construction的多义性研究,Goldberg(1995)关于句式与论元结构的关系的研究。这些那是共时层面上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历时层面。Geeraerts(1985)指出,对语义结构的历时考察同样能证明语义结构的原则特征。这意味着,要完整地说明原型范畴化理论的意义与理论优势,共时和历时的研究应该并重。
另外,原型理论在描写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它对语义内容、语义与形态句法特征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还难以做出令人满意的精细描写。由于原型理论主要是说明各语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更多的还是静态描写,因此,动态研究还需大力加强,这样才能充分解释语言创新和功能多义性问题。功能多义性一直是一个未引起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它指一个词汇项在不同的话语或语篇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语法与语用功能,它表现出语言实体的语法功能在词汇和句法层面具有动态差异。非范畴化理论主要关注语法功能多义性,它又可区分为基本定型的和临时的两种。语法化研究主要关注已经基本定型的(如动词获得连词或介词功能),而对临时的则很少涉猎。在语文研究中,语言实体所获得的临时功能往往作为修辞现象加以处理,如(2)和(5)中的“副词+名词”结构。虽然这样处理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至少忽略了它们的理论语言学意义。
4.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
由于范畴化理论主要说明范畴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一个静态模型,在理论解释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非范畴化与范畴化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之后,则体现出更强的理论优势。
4.1 增强理论解释的可信度
Haiman(1985:1)根据罗素针对哲学研究的批评指出,语言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都可归咎于方法论中的两个选择:“正如罗素所说的,所有的哲学家都不得不在内在逻辑性和可信性(consistency and credibility)之间做出选择。他还补充道,他们中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内在逻辑性。理论语言学家(指转换生成语言学家),山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在疯狂地追求严格的内在一致的形式系统的过程中,他们抛弃了成千上万的他们自认为不‘合适’(fit)的相关语言事实,而生产出几乎同样多的语言学语言(Linguish)。”一个自然的结果是,所有难以解释的、不合适的或者不明确的语言事实都抛到“非常规现象”这个万能箱中,最后放到词库中处理。对这类语言事实的态度,以及对它们的地位的确定反映出理论研究的取向(Hendrikse 1989)。语言事实的合适与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某种理论框架而言的。将研究对象理想化,其根本目的在于确保理论假设的一致性。但是,将“非理想的”却是真实的语言事实排除在理论考察的范围之外,必然牺牲理论解释的可信度。事实上,被抛弃的事实往往对一些基本的背景假设的估价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年轻的认知语言学已经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发现。非范畴化理论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试图解释“非理想的”语言现象,使范畴化理论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以动补结构中的补语指向主语时后接宾语为例((8~12)转引自石毓智2003):
(8)a.*他看病了书。→他看书看病了。
b.*她吃胖了肉。→他吃肉吃胖了。
石毓智(2003)认为,这一规则有三个看似“例外”的用法都属于惯用语性质,属于词汇层次的问题:
(9)a.小王已经吃饱了饭。
b.他这是喝醉了酒撒酒疯。
c.你干累了活儿,就休息一会儿吧。
石解释说,“饱”、“醉”、“累”作为补语分别指示主语的属性,虽然能带受事宾语,但不是一个能产的结构,有关的动词、补语和宾语都不能被其他词语自由替换,如:
(10)a.*小王吃饱了面条
b.*小王喝饱了粥。
(11)a.*他喝醉了茅台酒。
b.*他尝醉了葡萄酒。
(12)a.*他干累了工作。
b.*她做累了衣服。
石的解释十分正确。但我们似乎还可以进一步考察为什么可以说“吃饱饭”、“喝醉酒”、“干累活”。当名词与动词一起表示社会常规性事物或事件的时候,名词已经丧失了指称意义,在语篇中地位不高,在命题结构中可识别性很低。因为它是无定的、习惯性的、可预测的或者说不言自明的(1984)。因此,这类宾语的宾语地位很低,它们对句法限制的反作用就很小,这就为后接宾语提供了认知与语义空间。当此类没有指称意义和语篇地位的宾语与动词一起表示“一类行为”时,宾语往往可以并入到动词中,如(9)转换成(13),语义上基本没有差别:
