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非常重要。需要针对所要勘察的具体范围和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分析,充分重视地下水工程施工质量对工程整体产生的影响。地下水位在产生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都会对岩土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危害。因此,针对这种问题需要对水文地质中各项数据进行科学调查,并且保证防范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在针对不同施工基础和不同的地质条件以及不同施工建筑物等,所采取的地质勘察的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对不同的类型的水文地质状况,需要依照是实际的状况,采取针对性解决方式来进行解决,充分保证后续施工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对策
引言
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地质勘察和建筑工程施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必须全面详细地勘察和研究水文地质情况并掌握水文参数,而且还要认真分析水文地质的危害类型及其主要危害,这有利于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的危害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这就推动水文地质问题研究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1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
1.1水位升降变化危害
地下水是危害水文地质的主要因素,当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上升可能会使地下水的化学性状发生改变,发生盐渍化或者沼泽化,危害岩土结构的稳定性。自然条件下,地下水位会随着季节和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潜水位的上升主要受地质因素影响,但也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局部地下水位上升,例如灌溉或者施工,相较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引起的危害更为严重。水位下降的话,则会造成地面沉降、开裂以及地下水质恶化等问题。在干旱季节,地下水位受降雨影响会呈下降趋势,然而更多的人为因素、例如无节制的抽取地下水、修建水库或者采矿造成的矿床疏干,给岩土和工程建筑物造成很多危害,也给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此外,水位的反复变化也是造成岩土物流性质改变的主要危害之一,地下水的反复升降没有规律可循,会使土层中的铁、铝的元素大量流失,土层失去胶结物后土质变松,造成岩土层不均匀的膨胀或收缩变形,影响建筑稳定性。
1.2地下水压力危害
通常而言,地下水压力作用不是很明显,对于建筑基础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但建筑工程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程,部分单位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对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任意改变,从而让天然地下水状态失衡,最终造成工程地下水危害。假如地下水作用力比工程实际承受力更高,就会导致流沙或者基坑突涌等突发情况的产生,从而建筑物的基础带来不利影响。基础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中心,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只要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有了问题产生,就会引发一系列危害,甚至无法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处理对策
2.1高度重视水文地质勘察中对地下水的研究
对地下水实施勘察和分析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对地下水中各项物质指标进行确定,比如pH值、矿物质含量以及水体的硬性程度等,都需要有着非常充分的数据分析。通常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当中,对其中的岩土类型的勘察比较重视,但是在对地下水文地质环境的勘察工作上,还是没有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充分重视,这种现象也是影响到地质勘察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实际的地质勘察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中地下水所形成的影响,对地下水实施全面的、彻底的分析和了解,对地下水在复杂的地理环境当中,可能会发生的危害或者是可能存在影响进行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和预防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施工质量保持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规范勘察工作
首先,应当有标准的调查体系支持,确定调查目标,才能够展开地下水的调查工作;针对地下水的问题,应当逐一调查,地下水位升降频率、腐蚀情况和压力等都需要全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方可继续进行对可危害的预测。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当前我国的地质勘察工作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度规定了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及评价,也是勘察工作的主要依据。勘察人员素质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文地质勘察质量,然而很多勘察人员对有关制度了解并不细致,工作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经验,使勘察结果不具备权威性。面对这种情况,必须从意识层面改变勘察人员的工作态度,只有在熟悉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落地。
2.3基坑突涌防范措施
第一,有关工作人员要对基坑展开评估,把基坑可能发生突涌的现象进行分析。第二,应把基坑内部隔水层高度进行明确,以及调查基坑周围水文条件和含水层具体类型,最后对基坑突涌具体危害进行分析。基坑突涌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对基坑开挖深度进行控制,基坑深度和突涌现象的产生率是正相关的,也就是基坑越深,就越有可能产生基坑突涌的情况,所以有关工作人员应以基坑实际情况为依据,对防水层进行合理增厚,从而对基坑进行保护。其次,可以在基坑外围进行排水孔的增设,从而让基坑的承载水压降低,更好实现基坑突涌防治目标。
2.4事后防范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还必须要做好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事后防范工作。①要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监管力度。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管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必须加大对施工的监管力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岩土的透水性较高,则需要用透水性差的坚硬的岩土替换之。②为了防范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还必须要控制周边的人为活动。因为如上游截流、大量抽取地下水等人为活动会对地下水位有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地下水位有稳定的系数,为了实现水文地质的稳定安全性,需要对周边的人为活动进行控制。
2.5创新勘察技术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科学有效的勘察技术是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前提。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勘察技术也应当更为先进,合理的技术改革与创新,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勘察技术的改善,应当首先从人才培养入手,积极开展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知识培训和相关技术交流,能够培养技术人员不断学习的工作态度,也有利于对传统勘察技术进行改进。在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入世界上发达的设备,完善勘察配套设施。
结语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的勘测、设计和施工都存在重要影响,地下水作为水文地质的主要影响因素,能够对岩土工程的结构特性产生直接干扰,影响建筑物的寿命。想要获得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相关部门必须充分意识到水文地质的重要性,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勘察,详细评价地下水与岩土间的作用,根据勘察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多角度的防患于未然,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水文地质问题给工程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郝文霞.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14):245-246.
[2]王洪波.下告铁矿2#尾矿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讨[J].西部资源,2017(4):120-121.
[3]李晓抗,李森.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232.
[4]张玉一.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资源,2017(1):64-65.
论文作者:李银泉,陈长生,张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基坑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地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