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吉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150010
【摘 要】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 年3 月到2013 年3 月收治的50 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5 位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对照组中有68.00%的患者为有效治疗,在观察组中有84.00%的患者治疗有效,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治疗并配合胺碘酮,能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高。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
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容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会对患者的生命以及健康造成威胁,本文主要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从2011 年3 月到2013 年3 月收治的50 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观察组的25 位患者中,有9 位女性患者,16 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5 岁到84 岁之间,患者的年龄平均为(61.1±4.9)岁,患者的病程在7a 到13a 之间,患者的病程平均为(10.5±2.2)a。在对照组的25 位患者中,有8 位女性患者,17 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4 岁到83 岁之间,患者的年龄平均为(58.5±5.5)岁,患者病程在7a 到12a 之间,患者的病程平均为(9.2±1.1)a。两组患者都没有碘过敏、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疾病等状况[1],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没有明显的差异。
1.2 方法全部患者都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心率以及ST-T 情况。在患者接受治疗前与接收治疗后采取有关的辅助检查,并且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
在使用150mg 到300mg 的胺碘酮进行稀释以后,要持续20min 到30min 的静脉注射,以每分钟1mg 的速度泵入6h 之后,以每分钟0.5mg 的速度进行微量泵入,患者在完成2d 到3d 的静注以后,变成口服[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这时判定为治疗无效;期前收缩能降低到50%之上,同时患者的临窗症状有所缓解这时判定为治疗有效;期前收缩降低到90%之上,患者的症状消失,这时判定为治疗显效。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使用SPSS 18.0 软件,数据使用正负平方差表示,采取t 检验,当P<0.05,其差异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在对照组的患者中,有6 位患者治疗显效(24.00%),有11位患者治疗有效(44.00%),有8 位患者治疗无效(32.00),治疗的有效率为68.00%;在观察组的患者中,有10 位患者治疗显效(40.00%),有11 位患者治疗有效(44.00%),有4 位患者治疗无效(16.00),治疗的有效率为84.00%。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在临床老年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受到心力衰竭的影响,会使患者心肌缺血的状况加重,同时受到患者重塑心肌结构、神经内分泌激活或者是电解质发生紊乱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室性心律失常性疾病[3]。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状况,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此外,患有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心脏博血功能降低的情况,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心力衰竭的状况加重,这样会使患者产生一种恶性循环。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患者的心功能同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心功能差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也就比较高。
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且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的抗心律失常的有关药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心率失常的作用,这就造成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有着应用方面的限制,会对心力衰竭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所产生的紊乱情况胺碘酮能对其做出进一步的纠正,进而使患者的心肌重构得到缓解,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虽然胺碘酮属于抗心率失常类的药物,但是没有无负性肌力的功效,同时也能使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失常状况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心房肌以及心室肌的传导延长[4]。在进行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有关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同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通过本组研究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有效治疗的概率为68.00%,观察组患者有效治疗的概率为84.00%,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治疗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比较理想。总而言之,在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之采用胺碘酮,能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高,在临床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周姝,段巧建,程景林.左旋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及QT 离散度影响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06):122-124.[2]董守仁,王东伟.胺碘酮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J].中国医药导刊,2010(08):1331-135.[3]党明,张玉霞,杨阳.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08):1106-1108.[4]魏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6):1111-1113.
论文作者:郭吉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3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冠心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常规论文; 疗效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