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华
广东新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300
摘要:当今社会中,我国城市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城市中高楼林立。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重视。建筑工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但在注意到其中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确保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万无一失,否则,不仅是经济会受到打击,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确保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没有问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前言: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它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建筑行业充满了机遇,但也充满了挑战,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便要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还要确保施工质量,以保障建筑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舒适的环境。如何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门重要的课题。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所面临的问题
1.1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若想要顺利完成某项工程,一个合理的管理系统是必不可缺的,然而我国现在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系统并不完善。虽然有部分建筑工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仍有许多建筑工程因缺乏管理而导致其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服众。在我国,有许多建筑工程采取了分包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运用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也有较大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办法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身上,同时管理范围难以准确划分,这样最终会导致工程建筑管理的混乱,各个部门将无法进行默契的配合,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无法如部分的工作效率那么高。而且若是事后工程出现问题,不同单位又会像踢皮球一样互相推卸责任,而且分包进行管理容易在相互交叉的工序出现问题和漏洞而无人过问,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此外,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无法对工程进行合理的管理,也是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
1.2施工环节易出现问题
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人们对建筑的质量水平要求也不断升高,建筑行业涉及到多方面领域,因此要求的技术水平较高。尤其是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工程最主要的因素,要求施工过程中每一步骤都能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这样才能整体提升建筑质量,然而现在施工环节却屡屡出现问题,施工方没有考虑到施工交叉部位的技术要求会提高施工难度,导致施工出现漏洞。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方只考虑完成任务,而投入大量材料,却没有进行合理的分配,导致材料分配不均,资源调用不协调,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另外,施工技术方面也有待创新,部分施工方依旧采取传统的施工方式,没有结合先进的技术,导致施工效率较低,同时,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不够的现象也时常发生,一些施工团队会聘用一些农民工,而没有专业知识的他们,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人身安全会受到巨大的威胁,同时,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也会降低施工的质量。
1.3监督方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不足
监督是保障一个工程质量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发展了较长时间,监督体制也基本确立,但是没有任何体制会没有任何漏洞,尤其是经过了长时间使用的体制,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会造成许多的问题,这些便需要监督方来进行监督。分包的管理模式,对责任的声明不够明确导致不同企业在进行施工时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偷工减料,部分监督方会缺少责任意识,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长远的安全性,对此事视若无睹。另外,监督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无法正确了解施工情况,而因此遗漏部分施工漏洞的现象也不是没有。最后,便是未能建立起合适的奖励机制,使监督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缺乏工作积极性,没有动力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这是导致监督不力的内部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解决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所面临的问题的方法
2.1完善管理系统
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是工程高效率执行的保障,而传统的分包式管理方法缺点较多,因此应想办法改进管理系统,提高完成建筑工程的效率。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制定严格的奖惩标准,并按要求展开工作,明确地划分各自的管理范围,对于自己管理范围内的事务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要多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避免出现漏洞。较好的办法是所有分包到工程的企业组建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整个工程,结合多个企业的力量制定合理的管理和施工方案,保证整个工程不会出现漏洞,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该工程。此外,还应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指导,提高其对材料的认知水平,保障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不会出现问题并将材料进行合理的取用,这些都是管理人员的分内之事。只有管理系统健全,整个工程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执行,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2.2改进施工技术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的关键,改进施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当今施工大部分还是按照过去的施工方法,由工程师设计完后再由工人进行建造,工程师是施工方团队中的大脑,施工方的施工工作都是根据工程师所提供的方案进行安排工作的,因此提高工程师的技术水平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考虑好空间的构造,采光最好以自然采光为主,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要考虑空间的舒适度。最好在能保证消费者舒适度和建筑质量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减少花销,减少施工工作量。工程师可以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减少工作量,并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出设计的建筑,进行设计的检核。此外,施工人员方面也要加强培养,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使他们在工作时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该怎样做,还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有多么重要,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做的工作好坏可能会影响到他人的性命,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毕竟,豆腐渣工程的危害已经为人所熟知。要想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便要求每个施工人员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像过去那种雇用没有受过培训的农民工的方法着实不可取,企业在确定了施工人员后,应在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以保工程万无一失。
2.3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监督是一个工程的最后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行业的监督体制也出现了一定的漏洞,这便要求我们进行改进,革新,强化监督制度。监督方在进行监督时要尽责,而只进行口头要求的作用不大,这便要求有一个严格的奖惩制度来督促监督者进行工作,可以在监督者发现一些漏洞后前去确认,若是属实便给予其奖励,若是鸡蛋里挑骨头影响工作进程便给予其处罚。监督人员最需要注意的是材料问题,因为材料方面可获得的利益最大,最容易被某些企业不良人士偷梁换柱以谋求更大的利益。监督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辨别材料的质量,保证工程所用皆是质量合格的材料,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材料一定要及时调换处理,保障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监督人员也应常到工地上检查,看一看有没有地方被遗漏和施工人员施工是否合格,若有错误要及时督导其纠正。监督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监督者应承担自己的责任尽心地工作。
结语: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保障工程的质量,只有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才有可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国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2:59~60+68
【2】袁沛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6,08:170+172
论文作者:张小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