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择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并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76.67%,研究组新生儿家属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来说,基于常规护理,并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缩短重症监护时间,便于护患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unsafe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neonatal car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Thirty-three neonates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and 30 new students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a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The research group analyzed the unsafe factors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and developed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unsafe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newbor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67%.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newbor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For infa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and analysis of nursing insecurities,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be taken to avoid unsafe incidents,shorten intensive care time,and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newborn;nursing insecurity factors;preventive measures
危重症新生儿需要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这部分新生儿不仅治疗难度比较大,而且护理程序复杂,风险性高,因此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需要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据此制定预防措施,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1]。基于此,本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男20例,女13例,日龄最多为7天,最少为8小时,日龄均值为(2.4±0.6)天;并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日龄最多为9天,最少为7小时,日龄均值为(2.6±0.7)天;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临床症状观察、无菌处理等。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以下针对性预防措施:①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护理人员本身作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重要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从护理人员方面考虑,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之余,应主动与新生儿家属建立联系,向其讲解新生儿照顾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指导家属如何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另外医院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到护理工作中,提高新生儿护理安全。同时在新生儿病区安装防火设备、应急设备等相关设备,提高新生儿护理安全性。②规范新生儿入院护理。对新生儿入院护理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对入院护理进行规范,要求护理人员注重言行举止的规范性,避免与新生儿家属之间发生矛盾,在新生儿入院时需要做好检查工作,发放住院联系卡,方便开展之后的工作。另外护理期间对家属育儿情况进行询问,避免医患纠纷现象的出现。③强化基础护理。为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需要严格执行消毒、灭菌等工作,在新生儿洗澡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温,对血氧探头松紧度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光疗法检查,并对眼罩脱落情况进行观察,对枕头固定情况进行仔细检查,观察是否出现出血现象,持续不间断地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并辅助医师进行对应处理。④强化用药管理。用药前护理人员需要向家属说明药物应用的作用,并说明药物应用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缓解方法等。针对新生儿用药指标进行严格控制,若出现不良反应,则需要及时报告给医生,并及时进行救治。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重症监护时间;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为满意(90分以上)、一般(60-90分)、不满意(60分以下)三个等级,满意+一般=总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相比于普通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对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技能,还需要具备耐心、责任心、细心等,但当前一些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容易出现护患纠纷问题,对新生儿护理质量产生影响[2]。②新生儿病区环境相对特殊。因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受到疾病、自身身体机能等限制,通常需要呼吸机、氧气机等设备,所以该病区的设备设置密度相对较高,氧浓度较大,设备运行增加了电负荷,容易出现断电甚至是火灾等不良事件[3]。③入院接诊与出院交接不明确。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大多数是从产房、下级医院、手术室直接转入,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之前患者可能已经出现皮肤破损、注射部分感染等现象,而家属并未发现,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检查,避免纠纷隐患[4]。另外出院时需要与家属做好沟通和交接工作。实际上,部分护理人员因未及时全面检查、出院交接不到位,出现责任不明确现象,进而导致不必要的医患纠纷[5]。④违反操作规程。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无家属陪护,洗澡、喂奶、环境护理等基础处理均需要护理人员完成,但部分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容易导致烫伤、呛咳、坠床等安全隐患问题[6]。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时间、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而言,不安全因素包括很多种,只有一一分析,并制定对应预防措施,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出现。
结语
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来说,基于常规护理,并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缩短重症监护时间,便于护患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秋红.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0):106-107.
[2]宋敬伟.浅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医药,2017,01(02):3.
[3]桑香兰.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分析[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02(09):00148-00148.
[4]黄美琴,连少蓉.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1):111-113.
[5]晏淑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新生儿感染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抗感染药学,2017,01(02):334-336.
[6]陈庭萱.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分析[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02(01):18.
论文作者:刘佳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新生儿论文; 重症论文; 病房论文; 预防措施论文; 家属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不安全因素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