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贵
(达州市大竹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100)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及其肺内占位CT特征。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该时间段内分别选择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4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范畴;均对患者实施临床表现的观察及其肺内占位CT特征的观察,并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肿块的平均体积为(88.32±2.13)cm2,显著大于对照组的(6.98±0.34)cm2,且观察组患者的肺内占位CT特征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和单纯肺结核患者无显著差异,但是合并症患者的肺内占位CT特征相对显著,临床可用于鉴别诊断。
【关键词】肺结核;肺癌;肺内占位CT特征;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200-02
肺结核和肺癌的发生和个人体质、环境因素等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肺结核肺癌的发病患者均呈现增多趋势;而基于病情发生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就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次研究则主要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目的在于总结相关经验,并为广大同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现将研究详情做出整理报道,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该时间段内分别选择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4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范畴。对照组患者年龄为40~82岁,平均年龄为(60.34±2.13)岁,患者中男女分别为32例和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40-81岁,平均年龄为(60.86±2.08)岁,患者中男女分别为31例和9例。两组患者组间基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故可实施对比分析。
1.2 方法
均对患者实施临床表现的观察,包括其肿物边缘情况、肿物形态、肿物部位等;并军队两组患者实施CT检查,观察期肺内占位CT特征,即包括阳性支气管征、卫星灶征、分叶征、毛刺征等,并对比两组情况[1]。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中计数资料以(n)统计、计量资料用(x-±s)统计;并分别使用χ2检验、t检验,检验后P值在0.05以内表示两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1.0软件。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对比
两组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发热、胸部钝痛等症状,且组间无显著差异;此外观察组患者肺部肿块的平均体积为(88.32±2.13)cm2,对照组患者肺部肿块的平均体积为(6.98±0.34)cm2,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t为238.501(P<0.05)。
2.2 两组CT特征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肺内占位CT特征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可用于肺部相关疾病的检查方法较多,但是肺癌和肺结核两种疾病均存在类似的临床症状,例如胸痛、咳嗽、咳痰等情况,给予患者对症性的止咳、镇痛、化痰等干预往往可起到一定效果,但是治疗后一旦停药可能再次出现反复,久而久之使得患者治疗的积极性显著下降,并影响患者身体健康[2]。此外多数患者的肺结核和肺癌等,若未在早期得到有效的对应干预,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临床认为对于该类患者应该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以便于对患者做出及时诊断后给予准确治疗。
本次我们针对肺结核合并肺癌、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肺部肿块的平均体积为(88.32±2.13)cm2,显著大于对照组的(6.98±0.34)cm2,此结果提示我们针对肺结核或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时,可考虑融入患者的肿块大小情况,一般肿块越大可能表示患者的疾病恶性程度越高,但不建议借鉴此结果实施定性诊断。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肺内占位CT特征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提示我们,肺结核患者若存在分叶征、毛刺征等恶性肿瘤的征象,从很大程度上可说明患者合并有肺部恶性病变即肺癌;故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合并症患者的毛刺征和分叶征等CT征象显著比对照组单纯肺结核患者多,这同时和李亚威[3]等学者的研究存在相似之处,故临床可基于患者的肺内占位CT征象对其实施判断。由于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疾病恶性程度较高,肿物的周边可能存在恶性浸润情况或炎症病灶情况,故而血管集束征、阳性支气管征等征象的高度显示,从极大程度上证明了肺结核患者合并有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可能。故而肺内占位CT特征可从极大程度上反应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肿物情况,但是本次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并无显著性征象拆,故而凭借CT检查可用于肺结核合并肺癌以及肺结核的早期筛查,针对疑似病例建议再次对患者实施实验室病理检查,以期最终对患者做出准确诊断,并给予其对应治疗以促进患者及时恢复,改善其预后。
综上所述,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和单纯肺结核患者无显著差异,但是合并症患者的肺内占位CT特征相对显著,临床在诊断时可注意观察患者的相关特征,故而及时对其作出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贾伟君,李垚.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临床观察[C].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研究研讨会. 2017.
[2]李成海,邱万成,周新华,等.71例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的CT表现特征及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7,39(6):576-580.
[3]李亚威,张福芝,吕平欣.18F-FDG SPECT/CT与CT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7, 25(10):1615-1618.
论文作者:杨宗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8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肺癌论文; 特征论文; 两组论文; 差异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