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干出样子——邮政发展话题之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四论文,干出论文,邮政论文,样子论文,话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营,把邮政企业无可争议地推到了市场的前沿。站在汹涌澎湃的竞争潮头,湖北两万多名邮政职工第一次看到了无限的市场以及横亘在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沟壑。
许多干部职工把邮政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装进了心窝。据统计,邮电分营前全省邮政业务收入不到电信企业的六分之一,人均劳动生产率才刚过5万元,30%左右的县市邮政局每年的业务收入不足500万元,全省邮政企业无一例外地处于亏损或严重亏损状态。
差距预示着潜力。省邮政局党组满怀信心地提出了全省奋斗目标。1999年,全省基础较好的12个邮政企业要实现扭亏;2000年,湖北邮政彻底告别亏损经营的历史。为此,全省各局群情激昂,纷纷拿出了精心策划的扭亏方案,不少企业把增长速度确定在4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左右,就连部分贫困山区局也提出1999年必须增长30%以上。1999年的钟声刚刚响起,湖北邮政便自上而下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
邮政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跑步进入市场,抛弃那些束缚企业发展业务的条条框框,把发展的触角延伸到适合邮政发展的有效益的领域去。
由于历史原因,各种与市场不接轨的因素,成为湖北邮政企业拓展市场空间的“瓶颈”。省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乌统全明确指出:邮政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跑步进入市场,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办事,坚决抛弃那些束缚企业发展业务的条条框框,把发展的触角轻松地、快速地延伸到适合邮政发展的有效益的领域去。
一场清理、废止过时规章的工作随即在全省各邮政战线同时铺开。各局根据当地实际,对过去数十个文件进行全面盘存,该保留的保留,该完善的完善,该废止的废止。
门槛拆除了,绳索解散了,各级邮政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经营领域随着思路的展开而被大大拓宽。仙桃市打破过去对收寄邮件的尺寸大小的限制,面向社会开展直递业务,并提出今年实现收入100万元的奋斗目标。荆州市尝试性推出速递新娘业务,受到人们的青睐,以至现在“一发不可收拾”,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这两个“敢吃螃蟹”的企业的行动,大大启发了全省其他邮政企业。不少企业引来“他山之石”,推出一系列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新业务。汉川市局运用邮政网络优势发展邮购业务,对名优土特产品进行尝试性的批销、推销、零售,还与武汉小糊涂仙酒的业务经销商签订了汉川市独家代理经营合同,买断了本市山地泉饮业公司的经销权。一季度,汉川邮政业务仅邮购一项的交易额就达到50.9万元,创收近9万元。
荆州市邮政局李克超局长的一番话很值得回味:现在邮政经营领域的扩展得益于企业出台的开明政策。过去,这不允许那也违章,自己束缚自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很难生存发展。
眉毛胡子一把抓,可能什么都抓不到、抓不好。以抓支柱业务来带动整个邮政业务的发展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当和煦的春风吹拂荆楚大地的时候,湖北邮政市场却依旧春寒料峭:占整个邮政业务收入30%的邮政储蓄,面临着专业银行的严重挤压;特快专递市场占有份额还不足一半,外国公司的大量涌入使特快专递业务发展雪上加霜;报刊零售被个体商贩瓜分走了60%的市场……
邮政企业的决策者们再也坐不住了。全省上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形成了抢占市场的决策:以发展重点业务为突破口,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拓展市场发展空间。
为增加邮储收入,不少邮政企业盯住了在外打工的人群。武穴、孝昌等市县每次接到打工仔的汇款单时,总不忘给他们发出“致打工妹、经商户一封信”,宣传邮储业务,公布业务联系人名单和电话号码,使打工仔们寄回家乡的钱有90%以上走进邮政渠道。襄樊市邮政局还建立了打工仔们的档案,并于春节期间召开了打工人员的新年座谈会,向他们大力推荐委托汇款到账户的邮政新业务,现场进行业务演示,受到打工仔(妹)的欢迎,使汇兑笔数、总额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他们还大张旗鼓地做起了集邮的文章。作为集邮大省,湖北在1999年新票供应不足1.5亿元的条件下,提出全年完成集邮收入4.8亿元的目标。从1.5亿元到4.82亿,其中3.32亿元的巨大差距,完全依赖全体干部职工的毅力、勇气和睿智去填补。
记者近期到基层企业采访,处处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集邮热潮。去年12月25日,应城市第四次党代会正式召开。这次会议将产生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应城局抓住机遇,专门赶制了数百份特殊礼品,即配有全张、型张、纪念封的纪念邮册,发给253名会议代表,实现销售收入2.5万元。这一举动很快引发了波及全市城乡的集邮热,近两千本定位册被销售一空。同时,湖北省各级邮政部门还积极发展报刊、邮递类业务。
业务发展都会经历培育-成长-成熟-衰败四个阶段。邮政业务也如此,只有不断开发、培育新业务,邮政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处于独立运行的湖北邮政,对市场有了更深的了解。当传统业务日趋萎缩、新型业务充满竞争的态势日益明朗后,他们开始四处搜寻业务发展的新途径。
