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资本主义论文,本质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陶大镛教授主持的“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其最终成果是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现代资本主义论》。这项成果着重探讨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把我国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观察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向,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现代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加强,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兴趣和探索,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诸如“后工业社会”、“人民资本主义”、“混合经济论”、“成熟的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科学和工业一体化的资本主义”等。更有人认为,“旧资本主义”已经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新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已经“解体”,财团不复存在,经济权力发生转移,垄断资本主义发生了“质变”,等等。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剖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某些特征,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其焦点在于:现代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究竟是什么。
这项成果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控制垄断的反垄断法,在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遏制住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恰恰相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垄断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垄断化的过程也明显加快。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一浪高过一浪的兼并浪潮,已由过去的“大鱼吃小鱼”发展为“大鱼吃大鱼”,更加剧了垄断化的进程。这些垄断企业在科技迅速进步、国际分工加深、生产社会化发展到国际规模的条件下,更加发展成具有全球规模的跨国垄断公司,并由主宰一国一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发展到在世界范围内主宰生产和贸易的垄断集团。因此,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垄断不仅没有削弱,相反已从国内垄断扩大到国际垄断。垄断仍是现代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这项成果指出,任何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过程都是在旧社会内部孕育发生的。这种过程并非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而是自发地,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自然产生出来的。这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是如此,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更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同样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这种物质条件的创造,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即一种与私有制相对立的公有制,这是经过长久的阵痛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这项成果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逐渐孕育着某些社会主义因素。生产和管理的社会化,为社会主义准备着日益完备的物质基础;资本的社会化、股份化,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为将来由整个社会即全体人民来实行“剥夺”做好了准备;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某些变化,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职能的加强,为社会主义消灭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做了必要的准备;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高度发展,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现成的借鉴;“三大差别”的缩小,也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物质条件的重要表现形式。
这项成果通过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具体发展形态的考察和深入探索后得出结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内部,已经孕育着某些社会主义因素的萌芽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