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语文考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语文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对语文教育的批评很多时候都是从考试说起的,也就是通过考试来反观我国的语文教育的,因此,对语文考试进行反省,具有积极意义。
我以为,我国的语文考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弊病:
1.学科性质不明晰,导致考试内容的随意性。
我国语文教育的课程性质至今仍然是一笔糊涂账,过去30年说的是“工具性”学科,现代的课程标准则说是“工具生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打比方的说法,使人不明就里;人文性则是无所不包,使人无从下手。这样一来,教学现场缺乏具体的操作目标,语文考试自然没有具体的项目指标,考试内容检测项目自然也就可以随不同时间、不同理解、不同情绪想当然地进行,偏题怪题难题的时有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2.不同学段之间的语文考试没有衔接性。
我们国家不允许在小学阶段进行统一考试,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初中也是毕业的时候才允许进行统一的毕业兼高中招生考试。这样一来,学习的效果在同样需要关注的情况下,小学各科包括语文的考试就处于无人监控、无社会批评的状态,以致试题内容的成人化、神秘化程度是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中最高的。一些试题诸如“靠”的反义词等内容是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也难以回答的。
3.各个学段都将语文教育的考试混同于比赛。
考试应该是有明确的单一的考试性质的,然而我们国家的考试无论哪一级哪一学段,都常常把学业水平考试混同于学科竞赛,其结果也演变为甄别选优,而不是过关查漏。本来应该将本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检测就可以完事的考试,在竞赛式的考试中大大增加了难度、拓宽了范围,让极少数的尖子生与一般的学生的差异在考试中有意识地显现出来。这种拔高要求的考试反复地进行,自然会加重普通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考试缺乏后续学段的用户说明与社会监督。
语文教育考试的过程以及结果,长期封闭在自己的小范围内,没有去接受过“用户”的检验与社会的监督批评。小学的检测是否有利于初中的继续学习与发展,初中的检测是否适应高中语文教育的需要,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去进行调查访问,没有人去征求“用户”的意见,没有人去进行考试后的跟踪调查与研究。每一学段的语文考试也缺少社会监督与批评,没有人有意识地组织大家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对考试的过程、检测的方式以及考试的结果进行讨论。久而久之,语文教育考试就在缺少监督、缺乏批评的状态下,越来越远离了实际需求与教育发展。
5.语文教育考试的一些内容与方式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我们最熟悉的各个学段中的作文考试就是一个最落后的项目。题目及内容常常是严重脱离学生需要的农业文明时代的落魄文人的怀旧情绪的表露,是与社会发展、时代需要显得格格不入的内容,是与各个学段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相去甚远的内容。一道小题就是60分,占全卷的40%,与其他的一道试题1~3分,形成了鲜明绝妙的对比与讽刺。
6.对语文考试缺乏客观科学的研究。
虽然我国是考试大国,然而我国关于检测与考试的研究却非常贫乏单薄,既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去总结经验得失,也没有对现实的考试进行横向的或纵向的比较分析,考试一直处于自发和随意的状态。国家考试中心虽然有一百多人从事考试的试题命制与研究工作,但是,与实际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的考试研究机构的规模相比,就显得过分微弱与单薄了。近些年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中考课改地区的试题组织少量人员进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也在本世纪初开始对中高考试题进行研究,这与过去相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仍然显得严重不足,远远不能适应考试发展的需要,且缺乏对试题评价的评价,往往只是一种微观的观察,一种只站在学科内的分析,缺乏足够的时间长度与社会需求的广阔视野。
语文考试如何走出困境呢?我们应该放眼世界,学习借鉴教育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有效经验,尤其是中华文化圈的母语考试的成功做法。
