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建设离不开电力供应,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输配电工程的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然而工程标准未协调统一,成为影响输配电工程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阻碍,因此需要加强对输配电工程的标准化建设改进措施的研究。文章梳理了当前输配电工程的建设现状,并提出若干提高输配电工程标准化建设改进措施。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标准化建设;改进措施
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呈稳步上升态势,发展成果之大离不开各种资源能源的持续供给,其中电力能源是重要的助推因素。我国致力于加强电力用户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建设,不断改造电力基础设置,要求在新建设周期中采用高规格的建设标准,以此满足电力供应需求。如何有序开展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只有不断探索论证输配电工程的标准化建设改进措施,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1加强输配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强国内输配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危机意识,并且通过有效安全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控制在最低范围,尽快实现我国输配电安全施工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由于受到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还存在许多的弊端和问题,如果不能将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析和处理,很大可能给我国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造成名誉下降等影响
2当前的输配电工程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正积极生产电力能源并持续为用户输送供给足量电力,以确保各项生产生活需求的满足。组织输配电工程建设,开展合理的标准化研究,定期清查问题,可有效降低损失,提高电能输送与分配效率,增强作业精细化,促进电企发展。现阶段国内电力企业发电仍以火电和水电为主,在西北地区典型位置还灵活利用风能建立了发电站,从分布上看,各类发电站场基本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用电需求最大的则是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就出现了用电量与发电量不均衡的问题。尽管东部临海处会建立潮汐发电场,但其大部分电力还需要从西部进行运输调用,这样就显得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求有些不相适应。与此同时,国内依然使用交流电进行输配电,容易出现电网瓦解等多重缺陷,不及国外的直流电在技术应用上的安全性能。而且国内不少电器基于交流电设计电路,一旦对接国外用电环境就需要加设变压器,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输配电工程建设来看,缺乏统一协调的标准依然是短板所在,这一现象也导致大量人才资源的流失和欠缺,掌握统一标准的人员自然要比涉足多重标准的人员技术熟练度要高,且前者所投入的成本要远低于后者。总的来看,我国当前的输变电工程建设仍需加强统一标准建设,才能更好的推动电力事业发展。
3影响输配电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3.1人员技能
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共,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相关知识、技术的掌握程度、相关实践经验等等。此外,输配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或多或少的也会受到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身体素质以及文化水平等的影响。
3.2设备材料质量
输配电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材料、设备等主要包括各类支架、电缆桥架、配电箱柜、接地网、密集母线等等,输配电工程要以这些设备、材料为基础,如果材料的质量没有得到保障,那么施工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3.3机械设备
在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在输配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的机械设备,仪器的性能、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至关重要,此外,施工的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也会受到其是否安全方便操作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施工方法
就输配电工程而言,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法至关重要,不同的施工方法,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工程能否如期完工,施工方法的合理选择是关键的环节。独特性是电力工程自身的特点,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环境,其对成本控制、质量、进度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施工方案要建立在工程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确保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3.5环境因素
高空作业、户外作业是输配电工程中常见的两种作业形态,此外,在施工中还会有一些特种作业,例如电焊、吊装等等,环境因素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比较大,例如严寒、大风、酷暑、暴雨、湿度、温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在控制相应的技术措施基础之上,要以具体的施工条件和输配电工程的特点为依据。
4输配电工程的标准化建设改进措施
4.1充分放大现代电力技术优势
科技的迅猛发展意味着有更多的技术设备具有了新功能、新效率。不少新技术、新设备都将被应用于供电企业的输配电工程中,推动工程的稳定常态发展,确保电力用户高质量用电需求得到满足。如今,更多具有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技术研发,高效双向通信网络、传感测量等技术应用推广让输配电工程中的各种调节控制手段更加多元化,设备技术更加先进。人们应加强对智能化电网的探究,使之成为电网安全、高效、经济性发展的必备选择。智能化电网的利用,还应体现出在电力资源方面的优化配置优势,这样可增加用户对电网的直接管理参与机会,从而让电力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更深入人心。
4.2显著加强专业人员素质
电力企业要对输配电工程相关从业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来开展。可灵活邀请有相关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当讲师,或由工程建设参与者现身说法。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备课过程中应收集日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或典型案例,将其列入重点讲授的实操技术内容。培训同时需要将先进的工作理念、建设理论、先进技术设备等内容传授给从业者,确保人员的知识扎实全面,视野开阔,专业素质显著加强,从而成为推动输配电工程标准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4.3持续健全行业标准规范
输配电工程标准化建设,应有必要的参考模板,这方面就需要应用行业中的已有标准规范。这些规范大都具有不同地区的特殊性与针对性,工作人员要进行科学辩证地参考,并梳理出其中的标准规范进行完善和处理,确保标准化建设全过程均有章可循、有理可据。在规范整理中应注意保持其法律效应,要能够有效推动电力企业实现标准化管理,从而合理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4.4科学提升财政投入比例
供电企业用在输配电工程标准化建设中保持高度重视,要理性地调动资源来推动建设的顺利完成,其中包括重视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资金流向的科学合理。开展标准化建设前应商讨拟定完整资金计划,对于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有较为明确详实的说明,做到条目清晰。企业在准备投入资金的同时,还应适当预留备用资金,为整体工程设置超预算方案,也可推动收尾及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资金的使用应把握原则,应接受政府与职能部门的监管,并与国家政策保持统一,无论是投入或结算过程,都应有理有据。
结束语:
输配电工程标准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工程,电力企业应对输配电工程的标准化建设保持高度重视,合理调度资源,整合有利条件,充分放大现代电力技术优势,认真增强专业人员素质,持续健全行业标准规范,科学提升财政投入,努力实现工程质量与效率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时军.论输配电工程的标准化建设改进措施[J].南方农机,2018,49(02):183.
[2]黄瑞河.对输配电工程施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17):110-111.
[3]刘芸.输配电工程施工的若干问题剖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6):159-160.
论文作者:汪有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输配电论文; 工程论文; 标准化建设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措施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