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 4041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所有的信息都已经爆炸开来。我们国人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地获取一些信息,才能够不被社会淘汰,才能够在社会中立足。所以英语的学习已经开始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在我们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了。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它让我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提升自己;当我们把这些东西进行利用的时候,英语已经变成了一种思想、一座知识库。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技巧 交际化原则 创新
一、贯彻课堂教学交际化原则
1.五分钟会话。每堂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会话,会话内容有值日生汇报、自我介绍、家庭情况、谈论天气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运动员等。让学生自由用英语交谈,允许学生模仿课文内容适当增减,自由发挥。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通过问答形式作简要的复述。在开展会话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发他们的联想思维,由单一的讨论内容过渡到综合内容,把几个不同内容的话题串联起来,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我特别注意,轮到中差生值日时,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并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语感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加强听说训练,努力做到视、听、说同步,培养语感和学习兴趣。每篇课文的生词、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读的好材料。朗读不能老是采用“跟我读”的形式,而是要注意创造情境,让学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语感,显示说话者不同的心理。同样,语调的不同,重音的移动,也体现了说话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经过训练,学生在以后朗读中也就注意了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和重读、弱读及升调,这样朗读绘声绘色、津津有味,整个课堂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3.角色表演。结合课文内容,每教授一个情景句型,可让学生用当天所学的自编一个简短的情景对话,到讲台表演。如学到My family这课,我发动学生都带张“合家欢”照片,整个课堂就是欢聚一堂,在热烈气氛中学会并运用所学的句型,提高了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4.直观教具。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充分利用图片、图表、实物、录音机等教具,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和交际活动。利用实物和图片教单词,学生能更好地记住词义,并能反复利用它们复习,其趣味性、直观性较强。例如,用提问的方式猜物品,让学生将实物与英语句子连起来,练习听、说;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多使用教具,结合列出图表,做到快记、巧记。
二、教学应注意创新
创新是教学的生命。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运用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吃一种东西吃久了就会“腻”一样,也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求新,学生才能有新鲜感,才会好奇,进而产生兴趣。
1.科学引导,积极激励。它要求教师要靠火热的爱心、健康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和学问、娴熟而适当的授课技巧来善待学生,对学生的答案与想法不要轻易否定,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要辩证地进行分析,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吹灭了学生的创新之灯,无疑会丢失一份创新的灵性,不仅仅是失去一次成功的机会而已。所以,科学的激励在创新教育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创造契机,积极启发。创新不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妄想和臆想,它需要充足的论据和论证作基础。诚然,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艺术上需要体现创新,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在自己的教学目标上凸显新意。要让学生形成敢想、敢疑、敢说的良好个性,就要求教师不仅善于创造教育契机,给学生以适当的点拨与启发,而且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一旦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即刻点燃。
3.科学态度,延伸课外。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它的形成不仅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而更重要的是延伸到课外。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将科学、公正的观点渗透于其中,将严谨、求实的态度寄寓其中,对与错、是与非一定要分明,不盲从,不崇拜,更不迷信。在现实生活中,要理性对待事物,要敢于质疑,阐发主见,相信自己,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形成严谨的态度和缜密的思维习惯,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三、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比如投影仪和挂图,根据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挂图,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活跃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方位介词和There be句型时可以用一幅街道图进行辅助教学,一边说一边演示。这样一来,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就会明了清晰,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另外,利用投影辅助教学还可以增强师生互动交流,进行充满意义的练习。一边播放投影,一边听录音,图声同步,学生学习的热情自然就会高涨,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此外,还可以通过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淑清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2]刘书林 刘春燕 林跃武 英语教学新概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鲁小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句型论文; 他们的论文; 就会论文; 情境论文; 语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