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电气施工中,接零和接地保护尤为重要,是电力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其中的规范性,理解其科学性,将理论落实到实际操作之中。电力系统中,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电力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探讨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接零;接地;施工技术
1.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的概念与区别
保护接零,指的是把电网的零线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保护用电人与电气设备安全的一种电力保护措施。保护接地是一种为了防止电气设备配电装置的构架以及金属外壳带电威胁人与设备的安全而进行的接地。也可以这样定义保护接地:将正常状况下不带电,在绝缘结构受损后有一定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进行可靠连接的一种电力保护措施。通常情况下,接地保护措施被用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电力供应系统中,以此来降低电气设备漏电事故的破坏力。
接零与接地装置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较为频繁,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气设备出现漏电现象,从而避免用电人遭到电击。现阶段,主要的接地类型有普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以及静电接地等。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到电力系统的零线上,在碰壳短路现象发生后短路电流经过电网系统的零线而形成闭合的回路,建筑施工中电气设备外壳接地与接零能够将碰壳转化为单向短路。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结构与原理上的不同。接零保护与接地保护的原理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接地保护是对零线的线路进行改变,塑造单相短路线路,从而在电气设备发生漏电后对故障设备的电源进行切断。而保护接地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对设备外壳对地电压的数值进行限制(降低金属外壳对地电压),从而确保触电人的安全。
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的电路结构也存在着不同,通常情况下,接地保护可以省略零线,而接零保护装置必须要有质量合格的工作零线。
2.建筑电气施工中接零和接地的解决措施
2.1中性点接地系统的接零保护。一般来说,在采用接零保护的情况下,短 路电流大都是远大于自动空气开关整定值数倍,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短路时,保护设备能够立即动作,切断电路,保证安全。在采用保护接零的情况下,系统中除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的一处或者多处重复接地,这样,当系统中发生碰壳或接地短路时可以使故障的程度减轻。10KV以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中线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重复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不能采用接地保护方式。因为在这种情况中,若工艺设备装机容量稍大,电气保设备的客定值可能大于短路电流而使电气保护设备不动作,这时接地电流长期存在,外壳长期带电,对地电压为相电压的二分之一,这显然是不安全的。配电屏,柜的框架,电气操作台的外壳,穿线钢管等所有非带电的金属外壳。在设计中,对每台设备的电动机敷设4芯动力电缆,其中截面较小的一芯即是保护接地线也称PE线,用来连接工艺设备的机壳,起保护接地的作用。目前设计建造的大型工程都采用较方便,先进的电缆桥架来敷设动力线和照明线。对电缆桥架的接地做法是接地干线沿电缆桥边架设,接地干线每隔20M左右接地干线连接一次.当电缆桥架分几层电缆桥时,接地干线只架设在顶层的电缆桥边上并每隔6M与下面各层跨接一次,电缆桥架应可靠接地,所有各部件,配件应连接可靠,形成电气通路。应接地的部件与接地干线段连接地线应使用铜芯多股软绞线,其最小截面不小于4MM2,接地干线应在不同方式与接地体相连,是连接不得少于两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照明线路的中性线上往往也装有熔断器加强单段短路保护,但此中性线不能作为保护零线使用,即照明系统中的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零线(PZ线)不共用。此时必须敷设专用的零线作为PZ线,该零线应接到熔断器前面的接零线路上。
2.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采用接零保护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系统中的任一相接地或碰壳时,系统可照样运行,但却会使所有接在零线上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对地电位为相电压,其它两相对地电位升高为线电压,这对人体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只允许采用接地保护方式。因为当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而外壳接地的情况下,人体触及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Rc与接地电阻Ro并联,而通常Rc>>Ro所以通过人体电流很小,不会有危险。10kV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
2.3静电接地。利用静电接地, 可以有效地消除建筑工程施工中因各类摩擦而产生静电。具体解决措施是将可能产生或积聚静电荷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接地,使静电导入大地中,消除安全隐患;防静电保护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施工中应用金属导线焊接并可靠接地,以便形成电气通路,保障安全;必须对工程楼梯金属扶手接地;在建筑的适当位置如中心控制室门口等地装设部分金属接地地板,以排除可能会聚集到人身上的静电荷。
2.4抗干扰接地。常用的接地措施有:交流地与信号地分开,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做好屏蔽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5Ω。静电屏蔽接地的作用,是把干扰源产生的电磁场限制在金属机壳的外表面上,而不能穿进金属屏蔽的内部。常见的接地方法有:埋设铜板;埋设接地棒;做辐射式接地系统和做环网状式接地系统。实践表明把接地和屏蔽正确地结合起来可以解决大部分干扰。
2.5防雷接地。建筑物防雷接地的目的,是防止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的破坏,同时防止在雷击时由架空线传入的高电位。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是根据其生产工艺性质和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与后果来决定的。防雷接地装置是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金属物,如管道、电缆、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等之间的距离,可以做到不小3m。实际工程中往往由于征地面积不大或者扩建改造等原因做不到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限制雷击时接地点电位的增高,应采用共同接地方式,即将变压器,中性点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共同连接起来,其总接地电阻应尽量降低。近几年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常利用建、构筑物基础内的钢筋网作为防雷接地装置,利用钢筋混凝土柱的主筋作防雷引导线,即达到了防雷接地的要求,同时节省了电气投资,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6认真的开展人员的培养工作。上面讲到的这些都是实际的应对方法,而且还要关注人的作用。因此,这就规定我们要强化相关的建设安全的管控活动,除此之外,还应该认真的对相关的工作者开展培训活动,切实的提升器电力方面的素养,确保其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非常的细致全面。
总之,新的发展形势下做好建筑施工中的接零保护与接地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提升电气设备的安全性,防止严重触电事故的发生,为此,广大电力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地做好关于电气设备的接零与接地工作,群众也应当积极地强化自身的防触电意识,学习接地与接零的相关知识,从而最 大程度地降低漏电事故对生命财产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刘文.浅谈施工现场的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及其选用[J].山西建筑,2015.
[2]邢丽霞.浅谈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3]王志刚.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
[4]王启浩.对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问题以及应对措施探究[J].智能城市,2016.
论文作者:龚元祥,李欣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防雷论文; 系统论文; 电缆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外壳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