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广东 梅州 514700
摘 要: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根本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资源和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必须重视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成为环保大军中的建设者。本文主要是对课堂教学中如何结合生活素材渗透环境教育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课堂教学中结合日常生活素材渗透环境教育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整合策略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欠发达地区整合生活、课本环境素材推进环境教育的研究》编号:2012YQJK242)资助
前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大气污染、水土流失、雾霾等现象日益增多,这些现象都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带来的,导致人们生存环境面临威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1.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
1.1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
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保护环境,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环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环境教育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认的关系,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杜绝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破坏。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将环境教学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对改善社会环境问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学科教学要求
在课堂教学语文、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学科教学的要求。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中都有语文这门学科,而且许多文章中都设计到保护环境这样的知识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地理学科是与环境教育息息相关的,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更清楚了解现代环境问题,很多地理现象都是环境遭受破坏形成的,而且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也很多案例。因此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学是符合当前地理教学的要求。生物学科、化学学科等都是类似的,这些学科都或多或少提及到环境问题和保护环境,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学科教学要求。
1.3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1)学术价值。在课堂教学教材中,对环境污染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都有较多的记录,在课堂各学科教学内容中都对相应的环境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的环保素养。在学术的研究上已经上升到思维和应用层面,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2)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学生能够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可以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在进行与水有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节约用水、循环用水这些环境教育渗透在教学内容中,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将这些应用在实践中,养成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1]。
2.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整合策略
2.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多角度融入环保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教材内容,从不同角度将环保知识融入进去。主要有两种方法:(1)环境教育直接融入法。就是直接将环保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主要是针对那些直接提及环境问题的教学内容。比如地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在地球上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为了发展经济,过度的开采利用,导致世界上矿产资源严重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生产所需。矿产资源开采会对地形地貌造成严重破坏,矿产资源的利用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这些都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危害向学生提及,为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又比如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时,在讲到生物变异这些内容时,可以将环境教育直接渗透在教学内容中,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大多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有关,因此要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这样才能对动物、植物生存提供安全保障。(2)环境教育间接融入法。就是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主要是针对那些与环境问题相关,但不是很明显的教学内容。比如进行化学课堂教学时,化学看似与环境教育没有太大的联系,其实在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是涉及到环境问题的,比如燃烧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虽然只是个简单的化学反应,但是教师可以将环境教育借助化学实验呈现给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秸秆燃烧也属于化学实验的燃烧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当前的全球变暖、酸雨现象等都是有这些因素造成的。通过讲环保知识融入到教学教材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
2.2加强开展环保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通过加强开展环保性学习来实现,这样有利于学生环保知识的学习和环保知识的应用,深化环境教育。仅仅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入环保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展专门的环保性学习,是渗透环境教育的关键。在开展环保性学习,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1)开展环保案例研究分析。将于环境问题相关的社会时事或者历史性重大事件作为案例,在课堂中进行研究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上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也可以采取小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各小组之间展开辩论,对案例中的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改善措施。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环保知识的分析,为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2)学校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学校要定期举办环保知专题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去,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环保知识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问题与我们生活相关,保护环境要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保护环境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进行环保知识专题讲座时,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对学生的环保技能和意识进行考察,从而提高学生保护环境能力[3]。
2.3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环境教育渗透
2.3.1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走入现实生活中,不再单纯接收环保知识,而是开始接触环境问题。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些实环保课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去完成。比如教师为学生提出“为保护环境做贡献”这样的课题,学生在完成这以课题时,需要记录自己的行为。学生可以通过宣传环境教育,让更多人的人将环境问题重视起来、种一棵小树,为净化空气贡献力量、减少使用塑料袋,为治疗白色污染做贡献等。通过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2.3.2组织环境调查和考察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环境调查和考察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中,对地区地理环境、环境污染、污染防治等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地图搜集资料、获取信息,最终实现对野外实地观测、资料整理、图标绘制等。通过这样的调查和考察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身边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环保知识应用在活动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2.3.3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和公益活动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和公益活动可以通过宣传页、黑板报、演讲比赛、环保论文比赛等形式进行。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将环境保护重视起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每年三月十二号植树节,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植树,并宣传植树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也可以在四月三十号世界无烟日,组织学生在社会中进行无烟宣传页的发放。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人的人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2.3.4开展环保教育课外活动
学校要多开展环保教育课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环保教育活动中去。可以通过开展自制环保学科模型和环保教具,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塑料瓶、废电池以及其他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体制作环保学科模型和环保教具;也可以通过开展环保黑板报、环保征文、环保金子等活动,让各个年级、各个班级之间进行评比。通过开展环保教育课外活动,可以将环境教育渗透在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教育教学和学科教学的要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对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整合,可以让人们环境问题重视起来,对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惠芝. 促进学生观念建构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分析[J]. 科学中国人, 2017(2).
[2]周建秋. 促进学生观念建构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 30(8):96-98.
[3]翁庆双. 变知识传授为观念建构——基于观念建构的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与实践[J]. 浙江教育科学, 2017(2):50-52.
论文作者:李卓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环境论文; 学生论文; 环境问题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知识论文; 保护环境论文; 可以通过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