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杰[1]2002年在《政治、社会与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国立化”:以四川大学为例(1925—1939)》文中指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国家统一”运动已经受到了学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对基层研究的不足,我们很难确切知道这一运动的落实情况及其复杂性。目前的研究也多倾向于将其仅仅归结为政治权力与军事权谋的运作过程。本文考察了“国家统一”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特殊事例——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进程,希望借此凸显“国家统一”运动的复杂表现形式及各方对这一运动的不同态度,为研究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国家建构(state-building)等问题提供一个可供进一步分析的案例。 本文从政治、社会与文化叁个层面对四川大学国立化运动做了分析。首先,20—30年代初,四川政治自成格局,身处其中的四川大学也受到了影响,“国立化”的进程与四川政局的变化密不可分。其中不仅牵涉到把持川政的几位军人势力的消长,更与四川的“地方中央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国立化”的后期,政党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其次,在社会层面上,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还涉及了“四川人”的省籍认同及在特殊情形下“四川人”与“中国人”的身份冲突。它与整个四川特别是成都社会思潮的变化有关,但也有政治因素的作用。 第叁,在文化领域,“国立化”也包含着新旧思想的竞争、教育体制和学术典范的转变。直到30年代中期,四川的高等教育界和全国比起来,还表现出不少的“特色”,但在“国立化”进程中,这些“特色”逐步弱化。 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看,这一进程还牵涉到“学术独立”问题。最初,不少师生认为“国立化”意味着大学可以免于地方军政势力的威胁。“国立化”中期,这一目标也确实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但随着“国立化”的完成,学术界希望达到的“学术独立”、“学术自由”的理想却受到了沉重的一击。 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也为我们了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国家意识”及其具体表现提供了一个例证。
王少辉[2]2017年在《以国立求生存:私立成华大学研究(1945—1952)》文中认为清末国人以与西方进行"学战"为目的,倡设私立大学。以后见之明观之,私立大学最终"不行于吾国",其"何以不行于吾国"由此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国人自办私立大学,往往自命负有某种教育或社会理想,在民国时期也曾一度居半壁江山之地位。随着国民政府国家教育文化预算的建立,国立大学纷纷实现"国款办国学",完成"再国立化"。私立大学因为缺乏相对稳定的财源,相形之下,在师资、设备等方面逐渐处于劣势。社会上亦形成歆羡"国立"的心理。抗战前后,"请改国立"成为部分私立大学的一种生存策略。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抗战胜利后"永久留川",易名"成华",私立成华大学由此立校。学生以此为契机发动风潮,请求政府接办,理性地追逐"国家"名号背后蕴含的实利。国民政府受限于财政能力无法因应私立大学的请求,学生"以国立求生存"的诉求暂时潜伏。私立成华大学由四川地方实力人物掌控,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地域性"色彩,远离中央政权,只得依托地方办学。川籍校董利用其在军政商各界编织的社会网络,为学校筹措办学资金。但以此种方式募集的经费或是建立在私人关系上的人情往来,或带有较强的功利目的,且以一次性、随机性捐赠为主,远无法满足私立大学持续性的运转需要。校董们不仅身兼数职,且领有多校董事头衔,故不能专责于学校事务。国共内战爆发、地方财政恶化、持续恶性的通货膨胀、公众淡薄的公益意识、成华大学本身办学成绩不彰等内外因素相互交织,边缘私立大学渐步入过分依赖学费办学的生存困局,办学定位亦随之迷失。私立大学依靠社会资源办学,远离政治喧嚣,本应处于国家权力系统的边缘地带。但川省地方实力派与地方党团势力发生抵牾,私立成华大学身处其间,校园空间亦随之成为政治角逐的场域。学校本身的生存危机成为政治动员的一大法宝,"请改国立"风潮再起,学潮与政潮相互激荡,大学难以"独善其身",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中共建政后,私立成华大学在大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学体制、招生、毕业生就业等多个方面,受到新政权的监管与改造;学校自身也积极迎合政府需要突出其以财经系科为重点的办学特色,进而不断获得西南文教部的经费补助,向死而生的过程中呈现出些许生气,"名实"亦发生错位,最终以"公立化"作结。西方私立大学因政治与宗教的二元格局、社会自治的传统与机制,得以始终保有独立性与自治性,并维持充足的生存空间。近代中国社会却在"国进民退"中无力抵御国家权力的下移,且未能建立起公众持续捐款、学校吸取社会资源再回馈社会的良性循环与制度性机制。身处其间的私立大学不得不向国家政权靠拢,"以国立求生存"。