先看看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语文考试命题。根据李明洁2000年发表在《语文学习》第7期上的文章可以知道,美国的母语考试的考纲里强调:“语言存在于各种变体之中,而自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通常也是获得权力、尊荣、财富等成功的一种资源。”“学生必须能评估信息,能针对特定的受众选用恰当的媒体。必须知道从一种媒介到另一种媒介,信息传达是如何发生的。”英国在母语大考中则强调语文的双重功能:陶冶性灵的文学功能和生活实用的工具功能。其文学试卷重视阅读对人生体验的感受、呈示和激活;媒体卷则极为突出读写的现实针对性,如1999年要求阅读材料后完成“争议、建议和指导”,论题是“生活中有比学校和作业更重要的东西吗?”,并要求给教育大臣写信以争取青年人提高校外生活质量。德国各联邦都将分析性地理解不同意见的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列入了考纲:“他们应该知道所有的世界观和生活观都有其历史局限性,培养宽容的性情,对意识形态上的简单化持批判态度。”因此德国的母语考试题常常用分歧明显的命题作为讨论的出发点,如1996年对“班级出游活动是否有意义”、1997年对“谁能达成谅解,谁就能够很容易达到目的”的讨论就是明证。在日本,对各种体裁文章的解读是母语考试的核心。考试中全使用标准试卷供考生选择正确答案。如1999年第1题是千余字的评论《森林之心》,共6道选择题,第1小题考汉字写法,第6小题总结观点,其余4道题则是对文中画线处进行说明和解释,此外还有3000余字的小说《睡着的量角器》、日本古文《姘关隆子日记》和中国古文刘向的《列女传》节选。80分钟内完成如此大的阅读量,可见日本对考生适应现代要求的重视。
再看看台湾近年来的考试。台湾2002年开始废除延续了42年的联考联招制度,实行甄选入学、分发入学等多元入学新方案,即将过去的大考分解为学测(基本学力检测)、指考(高校依据自己的需求指定的9科考试)和术考(专业特长的面试,不限于我们的艺术、体育的面试)等三种,实行考招分离,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科实行分值加权,从1到1.25、1.5、2不等,所需要的科目数也不一样。各种考试试卷以机选题为主,伴以计算机可读型填空题。成绩实行级分制,每科最高15级分,每一级分则有6.25%的人。“指考”于2006年首次试测写作,成绩不计入总分,但是3级分以下者入学后必须进强制辅导课程班补习。而在“学测”中作文也仅占12分,只占全卷412分的2.9%。
香港在学生高中毕业后进行的带有选拔性质的语文会考分为“中国文学”和“中国语文及文化”,相当于我们大陆的数学在高考中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2007年参加中国文学科考试的人数不足全部考生的10%,而参加中国语文及文化科考试的人数则超过了90%。这里想详细介绍同样有中华文化背景的吸收了西方教育经验近200年的中国语文及文化科的考试。其考试内容包括4份试卷:卷一有甲部“实用文卷写作”和乙部“阅读理解考材”两部分;卷二是“文化问题”,通常是从三个文化主题中选做一个主题的评论;卷三是“聆听”,5段录音播放一次,听后作答;卷四是“说话”,包括个人短讲和小组讨论两部分。作文考查非常明确,就是考查实用文类写作。每年的考试均出示不少资料,如报刊摘编、资料卡片等,考生可按照要求从三道题里选择一道题进行600字的写作,含阅读材料在内的作文限定时间为90分钟。
如2001年的题目是:白树滩兴建化工城,要求以记者名义就兴建的争议写一篇专题介绍,或者以警司名义就有关投诉作出回应,或以环保会长名义或考古学会长或经济学会长名义到白树滩中学给师生作兴建化工城的演讲,写一篇演讲稿;2002年是关于传媒问题的四则报摘;2003年是就香港青少年消费行业,向伯父提出拟开设青少年消费品商店的原因及创业计划,并请求给予意见和资金资助,或写一份报告书,分析香港青少年消费行业是否值得投资,或以筹备组长的名义写一份建议书,与青少年协会会长谈统筹的有关事宜;2004年是杏林心脏病研究中心材料,要求写一篇新闻稿(含成立目的及发展前景),或以中心主任名义写开幕词(含致谢、最新特色及发展前景),或以秘书名义写开幕大会的会议记录。2007年的写作部分试题如下:
细阅下列资料,然后在三题中选做一题。全文不得少于600字,标点符号计算在内。
(一)香城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料统计(近20类的百分比)(资料略)
(二)香城公共图书馆网上留言区节录(9段,含回应)(资料略)
一、假设你是《香城日报》记者,出席香城公共图书馆的新闻发布会,撰写一篇新闻稿,简介该馆未来的购书计划及服务发展方向。
二、假设你是杏坛中学学生陈一心,不满在香城公共图书馆无辜被罚,自修室职员态度恶劣,并认为馆内缺乏会考参考书籍,因而致函该馆馆长投诉,要求跟进与改善。试写这封投诉信。
三、试以香城阅读学会会长名义,撰写一封建议书,就香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藏书种类及多媒体资料等问题,向该馆馆长提出建议。
远观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母语考试,近看中华文化圈的台湾、香港的语文考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考试还继续处在一种远离社会、远离实践、远离世界的相对封闭的思想观念之中?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的语文考试该如何为学生的谋生及发展服务?
