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考复习的点滴思考
——读《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有感
赖晓珍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正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方向转变,如果能够提升初中化学课程的合理性,就可以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其中考复习的效率。复习是知识的梳理与能力提高的关键阶段,教师应熟读并领会《考试指导意见》对中考复习的要求和建议,在复习阶段也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考复习;建议
一、 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模型构建
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化学知识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以及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也就是由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三维体系所构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从知识维度方面看,《2018年版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化学》(以下称为《指导意见》)的考试内容与要求分别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实验与探究三方面做出详细说明。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称为“课标”)中对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因此,“实验与探究”显然是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从能力维度方面看,借鉴刘树前在《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中提出的化学素养应包括:能正确理解化学核心概念,有效处理生活中的化学信息,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的研究方法,辩证看待化学的价值。以及《指导意见》对化学学习能力方面要求:“通过对简单的化学事实(实验现象、模型、图表及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的能力。”可见,无论在生活中对化学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还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化学题中的信息处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指导意见》认为学生应该能够“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要素,了解观察、实验等基本方法,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具有设计简单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
大多有色金属矿业废弃地土壤都含有较高的金属硫化物,而这些金属硫化物被氧化后能够生成硫酸,从而使得土壤酸化,加剧等重金属的溶出迁移,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有色金属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地质、土壤、林业、环境保护、毒理、美学、地理等多学科[2],必须有多方面技术支撑。在生态恢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有色金属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研究[3],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有效的方式开展矿山生态恢复工程,是实现矿山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价值观角度分析,《指导意见》中的命题原则提出这样的几点要求:“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应注意弘扬正能量,引导正确的学科价值观以及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思维过程、答题标准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考所考查的化学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考题中还要凸显崇尚科学、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意识等科学品质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课标》对学生接受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中还提及:“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可见,热爱学化学也是价值观维度所包含的内容。综上,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观维度方面囊括了:热爱学化学、崇尚科学、创新意识等科学品质、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构建出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模型,包括三维度九方面,这九方面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初中化学学科素养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模型
二、 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迫切性
初中化学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纷繁庞杂又琐碎零散,学习的时候难成体系,复待到中考总复习的时候更是令人望而生畏。所以,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比如,以二氧化碳为中心,可以绘制出这样的含碳元素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让学生自己尝试将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用网络图联系起来,尤其是要建立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一旦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便能形成“元素观”“转化观”等化学基本观念,最终让学生在真实而有意义的实际情境问题解决中应用学科观念。
2. 思维导图
无论在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中,相比较于传统的提纲,思维导图都具备较为显著的优势。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思维导图的容量比提纲更大,无论是核心词还是相关的知识群落都可以包括在其中。此外,思维导图能够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与传统提纲相比具有可伸缩性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建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考视野。最后,思维导图可对学生的大脑进行激发,其能够将关键词与图案进行联系,如此就可以训练学生的右脑,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在气体制取专题复习中对氧气的制取和收集进行回顾时,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三、 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及备考建议
(一) 构建知识网络,提升思维广度
1. 物质转化图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模块化复习,引导学生自觉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类比,将知识网络化。只有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知识不断地加工、整合和运用,才能提高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整体性和概括性水平。
反观目前初中化学的教育现状:“年年两本书,新课加复习”导致很大一部分教师迫于升学率等各种各样的压力急于求成,采取了“立竿见影”的制胜之法——“背多分”加题海战术,为了眼前的分数而使学生被迫在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氛围中学习,丝毫体会不到学化学的乐趣,使大多数学生刚开始学化学就对化学这门课失去兴趣甚至深恶痛绝,最终影响到学生个人的发展。
踩藕之处淤泥翻涌,水都浑了,秀容月明就到远处把藕洗净了,掰下一节,递给乔瞧,乔瞧咬了一口,说:“好吃,甜,脆。”又咬一口,便把没吃完的藕递给秀容月明。
初中化学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够提升其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的重点知识,通过实验的开展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行引导与培养,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应用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才是初中化学教师真正的使命。
根据《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高中生物学学科有两次考试机会。按照高考赋分规则,大多数的学生在第一次选考成绩揭晓后会选择参加第二次选考(以下简称“二考”)以期提高赋分成绩。师生在进行“二考”的复习过程中,会碰到以下的问题: 教师的想法是在第一次选考之前已经完成了全部内容的复习,好像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但由于第一次选考复习时间不充裕,又好像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讲清楚,于是成了“夹生米饭”。学生则认为:“二考”复习就是老师把之前复习的内容从头开始再来一遍,毫无新意,好似“鸡肋”,严重挫伤学习积极性[1]。
(二) 实验探究
在《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提到:“教师应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独特价值,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探究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实验,重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还可以布置学生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完成家庭小实验,比如“制作简易净水器”“用花瓣或蔬菜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制汽水”等,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验证,在丰富多彩的实验探究中增强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科素养。除了平时的教学,在中考复习阶段也可以设计综合性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将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比如,在酸碱盐的复习课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多种离子,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实验进行鉴别,在一连串的离子鉴别实验中,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被唤醒,实验操作技能得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三) 联系生活实际,渗透STS教育理念
在《课标》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指出:“教师应注意从广播、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中,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并能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最新动态、适合学生阅读和观看的资料供学生学习和思考,体现化学课程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近年来,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也可以看出,命题者注重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知识与科技前沿问题的结合,出现了一批以“钛合金”“CO的应用和治理”以及“嫦娥系列探测器”等科技前沿问题与中考试题结合的经典范例。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强化思想,在业余时间内加强学习,同时利用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对最新的教学资料进行搜集,通过归纳整理将其与初中化学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能够在现实中接触到最新的科技前沿动态,培养其创新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将整合好的材料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结合,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中考化学的复习效率。
席建祥 男,1982年出生,甘肃白银人,火箭军工程大学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控制、切换系统和群系统.
四、 结语
在中考复习阶段,机械刷题容易禁锢学生思维,严重阻碍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静泓.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2]卢国田,杭亚萍.基于化学学科观念的化学课堂教学——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为例[J].化学教学,2016(3):45-48.
作者简介: 赖晓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
标签:初中化学论文; 核心素养论文; 中考复习论文; 建议论文;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