韩戍[3]2016年在《时代变动下的私立大学—光华大学研究(1925-1951)》文中认为本文以一所着名私立大学——光华大学为研究对象,讨论近代中国时代变动对私立大学的影响,并研究在此种变动与影响之下,私立大学与国家、政府、政党的关系。光华大学从着名教会学府圣约翰大学中独立而出,自命负有替国家“收回教育权”的使命。由于北洋政府虚弱,教育部对这样一所私立大学无从干涉,亦无力干涉,学院与政府之间可谓各行其是。光华大学所受到的政治影响,主要来自国家主义派、国民党等在野政治势力。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加紧了对私立大学的渗透与控制。由于光华大学聚集了当时中国最着名的一批自由主义者,使这所私立大学超越教育,充当了政治抗议的场域。自由主义者与国民党之间的斗争与冲突激化,校方最终放弃了与自由主义者的“联盟”,屈服于党化教育的逻辑。近代中国的私立大学从建校初便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校董会等筹款机构又流于虚化。因此,尽管私立光华大学在1930年代努力回归到学术本位,远离政治喧嚣,却较之以往更加依赖政府。1930年代,国民政府教育部系统补助私立大学,并限制其文法科的发展,私立光华大学转而调整其与政府的关系,聘请党政要人担任校董,希望依靠他们从中央政府获取补助。抗战时期,私立光华大学主体内迁成都,可谓完全依赖于国家补助,遂成为党政要人的附庸。由于中央政府的内部斗争,这样一所依靠单一派系党政要人的学校,不免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斗争,亦使这样一所学校最终被四川地方势力接管,成为内迁私立大学中屈指可数“永久留川”的高校。抗战胜利后,私立光华大学复员上海,以党政要人为董事长,希望利用他们的地位向工商界汲取资源。此种关系决定这样一所学校完全听命于国民政府,彻底丧失了抗争与进步的精神。在校方压制与学生反压制的斗争中,私立光华大学内外交困,逐渐走向末路。1949年以后,中共直接将光华大学拆分、改组、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使私立大学的发展服从于国家的教育建设的需要。研究近代中国时代变迁对这样一所代表性私立大学的影响,以及在此种变动与影响中,私立大学如何与国家、政府、政党相处,可以深刻反映出近代以来学府与政府、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
邓小林[4]2005年在《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史虽然受学界的关注,但是多倾于通论性的研究,重要的专题研究则不够深入,大学教师的聘任便是此类专题研究的问题之一。大学教师的聘任直接关系到大学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实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考察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希望能对近代高等教育史研究的深入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为当今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从历史渊源角度看,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源于欧洲,确切地说,始于德国柏林大学之创建。因此,德国大学教师聘任亦多为其他欧美诸国仿效。而亚洲国家则以日本师法德国较为突出。中国第一所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虽然近代中国大学教师聘任常以日本为师,但其渊源依然可以追溯到德国。 民国建立之初,大学教育最为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大学令》的颁布。其中涉及教师聘任的内容虽然仅有大学教师种类的规定,如规定教师种类为教授、助教授两种,但是它毕竟开启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化之先河。此后,北洋政府颁发了一系列与大学相关的法律法令,强调与调整了教师种类,并在聘任权限上作出了相应规定,如1917年5月颁布的《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令》就规定教师种类有正教授、教授与助教叁种,同时,教师聘任之权在于大学校长。不过,直到1926年,广州的国民政府颁布了《大学教授资格条例之规定》以后,才使得教师聘任制度所包含的教师种类、聘任权限、资格审查叁方面内容逐渐完善。因而,它也代表着国立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初步
许丽梅[5]2003年在《民国时期四川“五老七贤”述略》文中提出民国时期四川众口流传的“五老七贤”实指一个有崇高社会声望的绅耆群体。其中的人员是变动不居的,人数也是不固定的,大致有一些声望相对较低的绅耆,追随于声望更显着的绅耆之后。这些绅耆大都取得了较高的功名,辛亥革命之后,多数寓居成都,而不是象传统士绅那样返回故乡。因为对新的地方政权的不认同,他们屡辞当政者的征召,最终都选择了“隐”的生活,而在趋新人士眼中,他们成为了一个“旧派”小世界。 “隐”而不出仕,故“五老七贤”中,有的专力慈善。就中以尹昌龄主持慈惠堂成效显着,到他逝世时,他不仅因办理慈惠堂表现出的美德被认为足为楷模,而且他办的事业都是新的,进步的。而在灾害频仍的民国时期的四川,众绅耆都常常出面赈济灾民。有的厕身教育,他们多在学校中教授国文,影响所及,那时四川学子的国文水准都比较好。“五老七贤”处官民间的地位,使他们能沟通政令舆情,为官、民两方所推重。而在战争频仍的民国四川,他们又常常出面为民请命,呼吁和平,因而他们被看作是地方上主持公道者。 到30年代,“五老七贤”开始渐渐衰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绅士”产生机制的断绝。当“五老”中最长寿的一位也故去时,“五老七贤”完全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参考文献:
[1]. 政治、社会与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国立化”:以四川大学为例(1925—1939)[D]. 王东杰. 四川大学. 2002
[2]. 以国立求生存:私立成华大学研究(1945—1952)[D]. 王少辉. 山东大学. 2017
[3]. 时代变动下的私立大学—光华大学研究(1925-1951)[D]. 韩戍.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 邓小林. 四川大学. 2005
[5]. 民国时期四川“五老七贤”述略[D]. 许丽梅. 四川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