语文学科考试的发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其间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花大力气站在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华文化圈的角度,认真吸纳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成功做法加以改进与调整;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检测的理论与技术,对现有的语文教育检测进行改造与提升。以下是我国语文考试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1.高中阶段的语文考试实行多元检测。
将“教”“考”“招”分离开来,教学检测是诊断性的考试,仅仅是平时教学阶段性的为了寻找问题而进行的考试。毕业考试应该是国家委托的专门从事教育检测与研究的中介机构举行的考试,这样的检测也应该是过关性的水平考试而非选拔性的择优考试,应该强调基础与实用,强调与社会生活的接轨,强调现代语文实用能力的达标。招生则是高校自己的事情,对于有语文特殊要求的才组织语文的专门考试,其考试内容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有所侧重与选择。接受了基础教育、获得了高中毕业资格的学生,原则上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入高校,如专科学校的登记入学、本科学校的甄别筛选入学(依据毕业考试的相关学科等级)、报考重点院校的到委托的考试机构参加指定科目考试的优胜入学。
2.语文教育考试内容的大幅度调整。
将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实际意义的、作为普通公民基本上不使用的语文知识及语文能力从试卷中删除,努力学习其他国家、其他地区母语教育检测的成功做法,将检测导向紧紧指向现代公民社会,指向世界主流文化。考试的内容应该尽量简洁明了,卸掉科举时代仅此一科就承担了的全面考查人的素质的沉重包袱,各个学段都努力明晰自己的考查标准,在简单实用的基础上扩大检测的数量,严格禁止考试难度的随意加大。高中阶段的语文测试以及高考试题,都不能再进行语文教育效果以及语文水平的算总账或选尖子,以普通公民而非专门的文员秘书甚至诗人作家需要的几种主要阅读能力的检测为主,不再进行一些语文知识和不常用语文能力的考查。
3.写作能力的考试将发生重大变化。
写作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远远不如农业文明时代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普通公民的阅读要求在提高,而写作实践在大幅度减少,时代的发展对人的信息吸纳处理的能力要求在迅速提升。因此,写作在语文教育检测中的比重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自然下降。虽然实行了网上判阅,但作文评分误差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必要和没有办法,则需要改换思路,学习日本等国的做法,考场上写出的作文只在录取时作参考而不作为录取的依据。当前情况下,最大的可能是将作文分值进行分解,如北师大郑国民先生所构想的那样,每20分1道题,分别考查信息整理的概述能力、观点阐释说明的逻辑表达能力和续写小说结尾等的形象表达能力。
4.网上考试将取代纸笔考试。
当社会提倡环保、提倡无纸化办公的时候,当我们不自觉地使用着银行卡、信用卡的时候,我们的考试方式也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网络上的考试,在外语考试中,无论是雅思还是托福,都已经证明能够很好地检测一个人的语言文化水平。即使是我国古代文学文化内容,台湾的同行们在大学入学考试或其他的考试中也非常成功地进行了网上测试的探索。21世纪的今天,纸笔考试浪费太大,时间也太集中,氛围太过紧张,而网上考试正好可以避免这种种弊端。少数学校要求的专门的写作能力的检测,也完全可以通过网上写作来进行判定。
5.语文教育检测结果的表达方式将进行改变。
当考试实现多元化以后,不同的检测类别为不同的目的服务,语文教育检测中的分数就会改为等级分制度,这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录取方式,即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要求和招生实际提出不同学科的等级分要求。或者是无限分数制,即语文教育检测的试题在网络中是任何人都做不完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对多少得多少分,没有上限。
标签:语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