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白叶”牵出山海情
文_陈述义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靠种植白茶富起来的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向沿河自治县中寨镇大宅村、志强村、三会溪村捐赠安吉“白叶一号”茶苗360万株。接受捐赠后,沿河积极谋划后续跟进措施,切实将扶贫茶变成“摇钱树、致富树和感恩树”。
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沿河自治县中寨镇,相距1500余公里,却因“白叶一号”,谱写出一段山海情谊一线牵的佳话。
通过对上述措施的实施,株洲机务段210 台HXD1C型机车主断路器故障在2016下半年故障率同比降低了46.6%。同时通过本文简要的归纳分析,提出了判断该类故障的一般思路和解决对策,为今后在现场问题的处理上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黄杜村从2003年开始种植白茶,截至2018年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值达1.5亿元左右,户均收入30多万元,被称作“安吉白茶第一村”。2018年4月9日,靠种植白茶富裕起来的安吉县黄杜村20名党员联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安吉白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受到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2018年7月15日,黄杜村与中寨镇大宅村、志强村、三会溪村正式签订捐赠安吉“白叶一号”茶苗360万株1200亩的协议。
打好白茶种植攻坚硬仗
中寨镇所辖的大宅村、志强村、三会溪村毗邻交错,地理海拔较高、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三个村共有29个村民组1432户5385人,其中贫困户300余户1000余人,没有主导产业,是沿河一类贫困村,干部群众渴盼脱贫的愿望特别急切、强烈。
“为了种好‘白叶一号’,铜仁市级配套110万元、县级配套450万元,专班主抓,种植好这片扶贫茶、感恩茶。”何支刚说。
2018年10月20日凌晨00:30,“白叶一号”茶苗辗转1500多公里到达中寨镇,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中心主任肖强、沿河自治县副县长陈凤和全镇党员干部的见证下,黄杜村党委组织委员刘炜将“白叶一号”扶贫茶苗正式移交给中寨镇党委书记谭鹏飞。
这是一栋二十八层的烂尾楼,脚手架因为停工显得有些陈旧,地面上横七竖八地散落着一些建筑材料,木板呀水泥桶呀什么的。
“白叶一号”扶贫项目落户中寨后,沿河自治县委书记任廷浬,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支刚多次到大宅、志强、三会溪三个项目实施村调研,直接参与土地的选址和项目规划,提出要把“白叶一号”种植作为一场攻坚仗来打。县、镇成立茶苗移栽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设好茶园。
初夏,走进志强、三会溪、大宅三个村的连片茶区,空气清新、茶叶吐翠,一道道产业路相连贯通、一座座蓄水池散落其间,“茶园园区化、园区景区化”美景正在铺展、描绘。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天气,在中寨镇大宅村,第二批扶贫茶苗抵达后,村支“两委”连夜组织干部群众转运茶苗,统筹安排第二天的移栽。第二天,大宅村在外经商20多年的村民田洪军带领20多位在外务工的村民一道返乡,火速增援。
为把“白叶一号”种植好,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贵州省农业厅专家、安吉黄杜村的技术专家团队以及沿河自治县茶办的技术员等,深入中寨镇“白叶一号”茶园基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将扶贫茶种成“摇钱树”
志强村党支部书记石捍南是沿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下派到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白叶一号”落户志强村后,他比以前更忙,白天在山上跑,晚上到农户家中开会,几个月下来,工作进展顺利,但石捍南的白头发更多了。
为了加快移栽进度,中寨镇全体干部职工连续奋战在茶山,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
“白叶一号”落户后,大宅村贫困户杨花享受到了以受捐茶苗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收取租金、贫困户优先管护茶园等扶贫红利,收入持续稳定。
王: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的情况,要从国际数学联盟(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简称IMU)谈起.国际数学联盟(IMU)成立于195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非盈利性组织,目前共有70个成员国.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数学方面的国际交流;组织召开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 maticians,简称ICM),以及两届大会之间各种数学方面的国际性专门会议;颁发奖励,主要是菲尔兹(Fields)奖.
