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论文_郑宁

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论文_郑宁

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委党校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社区文化作为基层文化对居民群众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以福州市鼓楼区“一老一少一普”(居家养老服务、少儿成长服务、文化普及服务)项目为例,总结了鼓楼区推进“一老一少一普”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一老一少一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先进的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社区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区文化对居民的影响也逐渐增强。社区文化作为基层文化,其建设水平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影响社区的稳定和谐,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鼓楼区围绕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总体要求,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少儿成长服务站、文化普及服务站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社区“一老一少一普”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满足省会核心城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一、鼓楼区推进“一老一少一普”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老一少一普”是鼓楼区委、区政府开展的为民办实事项目,2015年至今,短短两年时间, 69个社区全部完成了“一老一少一普”场所设施的布置完善,让社区居民活动有了好去处,而且每个社区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的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鼓楼区开展“一老一少一普”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区委政府支持。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考察,提出“三个如何”(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的重要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指示精神,鼓楼区以“一老一少一普”为抓手,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一老一少一普”领导小组,充实人员力量,健全组织机构,区民政局、教育局、文体局牵头,构建区、街镇、社区三级文化服务工作网络。二是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一老一少一普”联席会议制度,将“一老一少一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三是出台政策文件。注重“一老一少一普”政策的研究、制定与落实,出台了关于开展“一老一少一普”的实施意见、建设标准、考评办法等文件,为全区“一老一少一普”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多元经费保障。一是实施政府优先投入机制。2015年鼓楼区出台关于加强社区服务规范化建设的相关文件,对新购、租赁、装修的社区用房建设项目按照标准给予经费支持。将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工作服务站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办公服务用房设施、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二是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格局。探索有效的社区文化服务资金募集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社区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区、街(镇)财政投入为主,省、市资金补助及社会资金为辅的多元投入格局。

3、资源有效整合。鼓楼区作为省会核心城区,辖区内有大量省市直机关、科研院校、律所医院等资源,各社区积极调动辖区资源,开展特色活动。如整合非遗文化资源,开展非遗图片展览、实物展示、民俗及项目展演等活动;整合图书馆资源,成立社区流动图书室,确保图书数量并定期更换;整合法治资源,挖掘辖区内公安、法院、检察院、律所等法治力量,设置“老少维权岗”;整合志愿者资源,凝聚志愿力量为社区居民开展爱国教育、健康讲座、应急救护、科普宣传等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4.人才有力支撑。一是充实队伍。在全省率先实施“一社区一大学生”、“一社区一社工师”计划,公开招聘社区工作服务站专职人员。二是落实待遇。鼓楼区落实社区文化工作者参保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待遇,鼓励参加社会学历教育、专职社会工作者知识培训和考试,开展绩效考核、实施绩效奖励。三是加强培养。各街镇、社区不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区委党校、区文化馆、林丹社工培训基地、三山艺术团等载体,不断提升社区文化工作者专业素质。每年定期举办“城市建设与社区管理培训班”、“社区主干社会管理创新培训班”等,对社区主干进行社区治理知识系统培训,并组织社区主干到新加坡、香港、广州、南京、上海等地学习。

5、社会力量参与。一是政府购买服务。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服务,坚持让专业的人来办专业的事。如将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融入6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助、康复护理、健身锻炼、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与福建乐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福聚鼓楼?爱在社区”、“名师讲坛”等公益文化活动,邀请文艺团体、名师大家、业余文艺爱好者等登上社区舞台,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二是社区购买服务。除政府为各社区购买的规定服务项目外,各社区亦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积极引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如洪山镇携手广州启创社会服务组织,为居民解决就业、养老、社保、托管等问题;观风亭社区与海都公众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开设手工制作培训班;金汤社区引入福州阳光创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社区居民打造美食、爱心、养生、环保等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6、场所设施完善。一是规范场所服务标准。鼓楼区委、区政府统筹做好社区文化办公场所和活动服务建设工作,提出“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的要求,促进社区文化服务资源均等化、优质化。二是加强场所检查验收。区委成立5个验收组对“一老一少一普”服务场所进行检查验收,召开验收工作专题点评会,督查各社区有序安排时间进度,确保成效。三是多措落实场所设施。充分挖掘各社区办公楼、厂房、办公用房等闲置社会资源,通过购置、改建、扩建、租赁、调剂使用、落实开发商配套等方式,确保社区文化服务场所落地。鼓楼区69个社区用房面积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其中办公场所200平方米,文体活动场所300平方米。各社区服务站因地制宜设置阅览区、科技区、棋牌区、电脑区、健身区、亲子互动区等,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四是强化街镇属地责任。各街镇切实担负起统筹管理本地文化设施的职责,加强文体设施常态化维护,保障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转。

7、活动丰富多样。鼓楼区“一老一少一普”服务站广泛开展各类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一是为老服务温暖贴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6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元社区的闽剧票友沙龙、观风亭社区的主题手工制作等活动各具特色,有效地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二是少儿服务生动活泼。各社区少儿成长服务站为周边中小学生提供公益性的文体活动、课业辅导、专业讲座、亲子阅读、社区实践等文化服务,寒暑假结合夏令营或冬令营开展活动,寓教于乐,效果颇佳。三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普及服务站以居民需求为着力点开展各类活动,如树兜社区开展书画作品展,洪山桥社区开展健身广场舞教学,开元社区定期举办公益瑜伽学习培训,既丰富社区文化,又亲近邻里关系。

