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仍是企业的需要--对“知识经济”热的几点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仍是企业的需要--对“知识经济”热的几点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仍是当务之需——面对“知识经济”热的一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仍是论文,知识经济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给世界将带来怎样的变化是难以想象的,但只要回顾一下十到十五年前在企业、经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就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未来。据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在未来的信息社会,各国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组织采用知识管理。(注:《管理决策》[美国]1999年第1期,[法国]尼福(D.Neef),《知识管理:前景广阔》。)因此可以预见,以知识为经济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时代。这种时代的变化被视为知识基础上的连锁反应,而知识的传播、科技的推广等都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因此,知识经济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结构、教育的水平,与国民素质、人才结构、人才存量等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和依存度。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我国的教育重点是发展高等教育吗?

近来广播电视、报刊文摘竞相报道转摘教育部关于对大学生、研究生扩招的消息。可见国家已将目光放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上。于是人们纷纷提出如“高等教育大众化”、“从英才教育到大众教育”等观点,而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却似乎持一种“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已发展到尽头”的态度。事实上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出现滑坡现象。这一点是值得人们深思的。诚然,高等教育与知识特别是高新技术知识的增长和创新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但是,我国当前的教育重点就已是发展高等教育吗?只要具体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的总体国民素质情况,就不得不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

二、分析我国文化、经济等发展现状:职业技术教育仍应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首先,我国并未真正完成工业化过程,我国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仍在制造业。“从工业化的历史角度来看,可以把世界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代:以产业资本为轴心的英国工业化为第一代,依靠金融资本进行工业化的德、美为第二代,国家承担工业化的日本、前苏联为第三代,第二次大战后获得成功发展的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NICS)的工业化为第四代。”(注:何清涟、李辉:《我们仍在仰望天空》,《书屋》1999年第5期。)我国的早期工业化运动是十九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而50年代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可以被认为是苏联式的第三代工业化,中国则在80年代才以迟到者的身份开始迈向第四代工业化,近20年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只是“包装在薄薄一层比较现代化的科学和工业外壳之内”(注:同(2)。),我国的国民经济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而且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生产设施简单重复增多来实现的,工业技术严重滞后,伴随着大量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的消耗。这可以从我国的钢铁行业、纺织行业的生产状况窥到一斑,我国的钢铁加工后产出的铁渣可以再出口日本,由日本进行再提炼、再加工生产出优质钢材。我国一直以纺织与服装生产大国著称,90年代中期我国纺织品生产总值为551亿美元,而同期日本的纺织品产值是730亿美元,美国则达到840亿美元。至于中间产品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则更低于日、美。

复旦大学教授殷醒民认为,在我国人均GDP尚处于1000美元以下的发展水平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主流仍然是制造业,而不是以技术、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信息产业。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点是提高生产技术、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并将之运用于生产。(注:《我国主要经济增长点仍在制造业》,引自1999年9月23日《工人日报》、《大家文摘报》总第28期。)美国的雅虎总裁之一杨志远在北京开设网络研究中心时说:“中国的大学有数量惊人的高技术开发人才。”而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前任局长,现亚太局长黄玉斌先生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有世界第一流的科技人员,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的,但中国的技术工人,在有些方面甚至还不如某些东南亚国家。这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桎梏。”可见,中国缺少的并不是高科技开发人才,而是能够将高科技转化为高质量产品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我国要改变工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流设备,二、三流产品”的现状,要改变粗放型、资源浪费型、资金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仅仅靠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还应当重视培养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

其次,我国的广大农村总体国民素质不高,并有下降的趋势。这无疑是我国早日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阻碍。而尽快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生活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当前的人口主体是农民,农民在人口总量中是占压倒多数的一个庞大群体,而且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比重极大,且还有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农村科技含量的增大、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的外延,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力涌入城市加入“打工大潮”,留在农村的多数是老年人和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忽视对孩子的就学、升学等教育问题,造就了一批新时代的文盲或半文盲。李瑞环同志在1995年1月14日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的《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基础教育》讲话中曾有这样的论述:“…我国需要接受基础教育的适令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成年人数量惊人,全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5.4年,15岁以上的文盲有1.8亿,占同龄人口的22.25%,其中青壮年文盲约有5200万,尽管党和政府为扫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每年还有成千上百万的新生文盲涌入劳动者的行列。”中国农村现有1.2亿文盲、半文盲不仅不可能接受“大众化高等教育”,而且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而影响我国信息社会的实现。