(13)a.小王已经吃饱了。
b.他这是喝醉了撒酒疯。
c.你干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吧。
至于动词也不能更换的问题,可以由社会常规来解释:即这三个定型的动词和宾语的组合,表示一类行为,因反复出现而被约定下来。这反映出语用对句法结构的作用。
4.2 增强理论解释的概括力
范畴化是从杂乱无章的事实中寻求事物的共性特征或规律,在理论概括中更具有普遍意义。这实际是一个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的过程。如通过原型范畴化,我们知道名词的典型意义是表达“物”其典型功能是充当论元。这样总结出来的规律大大减轻了人类的认知负担。但是,共性的存在是以个性为前提的,没有对于个性的发展和变化的把握就难以推进认识的进步与深入。因此,在理论建设中,怎样将个性特征不断纳入共性的考察范围,不断推进理论建设的深入,使理论模型更具概括力将是一个不变的要求和追求。
我们以汉语中的“动宾结构+宾语”说明这个问题。汉语界一些学者如邢公畹(1997)指出,动宾结构后接宾语是不规范的用法。从一般规律看,动宾结构已经表达完整的语义内容,如“写信”,不接宾语是正常句法限制。但是,当动宾结构词汇化以后,后接宾语是可能的。根据我们的考察,动宾结构词汇化的前提是,该结构中动词和名词非范畴化,为它们共同进入新的范畴铺平道路,如“提速”是近年出现的一个词,刚出现时,指提高火车的运行速度,“速”是速度的意思,具有所指意义:
(14)火车已于今年4月18日第五次提速。
(15)a.2005:提速湘酒鬼(《潇湘晨报》2004.3.13)
b.提速服务改革。(《湖南新闻联播》2004.8.28)
而在(15)中,“速”的意义已经泛化,完全没有了指称意义,在(15a)中与“提”一起表示“提高产量”或“加快生产”的意义,在(15b)中表示“加快”的意义。正因如此,“速”的前面不能有量词修饰,整个句子也不能转化为被动语态。另外,从我们自己以及一些相关研究者收集到的语料看,在语篇中没有一个动宾结构与时态体态助词连用或转换成被动语态的,如(16):
(16)a.火车又(被)提速了。
b.湘酒鬼又(被)提速了。
(15)的解释已经揭示了动宾结构的语义、句法特征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动宾结构中的宾语不能表达独立的语义与信息了,它的语篇地位大大地弱化,它作为宾语的地位也大大降低,这就为后接宾语提供了认知与语义空间,因为在事件的认知图式中,原型的事件图式具有两个事件参与者而不是一个。
“动宾结构+宾语”已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于各种媒体,尤其是媒体的标题之中。这完全符合信息组织原则的要求,如:
(17)a.柴油车被看好,北京有望解禁柴油宝来。(sohu 2004.3.12)
b.日本媒体曝光章子怡张艺谋牵手。(sohu 2004.3.19)
c.上海将“松绑”外企限制。(sohu 2004.3.19)
d.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保护,瞩目周庄“减商运动”。(sohu 2004.3.19)
e.小灵通破冰京城。《神州学人》2002.6
f.聚焦西部(中央电视台电视栏目)
g.刘长江借王大虎之口不仅竭力地恶心了某某女孩,而且把自己推得一干二净。
(程琳《警察与流氓》,《当代》2004/1:72)
Croft(1990:160~4)的类型学研究发现,子句结构的主要类型学原型是及物性。根据标记理论,原型的及物动词句式是无标记性句式。无标记形式具有形式简化、心理显性度高的优点,“在现实中和概念化过程中更受欢迎(more expected)”(Comrie 1986:104)。根据(1990:947)提出的标记性原则,有标记句式比无标记句式出现频率低一些,认知显性度高一些。在及物句式这个范畴内,典型的及物句式是无标记句式,而“动宾结构+宾语”是有标记句式。因为“动宾结构”作为一个VP比一个独立的动词作为VP在结构上复杂一些,也大一些,所获得的注意力更多一些,需要的处理时间也长一些。既然“动宾结构+宾语”具有更高的认知显性度,它便比典型的及物句式更抢眼。
但是,由于“动宾结构+宾语”在形式上又属于及物句式,因此,与SVA句式相比,从表达的事件概念原型的角度看,它又应该属于无标记句式。这样,该句式就获得了双重的优势:作为有标记句式,它具有更高的认知显性度,作为无标记的句式,它获得了更高的心理显性度和语篇显性度。Haiman(1985)指出,大多数有标记形式产生的动机是为了获得表达上的经济性。表达经济性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语言表达式的缩短和简化。
4.3 增强理论解释的动态性
范畴化将非范畴化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后,能够对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做出比较精细的描写和解释,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出语言实体在不同的语用条件下的相互联系与差异,以及产生这些联系与差异的原因。以不同结构里名词表示描写性意义为例:
