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提高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粟华玲

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平南 537307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49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平均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肢体肿胀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术后肢体肿胀,提高康复效果。

关键词: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护理干预;康复效果

四肢骨折的发生率较高,且无年龄限制,主要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以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最为多见,该类骨折较为严重,保守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需要采取手术治疗,而术后又容易出现肢体肿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这给患者术后生活和骨折愈合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尽量改善患者预后[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9例行手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护理干预,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肢体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以及合并其他骨折患者予以排除。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24例,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15~64岁,平均年龄为(43.2±6.3)岁,其中上肢骨折9例,下肢骨折15例;对照组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为16~62岁,平均年龄为(42.8±5.4)岁,其中上肢骨折10例,下肢骨折1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及术后肿胀程度)对照较为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给予消炎止痛、抗渗出、抗感染治疗;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①术前健康宣教。术前告知患者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肿胀情况,讲明诱因及临床表现,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提高应对肢体肿胀的积极性。②术后护理干预。术后进行冰敷护理,住院期间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术前3d加压包扎,以免渗血、渗液,对患肢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定期更换敷料,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创口表面清洁、干燥;对于有轻微疼痛患者,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从被动练习逐渐转变为主动训练,对于疼痛较为严重或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可适当给予止痛剂;出院前指导其自行更换敷料、包扎,告知其应注意休息、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2]。③超前多模式镇痛:其主要分为超前镇痛与多模式镇痛,其中在超前镇痛上是指结合病患自身情况以及手术对于机体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几种不同药物的联合应用来实施超前镇痛;在多模式镇痛上则是指通过不同镇痛措施或者不同作用机制镇痛药物的联合应用,降低不良反应,获得更为理想的镇痛效果,多模式镇痛所具优势为可减少每一种镇痛药物用量,经过相加作用合作或者协同作用,提高镇痛效果,可有效减轻每种镇痛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

1.3评价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1日和1周患肢肿胀程度进行评估,无皮纹和肿胀情况,记为正常;有皮纹,皮肤稍有肿胀,记为Ⅰ级;有肿胀,但未见张力性水疱,为Ⅱ级;肿胀严重,且有张力性水疱,为Ⅲ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消肿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7.5软件包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消肿时间以( ±s)表示,行t检验,肿胀程度以n(%)表示,行 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与术后1日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肢体肿胀均有所缓解,其中干预组改善更为明显,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干预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5.3±1.2)d,对照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7.1±2.3)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四肢骨折以创伤性骨折为主,病理性骨折较为少见,在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中出现的四肢骨折,表现较为严重,且会伴有软组织破坏,无论是采取外固定还是内固定,在恢复期间患肢均存在局部肿胀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张力性水疱,致使患肢活动受限,延缓康复,因此,术后加强肢体肿胀护理干预尤为重要[3]。有关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护理的报道较多,如钱立莲等[4]对84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肢体肿胀,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和疼痛范围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健康宣教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本组研究中,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的干预组24例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5.3±1.2)d,术后1周肢体肿胀恢复正常18例(占75.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5例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7.1±2.3)d,术后1周肢体肿胀恢复正常11例(占4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对行手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加快其术后肢体肿胀消失,促进患肢康复。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会存在不同程度肢体肿胀,这会延缓患者患肢恢复,影响到术后生活,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术后肢体肿胀情况,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惠亚萍.早期护理干预对减少股骨骨折患者并发症的效果[J].现代医学,2015,12(4):519-522.

[2]金丽华,徐海英,倪霞.对四肢骨折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4):98-100.

[3]琴琼.四肢骨折患者卧床期间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4(5):81-83.

[4]钱立莲,刘春晖,张娟,等.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6(7):4027-4029.

论文作者:粟华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提高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粟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