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走出德育新思路论文_张玮

“跨界”走出德育新思路论文_张玮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潮正在席卷着每一个角落,国际化办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下的潮流。国际化办学对于国家人才的培养,对国家未来的国际竞争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解决怎样培养的问题,更要明确培养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国际班德育工作重要内容。

2009年,我校加入了中德两国政府合力推广的“德语语言证书”全球学校网络,并在此框架下举办以德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德语课程实验班。德语课程实验班是普高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有中国完整的高中教育,又在外语教学方面借鉴了德国的教学理念和形式。此外,在中外文化的熏陶下,在多种多样的学校国际交流中,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冲击对学生的影响表现的尤为明显。

根据班级的特点,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充分利用该班级的“小班化”和“开放性”的优势,从德育教育、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大胆尝试,勇于“跨界”,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中的德育新思路、新方法。

一、融合中外品德教育方法,德育工作的思路跨越国界

1. 含蓄VS直接,情感教育方式亦中亦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感恩教育如果没有情感体验,只能沦为肤浅的说教。在中国文化中,情感的表达是含蓄的、委婉的,而西方文化中对情感的表达直接而热烈。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我们借鉴西方的方式,引导学生体悟身边的爱,学会感恩和回报。

每届新高一德语实验班的学生在新生报到时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假期作业”:写一封信给父母,做一桌菜给家人。在给父母写信的过程中,学生要发现在点滴小事中父母的无私付出,也要冷静分析和思考两代人的不同观念和解决冲突的办法,同时要真诚而坦率的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做一桌菜给全家人,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体验,也教会了学生将抽象的感恩之情化作实际行动,表达在细微之处。直接或者含蓄,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身边的爱不再视而不见,学会发现他人的关心和友善,同时也让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绪。

2、礼仪教育借鉴西方礼仪文化,建立文明班级之风

礼仪教育包括的尊重、谦恭、大度、文明、礼貌等内涵,与德育包括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要素有着广泛共通性,礼仪教育的作用、目的与德育的作用、目的相一致。

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知礼、懂礼、讲礼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西方文化中,礼仪更是一个人教养和素质的最高体现。知礼懂礼,能树立学生规则意识,建立文明班风,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在德语课程实验班中,我们尤其注意日常礼仪的教育和培养,如交谈礼仪、拜访礼仪、餐桌礼仪、小费礼仪以及一些社交的基本原则如真诚尊重、自信自律、信用宽容等。

德语实验班学生在新生报到时的第一课是学会握手。握手礼是人们在初次见面时表达友好和善意的方式,学会正确“握手”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文明素质的展示。在新班级第一次见面时,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要相互认识并且学习如何正确的“握手”:双眼要正视对方,握住对方整个手掌,并施以一定力度以表示诚意,同时上下稍微挥动两下,时间不能过长,也不宜过短。做好握手礼,既是国际交往中必须掌握的礼仪,也是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展示自信的途径。

此外,我们还积极倡导“多一秒的风度”。比如,进入食堂掀起门帘时多等一秒,方便后面的同学进入;在集体活动时多站一秒,让他人先行;在遭遇冲突时,多忍耐一秒,为理智让出一条路。这多坚持的一秒,就是每个人对他人的关爱和友善,也是自身文明修养的体现,更是和谐环境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班级管理突破家校壁垒,携手家长齐“跨界”

在德语课程实验班的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中,我们积极鼓励家长的深入参与,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协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开办家长德语课堂,学生家长齐换位

在高一入学时,学生会经历从初中学习到高中学习的过渡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关键。为了让学生有成就体验,同时更好的理解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我们在德语实验班开办了“家长德语课堂”,请学生当小老师为家长教授德语,请家长走入课堂为孩子们创造“换位思考”的机会,也亲身体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遭遇的问题。为了给家长们上好课,小老师们要认真备课,复习每个知识点;要精心设计课堂环节,确保课堂气氛活泼又能落实教学目的。学生上课,既是对知识点的巩固,也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体验了“教师”角色,学会了换位思考;对于家长而言,认真学习既是“以身作则”,也是在孩子成长中的亲密陪伴。

2、邀请家长参与德育过程,发挥家长资源优势

德语课程实验班十分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国际班学生为适应国外生活的重要一课。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中,我们邀请家长委员共同参与,发掘家委会内部的资源,一起策划和组织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活动。在每个学期中利用各种假期,学校和家委会共同组织班级实践活动,比如高一暑假组织赴德游学,亲身感受德国社会和文化;参观上海德国学校,了解德国教育体系,认识德国课堂;走入“创客空间”体验3D打印机,搭建机器人;开展家庭共读工程,引导学生发现网络和游戏之外的乐趣。此外,我们鼓励家长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生一起创建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终身兴趣爱好,比如请家长担任篮球社教练,带领班级篮球队参加国际学生篮球交流赛;在家长辅导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足球社成功举办了年级组足球联赛。

三、班主任角色多样,“跨界”能力要求高

1、搭建民主平台,激发学生主体作用

在德语实验班中,班主任不再是传统的班级管理者,而是化身不同角色,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新媒体,多方面多角度实现教育引导作用。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们鼓励德语课程实验班的班主任搭建班级民主制度平台,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和班级决策中,尊重他们的想法,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比如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班徽、班旗、班服,并民主投票选出最终方案;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请学生提案,并组织全班讨论后确定班级管理模式。通过这些方式,学生真正成为了班级的主人,师生之间实现了民主关系。

2、高效利用新媒体,全方位展示班级风貌

当前社会,社交网络和智慧教育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外教育中,对网络和新媒体的应用程度更高,因此,德语班的班主任不仅要会用传统方式管理班级,更要学会利用社交网络和新媒体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教育引导和团结凝聚。我们大力支持德语班班主任利用博客、公众号等自媒体搭建班级宣传平台,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发布班级动态,宣传班级特色,同时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在学生和家长中达成的广泛共识;利用多种沟通媒介,随时和家长进行联系,零时间解决问题。德语班的班主任的角色多变,对“跨界”做好每项工作的能力要求很高。

从德语课程实验班开办至今,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德育之路。迄今为止,德语课程实验班的毕业生已经有6届近200人。这些毕业生多在德国著名高校就读,他们在国外学习和生活适应能力强,同时对中华文化充满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在国际交往中积极承担中华文明传播者的使命,充满了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得到德国国外学校教育司和相关德国高校的肯定。我们将继续积极学习勇于创新,在对“跨界”德育的探索中形成更加完善的国际化教育中的德育体系,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论文作者:张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跨界”走出德育新思路论文_张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