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市场不够规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地位变的越来越重要,与监理企业在建设工程市场中的地位对应的是,其承担的风险系数也越来越大,监理企业能力的有限性和市场需求的无限增长形成了一系列矛盾,导致近几年来建设工程各种风险事故时有发生,对企业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工程的监理企业作为建设工程的主要方面之一,一定要注重风险的管理,规划好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前景,解决日常运行过程中困难,使监理企业在我国实现全面推广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难点;处理方法
引言
在我们国家工程监理这个行业兴起于在个世纪80年代,经历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存在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时代在不停的前进,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也随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程监理属于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同样需要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式。建筑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负责监督工程进度与质量,配合承建单位的关系协调达成共识,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进度。使其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对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1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1.1优化管理秩序,提高管理水平
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管理,那么要想实现项目管理的成功,是有很大难度的。监理工作的标准化,就是将普遍使用的方法和可以重复利用的方法,通过优化管理程序,形成经验的总结,然后应用到各个项目管理中去,以实现更为经济、更为规范、更为合理的标准化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监理工作标准化的意义,还在于利用标准来简化和优化、协调和统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监理工作标准化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不断推出优质的服务,提高监理工作水平,帮助整个项目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2动态日常监管
人才科学配置监理工作标准化,能够解决人员流动频繁以及过程控制不严的弊端,使传统的粗放管理变的精细,通过动态日常监管,使项目的安全质量更有保证。我国现阶段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监理行业人才紧缺,大量新的监理人员加入到行业中来。这些人员虽然经过一定的培训,但是整体素质还存在欠缺,有的经验不足,有的管理意识淡薄,有的对规范标准不够熟悉。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就是通过对监理人才进行科学配置,使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配置相应职业资格和遵守职业道德的人员,并优化组合,形成机构层次分明和专业配套合理的高素质队伍。
2建设工程监理的难点
2.1 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理要求多、放权少
自从工程验收制改为备案制后,行政主管部门只从程序上监督参建各方的工程行为是否合法,责任由责任主体自负。但实际上,地方政府一直没有按这样的法规去执行,还是牢牢控制着每个工程项目的验收实权,如果验收时质量监督部门的人员不到现场,此项验收是无效的,他们的意见才是最终结果,参建各单位依旧没有决定权。行政主管部门对责任是真正下放了,但对施工现场的控制权利却仍然牢牢地抓在手中。一旦工程有问题有疏漏,受批评指责的肯定是施工及监理单位,如果一定要追究责任,也是从施工和监理单位追究起。
2.2监理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素养
身为监理工程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作为一个专业的监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专业监理知识和专业的操作技术。在现代化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监理工作人员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研究不同种类的施工技术要点,对施工单位的全方位了解才能够使监理工作顺利的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里,大部分工作人员的监理技能都比较单一,只掌握一种施工技术,或者是在理论上对某种技术比较了但却无法与实际的现场施工技术相结合。
2.3缺乏处理问题的公平性
监理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制度,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进行监理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施工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测,有些投资建筑工程企业需要业主负责监理费用,而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公平性可言。其实具体的情况是业主提出过多的要求,监理工作无法达到业主的具体要求,监理单位对开发工程项目的投资企业产生了依赖性,当业主和开发商产生矛盾时,监理工作人员根本无法使用监理的权利,来从中协调其中的矛盾,给施工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3.1政府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和整改
政府对监理单位的监管部门得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管和引导,在正常管理的基础上,对监理单位的体制作出一些与时俱进的合理的改革,加大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责任,积极的对监理单位的业务给出一些有效的建设性意见,作出正确的引导,提高监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使得责权利相一致。为监理的业务市场营建“公平、公开、科学、规范”的运营大环境,规范整顿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市场,使其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杜绝恶性竞争。使得监理企业实力与其中标建设项目相匹配,按照国家取费标准合理取费,达到工程建设参与方多赢,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果。
3.2加强监理队伍的教育以及培训
就提高技术素质来看,首先应在平时积累相应的经验,重视总结出工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质量方面的通病。在成立项目监理机构时,要经过公司职能部门严格地审查,保证该项目监理机构相关人员的各项指标能满足工程开展的实际需要,这其中包括了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实践经验、知识结构、监理人员的素质等。在监理企业开始运行之后,人员的资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员自身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监理企业的管理部门在管理手段方面不能固守一种手段,要灵活开展使用动态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手段。
3.3提高监理队伍的工作技术水平
首先,监理人员要在平时的监理工作之中总结问题,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监理单位要加强监理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监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对监理工作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针对监理项目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在监理工作的过程中,监理管理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进行灵活有效的管理,使监理工作的目标能够顺利的出色的落到实处。
3.4项目业主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了解业主的诚信情况,签订合同的时候要维护自身的利益,严格执行合同,履行合同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如果业主做出违反合同的事项或行为,要及时提醒和制止,如果业主对监理的要求有所改变,那要及时调整合同,预防业主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处理好和业主的关系,了解业主的意图、期望以及价值观等,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结语
总之,工程监理工作是一个责任性非常强的技术性服务,关系到项目工程的质量问题、安全生产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广大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他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还关系到社会利益和社会和谐。因此,监理企业做好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会使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稳定。所以,我们的政府监管部门和监理企业要共同努力,更加积极主动的促进监理事业朝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风华.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建筑安全,2017(03):14-16.
[2]唐红星.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全委托模式下工程监理的角色与地位探析[J].城市建筑,2013(02):200-201.
论文作者:张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工作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企业论文; 人员论文; 业主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