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道路施工最常用的原材料就是水泥,特别是道路的稳定土基层一般使用的都是水泥材料,由此可见,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方面的质量控制对道路建设来说相当重要。本文以某市政道路工程为例,对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详细介绍做好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作的重要价值,并提出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每个重要的施工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要点,最后通过具体的实践得出该工程基层施工顺利完成,质量符合有关规定,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借鉴的结论。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道路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当前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得益于相关施工技术的日益成熟。在水稳基层施工中,需要做好每个施工环节的控制,保证施工质量,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效果。以下就对该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进行分析。
一、水泥稳定基层的特性
水泥稳定基层是指以水泥为主要原材料,对路面基层进行稳定施工处理。水泥在混合材料中属于半刚性基层,其特点在于强度、密度和力度性能较高。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水泥和土相结合经过搅拌和压实后形成水泥土,其中两种材料相互结合发生了水化作用,水泥土中的含水量不会被减少,不断地经过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的作用,从而影响到水泥土的内部结构,引起水泥土发生收缩而产生裂缝。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国,要严格控制好影响因素,才能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
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需要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为现场施工提供正确指导。施工开始前,应获取下列重要指标:混合料生产配比,这是实现大面积施工的重要基础;混合料摊铺时的松铺系数;施工作业与控制,包括混合料实际含水量控制、碾压设备选型及组合、碾压工艺(顺序、速度、遍数)、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及碾压。
1.工艺流程
本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为:现场测放→现场挂线→混合料生产→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碾压→养生→质量检查与审核。施工中必须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准备下承层
对已经交付的公路底基层实施全面检查,确认是否保持平整与坚实,是否存在浮土、软弱点及松散点,要求所有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同时经监理检测合格。完成以上检查工作后,要对其顶面实施拉毛处理,将浮土清除干净。此外,要注意如果地段较为干燥,需在开工前洒适量水。
3.现场施工测放
安排专业测量人员进场对中线进行复核,并确定路面的宽度,以底基层总宽度为依据将边桩放出,并测出边桩和中桩任意点位实际高程,一般按照10m的间隔距离设置断面,测出各点实际高程和实际高程之间的差值,同时要在两侧布置挡料,避免在碾压过程中路面发生塌肩。
4.现场挂线
安排专业挂线人员进场根据测量结果,结合摊铺厚度及松铺系数,在两侧进行基准线的挂设,基准线采用钢丝。挂好线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免挂线被破坏影响后续施工。
5.混合料拌和
先对拌和系统的各个机械设备进行调试,然后按照规范的要求依次向拌和机中输送原材料。混合料出料时,应对其进行检测,必须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拌和中应随时检查实际送料情况,包括水的输送和推进器运行,保证每种原材料都能正常且稳定供应。根据天气情况对供水量进行合理调整,并对拌和的时间予以严格控制。将混合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其实际含水量应略高于最佳含水量,因为混合料进场后大多无法立即进行摊铺,在等待摊铺时水分会有所散失,如果出料时混合料实际含水量就接近最佳含水量,则在现场停留一段时间后,其实际含水量将小于最佳含水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此外,现场试验室要根据规范要求对混合料实际含水量及强度等重要指标进行检测,确认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未经检测和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混合料禁止在施工中使用[1]。通常实际配制的混合料,其水泥剂量要比设计要求高出约0.5%,这会因为考虑到强度损失,完全按照设计要求的水泥剂量进行拌和,混合料实际强度可能无法满足实际要求。
6.混合料运输
采用吨位不小于20t的自卸运输车对出厂的混合料进行运输。具体的运输车辆应结合混合料的生产能力及运输距离来确定,要有一定余量。如果工程规模不大,且施工现场和拌和厂之间的距离很近,则一般准备8辆运输车即可。此外,每一辆自卸运输车都要准备好防雨篷布,并在装完料后及时覆盖,以起到保温、防雨和防污染的作用。运输时行驶速度应尽量均匀,避免急刹车和掉头,以免混合料离析。
7.混合料摊铺
当混合料被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应尽快进行摊铺施工。将摊铺机放置在混合料摊铺的起点,根据松铺厚度对熨平板进行调整,在熨平板的两侧垫上长度为60cm,宽度不小于20cm的模板,而且高度要和松铺高度完全相同。混合料运输车停在摊铺机前方10cm~30cm,挂空挡停住,由摊铺机顶推前进。现场应采用至少两台摊铺机成梯队进行作业,摊铺机前、后应保持8m~10m的间隔距离,摊铺应一次性成型。行驶速度不能超过1m/min~2m/min,摊铺速度要与混合料生产能力相匹配,避免停机待料。摊铺时还要安排专人对两侧的边缘部位进行处理,保证摊铺表面的平整性[2]。另外还应安排专人对是否有离析的现象进行检查,将局部的料窝清除干净,然后用新料进行填补。此外要注意准备足够的塑料薄膜,用于避免施工中突遇降雨,将混合料淋湿。
8.混合料碾压
1)现场应准备好各类型碾压设备,如轮胎和振动式压路机。2)一般碾压都分为三个环节,即初压、复压与终压。其中,初压多使用振动式压路机,速度为5km/h;复压应使用吨位比初压大的振动式压路机,先以较轻的振动碾压一遍,再以较大的振动碾压一遍,然后使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终压使用关闭振动器的振动式压路机进行,到消除混合料表面的轮迹为止[3]。3)在碾压过程中应注意,压路机的起步应缓慢,从低处到高处保持轮宽50%左右的重叠,转向不得在没有压实的部位进行。碾压完成后,由现场质量检查人员对包含平整度和横坡等在内的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对于不合格的路段应进行必要的整修处理,直到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为止。
9.混合料养生
施工完成后,应对已经完成施工的路段进行交通封闭。为使路面强度满足要求,需根据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洒水或覆盖养生,要求养生时间必须达到7d以上。在正常的养生过程中,应确保路面始终保持潮湿。
10.接缝处理
混凝土摊铺中,如果遇到设备故障等问题使施工中断,要在适宜的部位设置接缝。在恢复摊铺前,使摊铺机离开工作面的末端,同时靠近没有碾压完成的混合料,并实施洒水,保证混合料实际含水量能够满足要求,最后对混合料实施摊铺[4]。
总之,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影响水泥基层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种,许多道路问题的出现都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因此,在日常的施工中,必须要控制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按照道路建设标准完成好每一道工序,要把好质量关。
参考文献
[1]刘伟.刍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4):33-34
[2]刘祥军.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J].江西建材,2017(21):153.
[3]周道清.浅析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3):188-189+213.
[4]田野.浅析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0):96-97.
论文作者:刘春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水泥论文; 基层论文; 含水量论文; 碎石论文; 稳定论文; 压路机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