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浅析论文_黄南志

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浅析论文_黄南志

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528311

【摘 要】建筑合同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设;合同;管理;索赔

建筑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施工合同必将成为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可以规范项目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能,紧密围绕合同条款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因此,无论是对承包商的管理,还是对项目业主本身的内部管理,合同始终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建设工程合同通常界定了承发包双方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是承发包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建设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

1现阶段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合同管理水平普遍低下

(1)合同文字不严谨,合同条款不完整

合同讲究咬文嚼字。合法有效的合同,一定要文字准确明晰,才能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但是一些合同中出现了不准确、笼统和含糊等问题,最终导致出现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一些合同有缺陷、有漏洞。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

(2)合同管理不规范

一方面大多数建筑企业尚未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合同管理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合同文档管理混乱;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中通常被认为是经营部门或预算部门的一项兼职工作,合同管理未达到专业化管理的程度。

(3)合同索赔工作难以实现

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失者的权利,对于承包商来讲是一种保护自己、维护正当权益、避免损失、增加利润的手段。而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不平等合同条件等问题,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再加上承包商自我保护意识差、索赔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受损害者往往是承包商。

1.2合同管理制度滞后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缺乏一套严谨的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管理未能体现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要求。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1.3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管理手段落后一些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和维护手段落后,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相对滞后,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1.4缺乏大量的合同管理专业人才

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程度高,知识面宽,需要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工作,对专业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而现阶段我国缺乏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实行专业化合同管理的主要障碍。

2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措施

2.1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建设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可以从下述3方面着手:

(1)人员选择

建设项目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部门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

(2)专业培训

可根据实际,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在职学习。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进行培训,结合实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分析总结;听电视讲座,参加法律专业或经济管理专业的考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以上途径,可全面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思想水平、法制水平、语文水平和业务能力。

2.2建立和健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的《合同法》和相关法规以及实际情况,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这些环节包括合同的洽谈、草拟、评审、签订、下达、交底、学习、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等。《合同法》的大多数法律条文都可以纳入合同管理制度中。《合同法》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同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合同理论的实际运用。分则第十六章对建设工程合同作出了专门的法律规定,更有利于每个建筑单位规范自己的合同管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随着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合同管理上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原有的合同管理制度。

2.3借鉴国际经验,推行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合同示范文本

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筑市场同样面临对外开放问题,在工程管理的许多方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在合同管理方面,要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加速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需求的合同管理模式。新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很大程度地参考了FIDIC文本格式,较以往合同文本有较大的改进,有利于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应该严格执行。

2.4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约

为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把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列为整顿规范市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严把审查关的基础上,加大合同履约管理力度。对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予办理工程报建手续,不得组织招投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坚决取缔垫资、带资施工现象,努力净化建筑市场,进一步维护承包商的合法利益。

2.5加强合同法律意识

减少合同纠纷产生承包商由于缺乏法律和合同意识,在签订合同时,对其中合同条款往往未做详细推敲和认真约定,即草率签订,特别是对违约责任、违约条件未做具体约定,这直接导致了工程合同纠纷的产生。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承包商要对合同合法性、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减少签订合同时产生纠纷的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2.6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承包商的资质管理,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同时推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以真正地保证施工合同全面的履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净化建筑市场。

2.7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宣传

通过“重合同、守信用”的宣传,推动内部合同的规范管理。第一,企业领导要主持制订开展活动的计划,使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第二,“重合同、守信用”活动要求推行合同示范文本,这将有利于堵塞由于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水平而产生的漏洞,有利于合同争议的解决。同时,对于企业自行草拟的文本,应当在审查时注意对照示范文本,防止错漏产生,以提高合同文本的质量。

计算机技术在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用计算机进行合同管理对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成效。因此,建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OA办公系统管理体系,促进公司合同OA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BSS系统、工程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有利于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3结语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应围绕着这个核心开展。成功的工程合同管理,是把合同的权利义务进行分解,用合同约束双方的权利义务。只有这样,合同管理才能真正到位,履行责任才能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邓卉.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4).

[2]毛磊.现代建筑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李光建.中国建设项目管理实用大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4]詹广才,卢永昌,陈良志.国际港口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的探讨[J].水运工程.2011,(7).

论文作者:黄南志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浅析论文_黄南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