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杨科伟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杨科伟

陕西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建筑行业要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希望对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及科技在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建筑行业整体得到了推动,使得建筑工程的数量迅速增长,这也使当今建筑工程管理之中存在的不足得到了凸显,若想促进建筑工程建设的良好开展,则应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控制措施,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效果得到提升。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意识缺乏

就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来看,相关的法律法规未能良好落实、安全施工技术未能科学运用、施工现场管理松散、内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等方面的问题较为普遍,而这也是建筑工程管理意识缺乏的体现,其最为主要的原因便在相关领导及管理人员身上,人员管理意识上的缺乏,才造成了管理质量低下问题的发生。

1.2建筑工程管理法规不健全

我国建筑工程领域还处在发展完善阶段,由于新型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建筑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一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关建筑法规的标准、有效性、针对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标准与内容落后,管理方法的创新度不足,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不先进,没能围绕着信息技术发展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这使得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标准性不足,相关的法规制度没能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地方法规对工程的约束力不足,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发展,而且影响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指导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工作。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新建筑法(征求意见稿)》等。虽然,在法律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律法规细则没有更新不及时,随着新问题不断出现,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就日益显现出来。

1.3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工程管理涉及到工程施工秩序与工程施工人员,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实施中处于基础地位。但是,我国一些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体系仍不完善。首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缺乏专业人员,现有工程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影响了工程管理有效性,工程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未能放在具体施工管理上。其次,工程管理工作的缺乏有效的力量整合,工程管理部门的配置不足,工程管理部门、监理机构和财务机构等配合不足,工程管理未能得到有效配合,因此影响工程管理有效性。

1.4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匮乏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人才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资源。不管是哪个行业领域,都需要高效、稳定地发展,都需要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使企业能够稳定发展。在当前,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都没能意识到专业人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企业对于人才引进的方面也就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情况下依靠的是以往的管理经验,并没有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上投入较多的力度,致使工程的管理岗位无法吸引人才。另外仍有一些管理人员认为在建筑行业中,是不需要专业人才以及高端人才的,因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较为简单。这样错误的观念就导致建筑工程行业的人才匮乏,从而影响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2.1强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安全意识

安全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这是保证所有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中,只有先保证施工安全,才能够保证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就要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从而使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现场施工安全检查,规范每个施工人员的行为,保证每次施工的安全,才可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2.2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督机制

在建筑工的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督机制是其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监督机制的完善,才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效保证施工效率。一个科学合理地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保证人力资源的科学有效的分配、分工,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机制需要具备层次,要求实现管理者管理思想的先进性,以及管理方法的多样性。对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进行完善,主要是包括对人员管理、施工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这些方面的监督工作进行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进行完善,才可以确保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2.3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全面提高管理意识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理论操作技能。明确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全面落实管理工作细则。配置专门的工程管理部门,注重和监督机构,财务机构等建筑工程相关部门的配合和联系。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确保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行和有效性。

2.4注重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主要是管理工作人员,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就要实现每个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首先,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者的素质,就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要求管理者能够具备科学的管理思想,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建立奖励机制,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带来学习新思想、新方法的动力。

2.5构建完善的奖罚机制与责任落实机制

之所以很多施工人员并不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在于是否发生事故与自身联系较小,多数施工人员认为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至于工程质量是否合格也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即便提出了问题也最多是一句表扬,实际意义不大,这样就打击了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奖罚机制,将责任落到实处,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对于遵守企业规定并发现安全隐患的人员给予精神奖励的同时也要给予物质奖励,如果其能够提出有效解决对策也可以适当提拔,而不遵守规定的施工人员则要予以惩罚,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违反规定的危害。只有奖罚分明的工作才能充分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在促进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物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有很大关系。只有不断改善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才能建造出更多造福于民的工程,让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昌彪.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257~258+261.

[2]舒威.混凝土养护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102~103.

[3]武存恩.浅谈工民建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舍,2018(23):157.

[4]李善云.关于工民建施工中多方位管理对工程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35):143~144.

[5]张军军.工民建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应用于质量管理途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5):124~125.

[6]陈玉峰,张艳伟.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阐述[J].工程技术研究,2017(4):168-169.

论文作者:杨科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杨科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