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中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研究论文_刘书妍1,江婷婷2

“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中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研究论文_刘书妍1,江婷婷2

刘书妍1 江婷婷2

1.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吉林省营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渴望也越来越大,因此很多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建立生态城市模式,田园综合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发展模式,是在城市和乡村一体化的背景下构建出来的新型农业园区,对休闲旅游、生态农业以及田园社区进行了集合,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还可以促使农业、服务业以及加工业等有效结合在一起,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中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景观规划设计;设计手法

一、前言

随着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空间逐渐被钢筋水泥替代,这样就促使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城市和自然出现分离,这样人们开始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审视,希望重新建立心中的绿色空间。而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发展理念和模式,在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局势下顺应了农村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进程进行加快,进而建设出美丽的乡村,促使农业现代化得到发展。

二、“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内涵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挖掘本地文化、生活方式、独特的美丽与活力,这是城市周边乡村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人们认为的世外桃源。同时田园综合体能够对地区性资源共同生长、聚合增值等特征进行引领,在工作开展中以田园景观环境、农业生产和生活等为基础前提条件,并且对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其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多,田园综合体将观光休闲作为核心功能,主要是通过一些休闲娱乐活动,确保人与自然更加亲近,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行强调。此外,还可以把生态城市与休闲旅游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对优美独特的山水、田园景观进行营造,进而打造出生态与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自然简单朴实的设计手法为主,营造出充满田园情趣的景观,确保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绿化、观赏性、休闲性以及娱乐性等特征。

三、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整体规划设计

关于乡村景观,该人文系统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并且规划设计工作不是简单进行排列,是要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因素等进行充分了解,例如:某观光农业地区地势相对平坦,这样在规划的时候就要确保其与其他规划视线进行无缝隙的衔接,尽量产生科学的联系,这样就能确保景观生态、经济以及空间等方面的要求得到真正满足。除此之外还要在园区进行办公管理服务中心、蔬菜示范区域以及优质果品示范区域划分,就能进行整体国画设计,对后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2、保护景观资源多样性

对于乡村景观来说,其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和水资源等,这些自然原始形态能够促使景观具有独特的自然气息,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中要对原始资源进行重点保护,对原始的山水尊重,对乡土自然植物的特征进行保护,要尽量不对农田生产特征改变,同时要在此前提条件下进行再开发,从而促使景观资源实现多样化。此外,乡村景观还具备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例如: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民间艺术以及一部分不可以复制的历史文化遗产等。因此要对景观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保护,并且好尊重历史,这样就能确保景观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互和谐,确保景观得到可持续发展。

3、体现乡土特色

要想设计出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不是要有华丽的表或者许多流行元素,是要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要求相符合。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调查乡村的水体、自然植被等,确保设计出来的景观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进而才能确保其具备乡村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中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1、生态手法

首先在规划景观前,要做好保护和利用的山水资源,并且根据地域特征恢复山水资源的保护范围,还要对具有破坏特征的规划建设进行有效控制,对山水自然进行保护。然后要将生态手法与景观空间形态有效结合在一起,主要从自然要素方面进行考虑,对打造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生态系统,促使自然环境得到合理开放,塑造出良好的生态格局。此外要坚持生态性的原则,将该原则作为开放空间的基本前提,促使山头、湿地等生态景观永久性开放。

2、景观手法

首先为了创造极富变化和戏剧性的景观序列空间,生态山水资源丰富的区域设计需要“引山借水”的景观序列组织,采用多元化的空间构图形式。其次,在塑造“依山亲水”的城市轮廓形态上,主要包括两种,即天际轮廓线和岸线轮廓线,其中前者注重山林轮廓在景观轮廓线控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一般天际轮廓线外,借助地形的起伏,能够形成多层次、多轮廓的天际线。另外,将山体制高点作为景观布局的标志,将山体融入轮廓线中,利用山体的楔入塑造“生态景观”的意味,建立“显山露水”的视觉对应系统,充分考虑每个重要视点周围开阔的空间,形成互为观赏的对景关系。

3、文化手法与功能手法

在对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主要是通过规划手法、园林景观以及小品设计等方式,将现有的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等进行充分利用,就能创造出自然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并且具有鲜明特色的景观环境。同时可以利用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以及房屋居住发展模式对景观生态功能、交通组织以及经济等发展模式进行规划,进而确保资源的可再生以及综合水平的提升,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重视数量增长朝着质量提高方向转变。

五、“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中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1、产业结构多元化

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想确保农业种植与休闲娱乐有效结合在一起,景观设计可以由单一的第一产业朝着一二三产业联动的产业经济结构方向转变,例如:将花海景观与婚纱摄影灯娱乐项目有效结合,对农作物的大地金景观进行营造。同时还可以利用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生态农业示范、科技示范等项目进行大力开发,将农俗体验与水果和蔬菜种植相结合,主要是通过采摘蔬菜和水果对制作农家食品等方式进行学习,促使人们对农业休闲方式进行体验。

2、产品模式升级

产品模式的升级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用自然水体对养殖产业进行发展,构建生态水产养殖度假区,并且让人们体验到垂钓、观鱼的快乐和兴趣。同时还可以种植葡萄来对葡萄采摘地区进行发展,促使旅游客人对采摘到酿造葡萄的全部过程进行体验;还可以对山体种植茶树进行依靠,进而构建出具有生态特征的养生度假区域,主要是通过体验摘茶和品尝茶对人生进行感悟和禅意。此外还要以家庭为一体,对农俗体验度假区进行构建,让人们体验到亲近自然的乐趣。

3、土地开发模式升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农村劳动人民进入到城市工作,这样地产开放模式可以参照以下两种模式:在开放前期可以装修空闲出来的一部分房屋,并且采用田园体验度假村的方式,将房屋租给游客居住,让游客更加深入体验民俗文化,也能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从长远来看,可以集养老、养生、度假为一体,开发出具有综合性配套设施的休闲地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构建综合体发展模式的时候,要将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做好景观设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田园综合体独特的优势特征,还能确保产业和产品升级,进而保障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兆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9):279.

[2]于小琴.规划设计中的“田园综合体”模式[J].中国林业产业,2016(10):280.

[3]孔祥智.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打造田园综合体[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3):41.

[4]李青海.田园综合体建设的路径选择[J].经济论坛,2017(9):92-95.

论文作者:刘书妍1,江婷婷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中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研究论文_刘书妍1,江婷婷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