同时,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大。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罗什曾指出:一个经济整体的实际发展,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该国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根据1990年的统计,中国人仅有26.3%在城镇,而德国1877年已达到39%,说明德国的劳动力大军在工业中就业的比例在十九世纪70年代就比今天的中国还高(已包括乡镇企业就业人口)。我们已注意到我国的劳动力大军中从事高科技生产的人员仅占少数,我国的第一、二产业仍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虽在逐年增加,但尚未达到占就业人口的50%或以上,而这是信息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另外,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及有待转化的农村剩余人口说明我国经济的主要成份仍是农业。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农业的问题实在不少,农民文化素质低等因素决定农民完全没有环保、特续发展意识,对土地的掠夺式的开发,对水资源、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等,造成水土流失、干旱、水灾等许多问题。因此,对广大的农村人口,除了对他们实行扫盲外,还有一个生存发展的问题。这不是高等教育可以承担的职责。而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为广大农村地区人民提供就业前的初级职业培训,传授职业技能,推广实用技术,灌输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生存竞争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我们还应注意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如果我们画一个全国经济发展分布图,便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这些城市、地区的工业产品一般以高新尖出口产品或技术密集型的成品半成品为主,技术含量较高;第二层次是中小城市或沿江地区,这一层次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以原材料加工产品、或半加工产品为主体,其中工业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的增长仍是基于对原材料的大量消耗和简单劳动的再重复上;第三层次则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工业的发展缓慢,或工业仅处于起步阶段,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且农业科技含量变化不大。总之,我国欠发达地区约占全国三分之二的省份和半数以上的人口,即使是经济发达省份,也仍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地域广,人口多,资源匮乏等诸多原因造成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难点。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而忽视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可行的。一哄而上地发展高等教育,势必造成人才大量外流,一些地方人才缺乏,而一些城市却是人才高消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必然扩大。

三、两条腿走路:重视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具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后,再结合经济学家总结的知识经济发展所具备的五大条件:一知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和主要推动力;二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能占或超过50%;三信息工业充分发展,建立起先进的通讯网络;四社会生活信息化;五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白领工作的人员超过就业人数的50%以上。(注:《知识经济与教育产业化》,《教育与经济》1999年第3期。)可以对比分析我国是否具备了这些条件,距离知识经济时代还有多远。中国能否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无疑与知识创新、人才开发以及“科教兴国”等教育发展战略有关,这很大程度上确实要依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中国的经济、文化、国民素质等现状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因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特别密切的关系;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他们能够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农业经济,必须普及基础教育;发展工业经济,必须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知识经济,则必须推进高等教育。根据有关方面的测算,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知识经济是后工业经济的产物。经济的发展自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我国不可能跨越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严峻的事实迫使我们认识到:未来的国家竞争是技术的竞争、高科技产品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当前我国既肩负着完成工业化的过程,又必须接受知识经济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事实,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有所歧视,因为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技术员及管理人员,是所谓的“蓝领工人”。而经济的发展似乎仅仅是由工作于高科技领域的人实现的,尤其是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迫切需要能够开发高新尖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则更会产生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忽视,如目前出现的“普高热”、“高等教育热”、“学历热”等。其实我们必须首先明白,人才是有类别之分的,在经济建设领域各种类别的人才都有其不可替代性。高等教育培养的是设计、开发性人才,职业技术教育负责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高等教育负责培养具有研究、设计、开发等能力的人才,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则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技术、管理人员。如果我们将高新尖知识比作新的世界经济中的电流,那么高等教育机构是产生这种“电流”的发电机,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就是一个个传送带、转化器。二者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没有轻重之别。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工业化初期,科学技术的贡献率仅为5-10%,则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如今发达国家由于广泛采用高科技,这一比例已达到60-80%,有些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则达到95%以上。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以创造新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为重心的具有高科技水平的知识工人在企业中扮演着与过去很大不同的角色,他们要比过去以产品生产为基础的企业雇员拥有更多的责任和职权。由此可以看到知识带来的最明显的、最直接的影响在于,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高技术、有知识的“知识工人”(此概念由比尔·盖茨提出)未完成。企业一般是通过高科技生产与管理来缩短产品的周期,压缩发展时间,降低产品价格,增强高技术水平的竞争,实现抢占市场的目标。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急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技术工人之时,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力度,主动适应需求,培养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实现现代企业梦寐以求达到的效果——完美的组织,更具流动性的工作,不断升级的技术,有技术、有责任心的雇员。

目前的现实是职业技术教育滑坡,高等教育过热。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人才的高消费似乎是对人才的“储存”,其实这是一种浪费。由于机构调整,企业的人员精简,造成大量人员下岗、转岗;由于大批农村剩余劳力涌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重。因此,当前新闻机构应当加强理性舆论的导向,而不是大力鼓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理性舆论是历史推进的意识尖兵,社会每进一步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并以舆论形态变成公众普遍的理性头脑”。(注:刘建明:《天理民心——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理性的新闻舆论导向让民众真正理解教育的实质,认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充分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教育的过度消费,使每一个人都够各尽其能,发挥聪明才智,使我国更快地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标签:;  ;  ;  ;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仍是企业的需要--对“知识经济”热的几点思考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