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成性教学的高中化学课堂组织对策研究论文_黄冬

基于生成性教学的高中化学课堂组织对策研究论文_黄冬

摘要:生成性教学,即在学生实际状况的分析下,教师开展师生交流互动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生成性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被众多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高中阶段,化学属于理科中知识较为琐碎的一门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直观呈现教学知识,学生处于知识被灌输状态,这一教学模式没有有效发挥学生的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化学素养与核心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分析开展生成性教学高中化学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成性教学;教学情境;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灌输式”教学,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式地将教学内容呈现与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知识的认识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无法构建系统性、完整的知识框架。另外,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状态作出合理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得以指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可想而知。

二、生成性教学课堂的作用

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学要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基础上,融入实际生活,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基础与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另外,还强调改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生成性教学,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师生良好互动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深度理解教学知识,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生成性教学课堂注重开展开放性、创造性教学课堂,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与构建。基于生成性教学的高中化学课堂组织中,教师要注重确立预设性、生成性教学目标,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注重开展生成性教学评价。

三、基于生成性教学的高中化学课堂组织对策

(一)注重弹性预设,引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

疑而思,思而学。学习过程中,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是解决问题的起始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弹性预设,在教学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发现与提出相应的问题。化学这门研究自然科学规律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是先经过猜测,然后验证得出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猜测,为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与活跃程度,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与互动,共同探讨与研究问题。另外,兴趣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始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出问题的趣味性,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比如:在有关氮氧化物与大气污染内容教学时,预设性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观察、比较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具备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并记忆与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注重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促使学生形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感受物质性质对其用途的决定作用,认识到氮氧化物对人类生活的益处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依据气体的颜色,预测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性质,通过有趣的实验视频激发学生对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气体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探究的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开展实践探究,通过预测与探究,学生对于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气体的了解与认知会更加深刻,并且教学氛围相对活跃,能够实现学生猜测、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构建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互动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依据相关教学内容,设定的能够对教学目标进行落实,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帮助、促使学生内心产生一定的情感、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展现相应的学习背景、意识以及教学活动条件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将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利用,并可以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以直接展现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在教学课堂上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急欲求知的心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探究和了解所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遵循知识相对应的脉络,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掌握。比如:在《氮氧化物与大气污染》这一课时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魔鬼谷”相关的视频,通过魔鬼谷中人类与牲畜无法生存,植被很茂盛的情境,创设充满趣味的“魔鬼谷”情境,学生对于这种情境十分感兴趣,然后教师将学生的思路吸引到教学内容方面,积极开展师生互动交流活动,结合教学内容提问学生相关问题“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植物所需影响都含有什么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氮氧化物的形成条件,以及植物所需要的肥料在自然条件下怎样形成的。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充满着好奇,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主动思考氮氧化合物的形成,在教师教学的辅助下,学生会对于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记忆,以及深度的理解。或者以“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这一内容为核心展开拓展:在火箭运行过程中,底部喷出的红棕色气体就是N2O4的分解产物NO2。这是在火箭运行时,为保证储箱的安全,保险门会自动开启放出部分高压,在压力骤减的情况下,N2O4逐渐分解为NO2。通过这种科技性知识内容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以及加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三)开展生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构成内容,是学生获知自身学习状态与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学生学习过程受到认可的表现。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生产性评价,通过合理的评价指点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学生作出指导与引导,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学评价的第一个阶段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通过相关习题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结合检测结果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作出评价。对于习题的选择,教师要选择较为基础的习题,先判定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另外,评价方面,教师不能单一地注重学生解答习题的结果,还要注重关注学生在教学课堂的表现状态,以及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的表现状态,结合习题解答结果对学生作出综合性的评价,从而促使评价更加合理、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化。此外,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也要适当了解,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获知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教学环节作出评价,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优化与改革。比如:在《当氧化物与大气污染》这一课时教学时,教师可以以NO性质为问题核心,引入适量的问题,检测学生是否初步认识NO的性质,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作出阶梯层次型的评价,通过合理的评语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为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何理性看待氮氧化物?”,促使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思考与论述,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化学价值观的培养。

三、结束语

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的不断改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指引者,而不是教学课堂的主导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生成性教学课堂,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弹性预设,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与时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实施生成性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黄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成性教学的高中化学课堂组织对策研究论文_黄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