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第六人民医院 516211
摘要:目的 对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ICU重症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各50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吸氧、电解质纠正以及抗感染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勇气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论 为ICU重症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通气时间,改善淋巴细胞水平,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应用效果;ICU重症患;营养支持疗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100例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9例,年龄最大86岁,年龄最小50岁,平均年龄69.04±9.24岁,其中包含8例恶性肿瘤患者、13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5例脑血管意外患者、16例多发伤患者以及26例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对照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年龄最大84岁,年龄最小49岁,平均年龄68.78±9.28岁,其中包含9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3例脑血管意外患者、17例多发伤患者以及25例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两组患者在疾病种类、年龄以及性别三个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治疗内容包含吸氧、电解质纠正以及抗感染等。为观察组患者额外提供营养支持治疗,通过鼻饲为患者注入肠内营养,每日鼻饲5~6次。在肠外营养方面,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为患者注入营养物质。将电解质与向量元素注入氨基酸瓶中,于脂肪乳瓶中加入维生素类药物。于葡萄糖瓶中加入磷酸盐。依照患者疾病症状严重程度与IUC治疗需求对营养液进行选择,也可以同时注射三种不同类型的营养液。以肠外营养注射的方式为患者提供非蛋白热能需要将注射量控制在125~210kJ(30~50kca1)/(kg·d)之间,其中40%~50%为脂肪乳剂,50%~60%为糖类,为患者注射的葡萄糖溶液中需要另外加入胰岛素药物,加入剂量为4~5u/mL。为患者注射的氨基酸药物中需要确保含有支链氨基酸至少12.25g。对于部分肾衰患者可以适当提高氨基酸比例。在维生素方面,可以适量将水溶性维生素与复方维生素溶入静脉滴注药液中。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患者血糖、电解质以及肝功能方面的变化情况,依照检测结果对胰岛素与电解质补给量进行动态调整,依照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对血浆与白蛋白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部分失血性贫血患者则需要另外加入少量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对注射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三个方面的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便秘、应激性溃疡、胃潴留以及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方面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统计学分析所采用的分析软件为SPSS14.0版本,在计量资料方面,(x±s)代表标准差,±代表平均值,以t检验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对比例数值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各项指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具有充分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指标比较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50例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7.55±1.24日,淋巴细胞计数1.435±0.087×109/L,血清白蛋白62.37±6.97g/L;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50例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11.63±1.81日,淋巴细胞计数0.895±0.054×109/L,血清白蛋白53.93±5.90g/L。
两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三个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50例观察组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3例,占比6.0%,胃潴留6例,占比12.0%,应激性溃疡4例,占比8.0%,便秘2例,占比4.0%,不良反应发生率30.0%;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50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7例,占比14.0%,胃潴留12例,占比24.0%,应激性溃疡9例,占比18.0%,便秘4例,占比8.0%,不良反应发生率64.0%。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为ICU重症患者提供治疗需要以神经体液调节与衰竭脏器调节为基本原则,进而对患者疾病症状起到改善作用,使患者生活重量与生存概率得到提升,最大程度上降低死亡率。营养支持治疗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为ICU重症患者提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已往的临床治疗实践经验中可以发现,为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避免ICU重症患者病情出现进一步恶化,纠正患者负氮平衡,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得到充分的保证,增强患者自身免疫能力,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尽快恢复患者正常能力代谢。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需要严格遵循由稀到浓、由慢到快以及由少到多的基本原则,确保患者肠道能够经历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避免出现便秘以及腹泻等不良反应。
经实验研究发现,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三个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束语:
为ICU重症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通气时间,改善淋巴细胞水平,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彬云,戴喜明,刘伟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6,12:51-53+56.
[2]何瑞玲.定量的成分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01:29-30.
[3]冯勇.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01:22-23.
[4]邓继延,杨梅,岳凤.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03:81-82.
论文作者:陈慧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患者论文; 营养论文; 淋巴细胞论文; 白蛋白论文; 统计学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