(18)a.那会儿,朴寡妇还不是寡妇,还是个屯里扬脸走道的娘儿们,要脸儿有脸儿,要人儿有人儿,男人在县城煤场开大卡车运煤,月月有饷钱,日子比谁都过得滋润。
(李绵星《庶出》,《当代》2004/1:134)
b.你瞧这孩子,又来脾气了。
c.姚美芹倒是坦然得很,整个吃饭期间,他也没有什么不礼貌的动作,甚至还相当绅士。
(王大进《远方的现实》,《小说月报》2004/1:35)
名词表示描写意义时,使用的句式有两种(邹韶华1986):能产性强的句式“要……有;有/没(有)+N;;像/不像+N;够/不够+N”,如(18a);能产性弱的句式“来/不来+N;干(混)出/不干(混)出+N+来;算/不算+N;成/不成+N;V出/V不出+N;出+N等”,如(18b),这两种句式中的名词都是很正常的用法。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同样表示描述性意义,但却被认为是修辞用法(陆俭明1994),语用策略(桂诗春1995),甚至特殊用法(邢福义1997)等。这是在这三类不同句式中名词的非范畴化程度差异所致。
以上三种句式的共同特征是:名词都表示描述性意义,而非指称意义,没有引进独立的话语参与者。它们的差异是:1)在能产性强的句式中,名词仍然承担着名词的句法功能,且名词的可替代性强,名词主要表示类指意义,再如“纪晓岚那张嘴可真叫个嘴”;2)在能产性弱的句式中,虽然名词仍然承担名词的句法功能,但是可替代性弱,名词意义比类指意义更加抽象与泛化,再如“他在北京呆了好几年了,还没混出个人样来”;3)在副名结构中,名词承担形容词的句法功能,主要表示特征意义,再如“吴天亮说完就走了,很首长,也很男人的样子”。概括地说,(18a~b)中的名词在功能上起名词的作用,在语义上起形容词的作用,这反映出范畴属性的中间状态,但(18c)中的名词在句法功能和语义上都是起形容词的作用。以上差异解释了下面这个事实:人们认为邹韶华(1986)列举的名词的非范畴化现象是规范的用法,而“副词+名词”是“不规范”的用法。这是因为在副名结构中名词的非范畴化程度更高,无论是语义上还是句法地位上都已经形容词化了。非范畴化程度的差异不但能说明不同句式之间的语义、句法、功能等层面的联系与差异,同时还能说明其可接受性程度的差异。这表明,范畴化理论与非范畴化理论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更细致、精确地描写与解释语言事实,使理论解释更具有动态性。
4.4 拓宽理论解释的视野
非范畴化理论从语义、句法与语篇信息组织功能相结合的途径多维度地考察语言事实,体现出更强的解释力。下面,我们用两个更典型例证说明这个问题。
(19)a.来人了。
b.有人来了。
c人来了。
(20)a.There's a guy works in my office.
b.There's a man works for my father.
c.There's a table stands in the corner.
(Myhill 1988)
汉语中表示存在的动词“有”是发生了非范畴化的动词,Myhill(1988)称之为“准动词”(proverbs)。这类动词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指称内容。“有”用在主语前面标示主语的信息是新信息,使主语具有更高的范畴属性特征。(19a~b)中,“人”都是新信息。在(19c)中,“人”是旧信息,而“来”是新信息。Myhill将(19b)中的“有”称之为“人”的附属成分(satellite)。英语中的there's所起的作用与“有”相同,已经成为了附着在主语之上的准动词,加强主语的新信息地位,提高主语名词的范畴属性。根据此观点,下面这类句子就获得了理论上的解释,而不是特例了,或者是非常口语化的句子(Quirk,et al.1985:1731):
(21)a.Twas beauty killed the beast.(Myhill 1988)
b.It's Simon did it.(Quirk,et al.1985:1731)
根据Myhill(1988)的观点,(21a)中的Twas和(21b)中的It's只起准动词的作用,标示主语的新信息地位和信息焦点位置。因此,从语篇组织原则上看,(20)和(21)中都没有必要在各句后补充一个省略了的做主语的关系代词。(20)和(21)中的各例表明,当信息组织原则需要突出主语的新信息地位时,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在主语前使用准动词(Myhill 1988)。这正好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语篇对词类范畴地位的影响。(20)和(21)的考察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所谓的“特例”只能说明我们解释的理论、途径和方法还不到位。
5.结语
我们提出语言非范畴化理论作为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语言系统怎样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日益丰富的无限的认知与表达需求。该问题可以简化为语言创新问题;2)怎样解释语言实体的功能多义性的产生过程;3)非理想的语言事实在理论建设中具有怎样的意义与作用。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4-10-16;
本刊修订稿,20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