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综述论文_张梦稚

现代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综述论文_张梦稚

山东省烟台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 264000

摘要: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又需要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懂经营、会管理的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在这些教育及行业发展需求背景下,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学校的培养思路是要减少学分与学时要求,这样就会使课程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如何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既能满足学生对各种相关知识的学习要求,又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需求,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及人文道德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道路运输;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1我国道路运输发展现状

传统的道路运输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以教师上课教学为主,学生实践学习为辅,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等部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专业教育课程主要是道路运输相关的一些专业课,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关联性不是很大[1]。

另外,由于开设的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处理和分析等相应的基础课程太少,使得学生缺少必备专业知识的积累,很难深入学习新技术领域的相关内容。还有就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上课教学为主,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较少,无法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爱好。

基于道路运输对于人才需求的特点,需要在人才培养改革措施包括构建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产学研融合的科研创新平台,培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交叉型人才队伍等内容。

2基于专业特色的大交通协同观培养思路

首先要结合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发展特点及社会行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培养计划调整,并进行专业课程资源体系、实践实验环节、创新类活动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首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实验、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训、企业实践等课程提升专业操作技能及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学科的各种竞赛、创新设计大赛等锻炼并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这些是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2]。

其次,培养学生道路运输业的大工程观,具备大交通融合、协同管理的能力。这样学生既能够从事基础操作性工作,又具备大交通融合协同管理的能力。此处的大交通是指各种道路运输方式的融合,或各种交通要素的融合,或称为交通协同。在城市交通中,有轨道交通、常规地面公交、个体交通等,在长距离交通中,有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方式的融合。学生具备综合交通融合管理的意识,能够融合各种交通方式的信息,实现多种方式的协同管理。这样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去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层次的运输规划、组织管理工作。

再者,针对道路运输专业的特点,如果仅考虑大交通融合管理教育,会使专业比较空洞,容易使学生迷失学习方向。因此,还需要做好专业特色内容,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清楚自己的学习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大交通协同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措施上可推行学业导师制度,指导学生按照不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修读方案,使学生更好的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交通协同的大交通的概念可以在各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渗入式教育。教师从微观的专业知识点引领学生认识到宏观大交通系统。也可以在实验室建设中进行思考,例如以往建立的专业实验室中可能只有一个桥梁结构、或者仅一个场站模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可考虑建立一个融合实验室,融合各种运输方式,或考虑,如何借鉴货物运输一票到家的模式,实现旅客运输的一票到家?这些需要不同交通方式的融合管理。在培养思路中体现课程的交叉、融合,考虑如何把计算机、数学、控制、互联网、通信等学科技术与交通结合起来。可以把方法、技术等融合到具体的课程中,通过课程的融合,知识点的融合使学生逐步掌握现代道路运输业管理中用到的各种知识。从而既有能力从事基础操作性工作,又有能力从事多交通方式、多资源的协同管理工作。

3基于专业知识挖掘德育元素的价值、道德观培养思路

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及管理能力,更需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而工科类学生,往往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人文道德知识缺乏,容易造成较差的情感处理能力和偏离的价值观。因此,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建立其核心价值观,并将人文和科学融合,才能培养胸襟开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才[3]。

并且,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文理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要解决道路运输重大工程项目问题,需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挖掘知识点中蕴含的文、史、哲、艺等人文知识,深入与知识点相关的人文道德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心理进行引导;更深一层次是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对民族、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道德标准的认定及对自己道德水平的把握。德育教育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德育、价值观教育,在考核时加大过程考核比重,并加强学生品行考核。这需要教师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自己。教师要做到对每个学科的专业知识都要了解一点,多视角、跨学科思考问题,做到中西结合,文理兼通,才能把问题吃透。

4校内外资源协同共享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与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要培养实用性、创新型、综合型人才。而在此基础上的大交通协同管理的培养思路正是培养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交通协同管理的综合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资源的协同共享培养模式。

基于道路运输现状,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建设及整合在线资源课程,以充分利用本校其他专业或其他高校的优质资源,以满足各项培养目标。例如道路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对道路运输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了解大数据处理、智能技术等知识,可以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资源。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平台、工程实习平台、企业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创新设计大赛活动等多方面,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5结束语

道路运输专业是一门相对比较传统的综合性工科专业,它主要研究公路、铁路等运输设施的建设、布局及规划内容,需要学生掌握道路运输基础理论、道路运输线网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营管理控制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其专业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操作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城市轨道与道路道路运输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兴举,朱月风,孙海龙.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231-232.

[2]张丽彩.交通类专业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柔性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36):152-153.

[3]陈莉.现代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综述[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1):85-88.

论文作者:张梦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现代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综述论文_张梦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