新的业务机构呼之即出。省邮政广告局、省邮购局、省邮政速递局、省报刊发行局、省邮政储蓄汇兑局的正式挂牌,拉开了湖北邮政以专业经营方式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帷幕。
新业务依托邮政企业的网络优势,很快把步子迈入了市场。省邮购局决定年内组建三级邮购网络。以农村为重点开办邮购网点200个,实现邮购商品营业额2000万元。省邮政广告局拟为各局承揽企业金卡、邮政明信片、邮送广告的设计印制工作,到1999年底实现业务量4.12亿件、业务收入2.1亿元。省报刊发行局更是雄心勃勃,将零售业务流转额计划由2.68亿元提高为3亿元,零售业务收入由6950万元提高为1亿元,音像制品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音像收入突破500万元。
对于县市这样的基层企业,市场竞争的紧迫性不能容忍你慢半拍,于是不少企业出现了先抓业务后设立机构开始跑市场的新鲜事。仙桃市局尝试性地开办直递业务,不曾料想会在短短的10天时间内,竟揽下4笔业务,收入接近2万元。鄂州市利用传统的新春佳节农民喜贴春联的习俗,发挥分邮投递员的作用,在送报刊信件的同时,配送春联到农户家中。春节期间累计为农民兄弟送去了八千余副春联,收入逾万元。
显著的经济效益对全省各级邮政企业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处于兴奋状态的邮政企业,在积极组建新业务专业公司的同时,也明确了新业务的发展取向。襄樊市局主动提出与电视台、企业联办电视购物、商品邮购等业务,并根据不同季节的产品,开办水果、木耳、香菌等商包直递邮运业务。宜昌市局计划全年邮政广告信息业务收入达到100万元,全市直递业务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
新业务在湖北邮政市场还在向纵深方向拓展。今年初,荆州市局合理利用车辆和劳动力资源,大胆推出“速递新娘”业务,立即在社会上引来了众多的注目,一月内便有6对新人登上了速递花车,还有许多准备近期结婚的年轻人对这件新鲜事更是饶有兴趣,纷纷前来咨询、预订。今年春节期间,荆州市局又别出心裁,组织专班人马直销鲜花,前后6天时间就销售了750篮鲜花,令一些从事鲜花生意的个体老板羡慕不已。他们看准邮政有专车、有网络、重信誉的优势,主动到邮政局商谈合作事宜,共同开发鲜花礼仪市场。
大手大脚,挣多少钱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将手指并拢,减少支出,企业才有积累,才有得以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
企业效益的迅速提高,是湖北邮政职工梦寐以求的,然而,邮政企业长年累月形成的基础薄、块头小、业务收入低等“毛病”,困扰着企业发展。从分营的那一刻起,无论处于哪个层次的邮政局,都暗暗作好了勒紧裤带、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外拓市场,内抓节流,精打细算,颗粒归仓”的呼声,在湖北邮政企业一浪高过一浪。
统计资料表明,湖北近百家邮政企业,业务收入勉强可以维持职工工资奖金开销的,尚不足50%,另外一多半的企业连按期发放工资也感到力不从心。在米窝窝里过惯了日子的邮政职工们,要在思想、行动上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一下子很难适应。各级邮政企业刚开始运作时,便根据省邮政局党组的统一部署,本着一切从紧的原则,研究制订了增收节支的一系列办法,从车辆管理到公费电话,从招待费到医药费,从水电到办公设施,从业务费到差旅费,几乎所有的邮政企业都作了明文规定。孝感地区局制订了《财务增收节支管理办法》、《加强劳动管理若干规定》等21个新管理制度。
还有几件事引起全省职工强烈反响。今年初,省邮政局几位领导赴京开会,考虑到邮政比较困难,主动放弃搭乘飞机,改坐夕发朝至的列车。不曾想到,省局领导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却让全省两万多邮政职工感动不已。随之而来的是一股节俭风气的迅速兴起。记者注意到,现在不少基层企业的领导到武汉开会、办事,已不再派专车接送,而是坐火车、乘班车。
减员增效工作随着邮政企业的独立运行,正有条不紊地在全省推进。过去,邮政企业非生产性人员严重超编,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不够饱满。这一突出矛盾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改革悄然进行。赤壁市局组织专班对3个专业经营部及各支局、所进行摸底调查,清理出富余人员13人,对于这些人员,按照“下岗不离员、停薪不减收”的原则,充实到商业信函、递汇揽储、送包上门等业务发展部门。公安县局调整邮运网络,舍班并班,减少人员近10人,并将这些人员安排到第三产业。荆州市局决定今年内清退138名临时工,现已将60多人送出了局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北省各级邮政企业累计清退计划外用工一千余人,从营投岗位调整下来的三百多名邮政职工重新安排在营销部门和多经产业。
压缩非生产性开支的关键在于企业的主要领导。分营后,几乎100%的县市、地市邮政局建立了招待费、会议费、办公费支出的限额包干制度、局长审批制度、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制度以及定期检查公布制度,并出台了接待标准,严控陪客人数,养成了来客一律在食堂就餐的习惯。这样下来,企业招待费、会务费首次出现下降势头。
结束语
邮政发展的系列报道,到今天就结束了。邮政尽管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报推出这一组报道的目的,就是要使广大邮政职工看到邮政发展大有希望,同时,通过与读者共同探讨邮政的发展之路,为邮政鼓劲献策。
欢迎读者对这组报道提出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邮政宣传报道工作。
——编者
标签:邮政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