10月20日早上6:30,中寨镇志强村300名干部群众冒雨赶到茶山,见证刘炜和志强村村干部张勇一道种下第一株“白叶一号”茶苗,拉开“白叶一号”落地中寨镇的大幕。
2018年10月20日,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党委组织委员刘炜(右一)与贵州省沿河自治县志强村村干部张勇(右二)共同种下第一株“白叶一号”茶苗。(沿河自治县中寨镇供图)
得知村里来了扶贫茶,田洪军感觉村里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于是组织在外村民,赶回村里帮助移栽茶苗。目前,他已经转让了在外承包的鞋厂,入股大宅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并担任法人。同时在“白叶一号”项目基础上,建设500亩“中黄3号”高端茶园,免费送给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贫困户自己管护、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和茶青的收购。
为高标准、高质量移栽“白叶一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中心主任肖强、安吉县技术专家团队以及沿河自治县茶办技术团队全程指导移栽。
2018年11月11日,历经22天,中寨镇顺利完成360万株茶苗1200亩的移栽任务,是受捐的“三省四县”中最先完成整地、最先开始栽苗、最先完成移栽任务的。
这一速度打动了黄杜村党委书记盛阿伟。他说,黄杜村党员群众对“白叶一号”有深厚的感情,不仅仅把它当作一片茶叶,还当作了自己的儿女;不光是把她们从浙江“嫁”到沿河来,还要提供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通过技能和产业链的扶持帮助贫困地区山村百姓拔掉穷根,走向康庄大道。
“沿河将加快推进‘白叶一号’茶园基地的项目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后续跟进措施,建立健全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全力以赴,切实将扶贫茶变成‘摇钱树、致富树和感恩树’。”任廷浬表示。
扶贫茶托起山村新未来
该综合管理平台可打通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视频专网、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公安内网,通过七大模块建设,实现对城市路况类、事件类、基础信息类等数据的集中采集、分析研判和精确管理。
知道“白叶一号”即将落户村里,三个村的干部群众激动不已。
“白叶一号”落户中寨,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国务院扶贫办、中茶所茶树种植中心,贵州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及省扶贫办、省农业农村厅,铜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的各级领导先后走进中寨调研“白叶一号”种植进展情况,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心怀感恩之心,把黄杜村捐赠的白茶精心栽种好、养护好,把白茶产业发展好,用实际成效回报黄杜村党员群众的一片深情。安吉县、浙江贵茶集团的相关领导也多次走进沿河,指导白茶产业发展。省、市有关部门多次走进中寨开展技术指导、业务培训,超前布局“白叶一号”后续产业规划发展。
术后随访,28例患者依据RDQ诊断分为反流组(n=4)及无反流组(n=24),两组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4例患者行胃镜检查,5例有食道炎,其中2例有反流症状,3例无反流症状。4例患者术后行食道24 h pH值监测,1例有反流症状且有病理性酸反流,余3例无反流症状的患者中,1例有病理性酸反流。
为确保“白叶一号”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寨镇推行股份合作制,强化利益联结,将茶苗折资量化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专业合作社,每户贫困户受捐茶苗1076株,折资为3013元持股;农户每亩撂荒地入股,折股3000元,每亩熟土折股6000元,共有265户以1426亩土地折资入股茶业合作社。同时,3个村集体以55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入股,组织农户入股39万元,齐心协力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
依托“白叶一号”扶贫项目,中寨镇借势发力,引进江苏客商成立贵州御锦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金山、清河两个村连片种植“中黄3号”黄金茶3000亩,让更多的贫困户获得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
“我们不仅要让这些茶苗尽早成为贫困群众的‘摇钱树’,还要依托茶叶基地,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建设‘万亩茶乡’,让群众得到实惠,让贫困远离沿河,不辜负安吉县黄杜村党员干部的深情厚谊。”任廷浬说。
式中:σ为黑体辐射常数;εeff为腔体有效发射率;Tcav为吸收腔内表面温度;Ta为周围环境温度;εw为腔体内壁材料的热发射率。
时下,一株株“白叶一号”扶贫茶、致富茶,越过江南水乡,正在地处黔渝边沿的沿河乌江两岸,拔节生长,吐露芳华。
组织承诺是个人对所属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任,以及由此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组织承诺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员工流失率、缺勤率,有助于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的提升,更能有效的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陈述义单位 / 沿河自治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标签:沿河自治县委宣传部论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