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九七医院消化科 江苏 徐州 221004)
【摘要】目的:探讨经胃镜应用圈套器与胃镜前端安置透明帽以负压吸引方式固定胶囊内镜于透明帽前端两种方式将胶囊内镜送至十二指肠操作技巧的优劣。方法:回顾33例经胃镜推送胶囊内镜至十二指肠的操作资料,分为圈套器组(17例)与透明帽负压吸引组(16例),比较2组操作时间、操作过程中胶囊内镜从圈套器及透明帽前端掉落的次数的差异。结果:圈套器组、透明帽负压吸引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27.29±2.82)min、(4.62±1.03)min,2组比较t=5.342,P<0.05;胶囊内镜掉落次数分别为(6.59±1.18)次、(2.06±0.68)次,2组比较t=5.067,P<0.05;结论:胃镜前端安置透明帽以负压吸引方式固定胶囊内镜于透明帽前端较应用圈套器套取胶囊内镜可更快捷地将胶囊内镜推送至十二指肠。
【关键词】胶囊内镜;胃镜;圈套器;透明帽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203-02
视频胶囊内窥镜,简称胶囊内镜,是一种简单而快捷的小肠检查方法,主要适用于克罗恩病、乳糜泻、小肠息肉病综合征、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诊断[1]。大多数拟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在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已完善了胃镜检查,且胶囊内镜检查时间有限,故而医务人员希望胶囊内镜可以迅速到达十二指肠降段以下,以期将更多的检查时间留给小肠。但在胶囊内镜的实时影像监控中发现,部分患者的胶囊内镜在胃内长时间停留、停滞,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及时应用胃镜干预以提高胶囊内镜的小肠检查时间[2]。然胃镜下将胶囊内镜送入十二指肠的操作难度较大,值得各位内镜医师不断相互探讨借鉴。我科主要采用经胃镜应用圈套器与胃镜前端安置透明帽以负压吸引方式固定胶囊内镜于透明帽前端两种方式将胶囊内镜送至十二指肠,现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性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共完成254例胶囊内镜检查,254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3]适应证,其中有33例(占13%)通过胃镜将胶囊内镜送至十二指肠。3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1~66岁,门诊患者19例,住院患者14例,糖尿病患者15例,幽门轻度变形狭窄3例。根据将胶囊内镜送至十二指肠方式的不同分为圈套器组(17例),透明帽负压吸引组(16例)。圈套器组: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31~60岁;透明帽负压吸引组: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32~66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均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器械 重庆金山公司生产的OMOM胶囊内镜,型号JS-ME-II;胃镜 (OLYMPUS GIF-Q260);圈套器(COOK ASJ-1-S);圆筒形无侧孔透明帽(OLYMPUS MH-5P4)。
1.2.2肠道准备 嘱患者检查前3d无渣饮食。检查前10-12h禁食。检查当日用清水溶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江西恒康)2包为2000-3000ml溶液。吞服胶囊前30min服用50ml的二甲硅油散(四川自贡鸿鹤)。
1.2.3胶囊内镜检查及胃镜辅助送胶囊过程 检查同意书中已包括有可能需要胃镜送胶囊的事项。吞服胶囊后实时监控,若发现胶囊超过1h未进入十二指肠,即用胃镜(OLYMPUS GIF-Q260)送入十二指肠[3]。均全麻下进行,吸净胃底黏液。圈套器组应用圈套器套取胶囊内镜中部,将其送入十二指肠降段深部;透明帽负压吸引组则于胃镜前端事先安置圆筒形无侧孔透明帽,以负压吸引方式将胶囊内镜相对固定于透明帽前端,由于透明帽的内横径(10mm)小于胶囊内径的横径(13mm),故而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是利用透明帽随机负压吸引住胶囊内镜两端的半圆形头端中的一端,利用胶囊内镜较短的横径而非较长的纵径通过幽门,此种方式易于透过幽门,将其送入十二指肠球部以下。记录并比较2组的操作时间、操作过程中胶囊内镜掉落的次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操作时间定义为圈套器接触胶囊内镜至胶囊内镜进入十二指肠的时间,掉落次数定义为胶囊内镜中部进入圈套器内、助手收紧圈套器时胶囊内镜滑出的次数或透明帽负压吸住胶囊内镜后胶囊内镜从透明帽脱落的次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校正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3例实时监测发现胶囊吞服后1h仍在胃腔内。圈套器组、透明帽负压吸引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27.29±2.82)min、(4.62±1.03)min,透明帽负压吸引组操作时间短于圈套器组(t=5.342,P<0.05)。圈套器组、透明帽负压吸引组胶囊内镜掉落次数分别为(6.59±1.18)次、(2.06±0.68)次,透明帽负压吸引组掉落次数少于圈套器组(t=5.067,P<0.05)。
