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通过对我国某市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进行长期的施工监测,整理并分析了现场实测数据,阐述了深基坑的工程概况,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目的及任务做出研究与分析,并探讨了主要的监测方法,确保施工的精确性,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监测
车站为某市地铁六号线,车站采用地下站台形式,施工过程牵涉深基坑开挖,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集中,交通繁忙。车站开挖施工前必须先做基坑围护,深基坑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围护结构、周边岩土及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量控,实时评估深基坑安全状态。
一、地铁车站工程概况
该车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宽21.3m,长472.4m,车站主体建筑面积20977m2,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轨面埋深为16.66m,开挖深度17.6~20.2m,顶板覆土3.3~4.9m,属于一级基坑。车站主体拟采用地下连续墙加五道内支撑的围护结构,坑底加固采用高压旋喷桩,地下连续墙深度32.5~35.0m,宽800mm,长4.5m~6.2m。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间距约7.7~8.5m;其余支撑采用Ф609mm,厚16mm钢管支撑体系对撑,水平间距约3m间隔布置。
二、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目的及任务
地下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影响一直是施工控制的重点,周边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而现场监控量测则是环境控制的重要手段。现场监控量测作为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监视分析围岩、支护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及环境稳定,还可判断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法是否合理,确认和修正设计参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施工过程中建立全面、严密的监测体系是完全必要的,监测信息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不仅可保证结构自身的安全稳定,还可对周边环境影响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路面及管线等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将施工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其一,认识各种因素对地表和土体变形等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工艺和修改施工参数,减小地表和土体的变形;其二,预测下一步的地表和土体变形,根据变形发展趋势和周围建筑物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其三,检查施工引起的围护结构、周边岩土变形是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控制地面沉降及其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以减少工程保护费用;其四,为研究土体性质、地下水条件、施工方法与地表沉降和土体变形的关系积累数据,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其五,发生工程环境责任事故时,为仲裁提供具有法律意义的数据。
三、监测项目及方法
(一)地表竖向位移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配套铟钢尺测量,仪器精度±0.3mm/km,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的夹角不应大于15”;测量方法采用二等水准观测,水准线路按照后前前后往返测或附合水准线路;测点布设应采用钻孔方式埋设,钻孔深度打穿地表硬土层,将测点布置在原状土层中;观测过程应将尺垫踩实以保证监测精度。水准尺必须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为更好地保证监测精度,监测过程中要求实行“五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设备、固定观测方法及固定观测路线;沉降监测点的精度和主要观测方法见下表3.1-1。
(二)深层水平位移观测。采用高精度测斜仪,仪器精度 0.25mm/m,分辨率不宜低于0.02mm/500mm,测量方法采用孔口起算,自下而上每0.5米测定墙体(土体)位移的水平偏移角,计算围护结构(土体)不同测试深度的水平偏移值,通过叠加推算各点的位移值;深层水平位移观测包含支护墙体和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支护墙体水平位移管埋设将PVC测斜管绑扎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上,管壁一组导向槽垂直于基坑纵向,测斜管应与地墙同深,且管口部位宜采用钢套管保护;土体水平位移管与支护墙体位移管同一断面,在局里围护墙0.5~1.0m处采用工程钻机Ф127mm钻具成孔,将PVC测斜管组装后放入孔中,并确保一组导向槽垂直于基坑纵向。
(三)支撑轴力监测。测读仪采用频率计,仪器精度不低于 0.1hz,传感器采用振弦式钢筋计及轴力计,精度不宜低于0.5%F•S,分辨率不低于0.2%F•S;测量方法用频率仪测度传感器频率,支撑构件受力情况与传感器频率成函数关系,通过标定公式换算可以求得支撑轴力;支撑轴力监测包含砼支撑和钢支撑,砼支撑在支撑四侧中间位置主筋上各埋设一只钢筋计,钢支撑在固定端埋设轴力计;砼支撑轴力按3.3-1式计算:
四、施工监测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1)本工程监测工作,难点之一就是地连墙内的测点安装与保护。墙身测斜管的安装,都是在试验幅地墙钢筋笼的制作与下放过程中完成,测斜管密封不好容易堵塞,槽口不正会造成测试结果比实际偏小;压顶梁施工过程易对测斜管产生破坏。针对以上难点应采用如下措施:1)测斜管接头采用防水胶密封;2)测斜管绑扎固定好槽口方向后一米一绑确保不移位变形;3)测斜管孔口部位采用直径114mm的钢管保护,并在钢筋笼下放到底、混凝土浇筑前灌满清水;4)地连墙超灌部位采用人工风镐破除。
(2)监测点主要布置在基坑周边,该区域属于施工场地,材料堆放,机械行走均会造成测点占压、破坏,重新修复会造成数据缺失不连续。相应措施:对各测点做好标识标牌,盖好相应的保护盖板,并与现场施工人员交流沟通,合理布置施工场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的监测要点,初步分析了整个监测过程。除上述内容外,还要提升施工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彭广亮.软土地质地铁深基坑监测管理技术[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124-00124.
[2]卫彬,李想,谭勇.上海某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案例分析[J].施工技术,2015(7):72-76.
[3]于艺林,张帅,杨晓毅,等.动态监测技术在城市中心紧邻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5,46(12):1069-1072.
[4]邹淼,吴禄源,王磊,等.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对临近管线的影响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6(3):106-111.
[5]王晓杰,杨仕若,骆建军.地铁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分析与开挖监测[J].广东建材,2015(12):37-40.
论文作者:吴荣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车站论文; 深基坑论文; 位移论文; 地铁论文; 基坑论文; 地表论文; 精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