二、推进“一老一少一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鼓楼区“一老一少一普”工作在短短时间内取得重要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体制不健全。社区文化建设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管理主体单一。政府虽然投入众多人财物力成本,但社区成员归属感不足,对社区文化建设认识不足,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与自身关系不大,自己只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建设者、主导者,导致社区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强。

2.专业人才缺乏。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门综合科学,工作面广而庞杂,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尤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社区文化工作者数量较少,且专业化程度低,素质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尚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 资源整合不充分。各社区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上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如在资金来源上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等的作用;在活动项目上没有充分发挥中医馆、农科院、电视台等辖区内单位的作用;在人才资源上,没有充分发挥应急救护、文化宣传等志愿者的作用。

4. 社会力量较少。社区文化建设中,社会力量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规模大实力强的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太少,无法满足社区长期性多样化合作的需要。社区举办主题活动,大多是临时寻找能够承接的社会组织,但社会组织良莠不齐,不能完全保证活动效果。

5. 社区间发展不均衡。鼓楼区69个社区同时开展“一老一少一普”文化活动,有的社区场地建设和活动开展都进行得非常顺利,而有的社区却困难重重,发展不均衡。如开元社区定期举办闽剧票友沙龙、公益瑜伽学习等活动,常态化的活动已成为特色品牌;洪山桥社区的健身广场舞教学、观风亭社区的主题手工制作培训也深受居民群众喜爱。而有的社区文化活动内容陈旧、缺少新意,较难引起群众共鸣。

三、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深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让居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加强政府主导,建立长效机制。一个项目开展之初,如果能得到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其动员部署、组织实施会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项目开展会更顺利。一是政策要予以支持。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党委政府应将其作为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关文件,给予高度重视。二是资金要强力保障。经费是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没有经费支持,社区文化建设很难进行。政府应将场地设施、人员工资、活动开展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社区文化建设解决后顾之忧。三是部门要协同合作。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民政、文体、教育、老龄、财政、人社、卫生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四是街镇要有效管理。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落实街镇属地责任,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为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2.引导居民参与,提高群众热情。一是实施居民自治。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同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治理,随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成熟,让居民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可借鉴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形式,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等,让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二是建立反馈机制。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建立“问需于民”的反馈机制,开通社区居民意见建议箱、QQ群、微信群等,定期梳理汇总居民留言,以群众需求来确定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对已开展的活动倾听群众反馈,在今后予以改进提升。三是加强舆论宣传。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张贴公告、横幅,QQ群、微信群发消息等形式进行宣传,提升居民的知晓率。四丰富文化活动。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不能内容陈旧、千篇一律,要有新意,能满足群众需求。如针对老人、孩子、全职妈妈、弱势群体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在特定节日开展特定主题的文化活动,引起共鸣。

3.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招录专业人才。通过公开招录方式,吸引专业人才进入社区文化建设队伍。二是培养提高素质。根据需要,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与技能培训,提高工作者素质。三是落实相应待遇。落实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工资、保险、公积金、奖金等待遇,使他们安心投入工作。四是选聘兼职人员。社区文化工作经常遇到人员不足、专业不适的情况,可择优选聘兼职人员,如邀请兼职教师、医生、律师等,为社区居民带来书画、义诊、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4.挖掘社会力量,促进长效发展。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合力的强大作用。一是资金资源方面,除了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外,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入企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的资金,扩大资金来源。二是服务资源方面,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和组织,增大向社会力量购买文化服务的力度,提升社区文化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三是活动资源方面,应注意对传统文化、流行文化、民族宗教文化的挖掘;加强对辖区内图书馆、学校、律所、电视电台、医院等资源的挖掘共享。四是人力资源方面,广泛凝聚志愿力量,对志愿者根据服务时间、服务类型、服务内容等进行梳理,在活动需要时有效调动志愿资源。

5.借力“互联网+”,推广社区文化。深化“互联网+社区文化”理念,以信息化为抓手,以实体服务为支撑,构建规模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社区文化网络服务系统。一是优选运营商。实力强服务优的互联网运营商是成功打造“互联网+社区文化”的重要基础。社区文化网络服务系统面向广大社区居民,应满足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内容丰富、互联互通、维护及时等基本要求。二是优选服务商。选择与符合一定标准的超市、家政、书店、医药、餐馆、早教、托管等服务单位和商家签订服务协议,打造社区“15分钟服务圈”,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三是精选信息内容。社区文化网络服务平台上,信息的发布、传播、分享等都要有专人监管,保障平台的健康运行。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图片、视频等,人人可以发布;社区居民的活动视频在获得大家同意后可发布到外部公共网络,提升社区文化的传播效率和社会价值。四是拓展虚拟服务。如为老年人配备“一键通”手机,提供出行定位、智能识别、电子保姆等服务;以政府投入带动和支持适合青少年的智能化产品、应用软件(APP)等设计开发和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叶长丽,《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究 ——2002年至2011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个案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13

[2]王倩茹,《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华北师范大学,2013

[3]郭玉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长江大学,2013

[4]李广宝,《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5]韩瑞红,《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1.5

[6]朱侯平,《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1

[7]王健,《十七大以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齐鲁工业大学,2013

[8]段洁茜,《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

[9]侯婵媛,《论社区工作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西北大学,2012

论文作者:郑宁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论文_郑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