3.讨论
胶囊内镜胃内滞留原因主要分为器质性及功能性原因。器质性原因有幽门变形狭窄、幽门梗阻;功能性原因主要有糖尿病胃轻瘫、幽门炎症水肿、幽门痉挛等[4]。对于存在上述可能导致胶囊内镜胃内滞留原因的患者,建议要保证在胶囊吞入后1h内进入十二指肠,长时间胃内滞留势必占用小肠检查时间,可能会导致无法完成全小肠检查[5]。
目前多数医院采用圈套器捕获胶囊内镜送入十二指肠的方式[6,7],该方法不影响小肠动力,对胶囊运行及图像观察分析亦无影响,可以有效提高胶囊内镜小肠检查的完成率。然而,胃镜下将胶囊内镜捕获并送入十二指肠的难度大,主要难点有:(1)由于胶囊内镜需要以最小阻力透过消化道各段,故胶囊内镜在外观上呈现出流线形且表面光滑,圈套器及网篮皆为金属质地,表面亦光滑无阻力,两者相接触摩擦力很小,不易套取固定;(2)国产OMOM胶囊内镜体积较大,有四根固定轴的网篮一般很难将胶囊完全收入其中,故而一般选用圈套器套取,然通常要以圈套器套取胶囊内镜长径中间部分才不易掉落,但胶囊内镜黏附上胃内粘液后再以圈套器套取将更加困难。(3)以圈套器套取胶囊长径中部并稳定后,胶囊内镜与圈套器外套管一般处于“T”字形,即以长径横于幽门前区不易进入,特别是幽门相对较小患者,在该操作过程中胶囊内镜极易从圈套器滑落,反复滑脱也使操作时间明显延长,内镜控制尚不熟练的内镜医师往往失去信心,请求上级医师的帮助。因此胃镜下将胶囊内镜送入十二指肠更快捷可靠的方法值得不断探讨。
圆筒形透明帽是一种硬质透明的附件,安装在内镜的末端,因为透明帽侧壁无孔,加压吸引可形成负压,用于直径小于 10 mm 的病变的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并可辅助行EMRC治疗[8]。本研究发现,胃镜前端安置透明帽后利用负压吸引方式能更快、更稳定地捕获胶囊内镜,将其送入十二指肠,优于应用圈套器。透明帽能起到如下作用:(1)在胃腔内摄取胶囊内镜简单快捷,将透明帽对准胶囊内镜两端中的一端,予以负压吸引,确认胶囊内镜进入透明帽后,只需持续负压吸引即可将胶囊内镜拾取并固定于透明帽前段,且不易滑脱;(2)以透明帽拾取的胶囊内镜长轴指向幽门,接近幽门后以横径通过幽门,故而更易于通过幽门;(3)以透明帽负压吸引住胶囊内镜后,内镜前段被遮挡,但仍能根据透明帽侧壁透光处辨别进镜方向达幽门处,在幽门前区处如无法辨别方向,可中断负压吸引,胶囊内镜迅速从内镜前端脱落,即可辨识幽门位置。此时可吸引胃内气体,使胃窦幽门前区粘膜包裹胶囊内镜,为胶囊内镜建立幽门前区自然路径,且胶囊内镜以横径对准幽门,再次应用透明帽对准胶囊内镜远离幽门一端负压吸引,迅速拾取胶囊内镜并直接推送过幽门。正因为透明帽有上述性能,因此大大提升其摄取胶囊内镜的效率和稳定性,缩短了操作时间。且透明帽在广大基层医院已相当普遍,易于推广应用。
总之,本研究表明胃镜下透明帽负压吸引解决胶囊内镜胃内滞留问题简单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骏盛,赖华生,农艳瑛,等.美国胃肠病学会2017版胶囊内镜临床指南解读[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4):614-617.
[2] Yazici C,Losurdo J,Brown MD,et al. Inpatient capsule endoscopy leads to frequent incomplete small bowel examination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36):5051-5057.
[3]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10):549-558.
[4]陈孝,张子其,张建萍,等. 胶囊内镜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副作用的初步分析[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9):2233-2236.
[5]Lee MM,Jacques A,Lam E,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complete small bowel capsule endoscopy studie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0,16(42):5329-5333.
[6]骆泉,王晓丽,楼玉英,等.经胃镜辅助推送胶囊内镜临床价值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280-1281.
[7]刘敏芝,李运泽,韦天灵,等.无痛胃镜下推送胶囊内镜的临床观察研究[J].微创医学,2013,8(6):684-686.
[8]杨根源,龚飞跃.内镜前端透明帽的特点和临床应用[J].新医学,2013,44(1):11-14.
论文作者:封安强,朱云,焦娇,高树娟,李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胶囊论文; 胃镜论文; 透明论文; 幽门论文; 圈套论文; 负压论文; 操作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