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评价论文_杨鹏

杨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塘医院 广东 增城 511340)

【摘要】 目的:观察评价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2月~2014年12月,纳入带状疱疹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4)、观察组(n=23),均给予抗病毒、神经营养、理疗、镇痛治疗,观察组联合泼尼松片治疗。结果:1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疼痛水平对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止疱时间、皮损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1例、并发症0例、后遗症6例,观察组不良反应1例、并发症0例、后遗症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带状疱疹,有助于加速症状改善,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风险,但无充分证据表明可有效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治疗需据患者需要,并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症,控制剂量。

【关键词】 带状疱疹;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90-02

带状疱疹是一种以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为病原体的感染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感染受累节段神经节相应皮肤区域出现节段性疱疹为主要病理表现,病程在数周左右,部分患者可遗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v Neuralgia,PHN),70岁以上带状疱疹患者并发PHN几率高达75%[1]。带状疱疹早期治疗疗效直接影响PHN发病风险。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否可用于带状疱疹治疗,其起效机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该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增加感染扩散风险,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该药可进行辅助治疗,增加疗效。为进一步明确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带状疱疹有效性、安全性,某院试进行实验研究,分析药物起效机制,总结治疗经验。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4年12月,医院皮肤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未并发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等并发症;②病程3日以上;③未合并其它类型皮肤病,严重器质性系统性疾病、器质性疾病;④未合并其它免疫、代谢疾病;⑤无药物禁忌。共纳入患者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33~81岁、平均(54.3±13.0)岁。11例患者就诊前未接受过抗病毒药物治疗,40例患者疼痛评分5分以上。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4)、观察组(n=2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史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抗病毒与营养神经治疗,阿昔洛韦针(静脉滴注,2次/d,500mg/次)+甲钴胺片(口服,3次/d,1片/次)+呋喃硫胺片(口服,2片/次,3次/d)。若有需要以卡马西平止痛,1次/d。结合HE-NE激光照射,15min/次,1次/d,若为巨大水疱以聚维酮碘液清创消毒,3次/d。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给予泼尼松片,1~2片/次,2~3次/d。以上治疗均持续7日,据具体疗效、不良反应考虑是否延长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第7日疼痛评分。疼痛明显缓解时间(疼痛积分降幅>1/2)、止疱时间(无新生疱疹)、皮损愈合时间(水疱干涸、结痂面积>1/2)。随访3个月,评价PHN方式例。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EXCEL录入,转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计量指标

1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疼痛水平对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止疱时间、皮损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并发症与后遗症发生

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观察组出现1例瘙痒、1例呕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未见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PHN6例,观察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病毒可侵犯神经节引发炎症甚至坏死,进而产生神经痛,患者疼痛感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本次研究显示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确实有助于增减常规治疗疗效,加速减轻疼痛、抑制疱疹进展、加速皮损愈合。但对照组PHN发生率25.0%、观察组为13.04%,两组患者遗留PHN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纳入患者例数不足有关。有报道称约有9%~13%的患者可遗留PHN,持续3~5年以上,老年人并发PHN风险更高,且病情更重。且许多研究均证实带状疱疹遗留PHN风险与急性期疼痛有关,尸检表明没有后遗症带状疱疹患者周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更轻。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可减轻疼痛,有助于降低PHN发生风险,疼痛减轻一点程度上代表病毒对神经的损伤性下降[2]。但需注意的是,糖皮质固醇激素缓解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控制剂量难度大,且目前尚存在高压氧等其它替代疗法,使用激素获益与风险可能不成正比,激素更适用于病情更重、并发PHN风险更高、对其它替代疗法不耐受患者。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2.

[2] 刘玲春,刘英辉,杨明山等.糖皮质激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4(1):6-10.

论文作者:杨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  ;  ;  ;  ;  ;  ;  ;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评价论文_杨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