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T在颌骨肿瘤性病变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王其笑1,赵光叶2

(1.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湖南怀化 418000;2.湖南医药学院口腔教研室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CBCT在颌骨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共计100名颌骨肿瘤性病变的患者,获取其影像学资料。并使用CBCT等三维影像学重建的技术对相关病变的直径等进行全面测量评价,确定该种方式的具体准确性,测量完成之后,将其与患者的手术前症状和手术中并发症关联程度比较分析。结果 使用CBCT测量之后,患者的测量值与手术中的测量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前和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肿瘤性病变大小差异同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术后并发症对肿瘤性病变的大小影响较为显著(p<0.05)。结论 使用CBCT进行扫描可以快速的获得患者关于颌骨部位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相关信息,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与手术计划制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CBCT;颌骨肿瘤性病变;风险评估

颌骨肿瘤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外科疾病,其中主要病变类型是颌骨部位等出现有病损影像的肿瘤,其肿瘤的类型多样,主要有牙源性角化肿瘤等,常常会对牙齿和周围的结构造成较大的危害[1],其中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BCT)是一种新型的肿瘤诊断治疗方式,其可以为口腔颌面提供更加的准确的3D效果图像,准确看到其中的二维信息[2],对颌骨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标准,且影像学价值较高。本次研究中,对我院100名颌骨肿瘤病变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治疗,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颌骨肿瘤病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上患者使用曲面断层片等方式很难确定颌骨病变的边缘,其中的女性患者共计49人,男性患者共计51人,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8-65岁,其中平均年龄为36岁,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颌骨肿瘤性病变的具体边缘和周边的重要结构位置。

1.2设备与方法

使用的CBCT为意大利生产的扫描基准平面眶耳平面等。其设备可以进行360度旋转,并可以调整其中的辐射剂量,调节曝光程度,对于曝光视野可以选择直径为130mm,高度选择78mm,并旋转阳极,可以进行全景模式录制,重建摄取CBCT图像,软件分析等。

使用CBCY设备在患者的矢状位,横状位,冠状位等继续拧三维重建,观察患者颌骨肿瘤性病变和下颌神经管,上颌窦等关系,对肿瘤性病变的直径进行测量,并确定其横径,前后径,上下径等,以上的数据全部选择测量三次之后的平均数值。另外,需要对测量得到的数值与研究对象的术前症状[3],术后并发症症状等进行全面分析对比,最终进行关联性评价。

1.3统计学原理

应用 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分析采用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使用CBCT测量之后,患者的测量值与手术中的测量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其中,手术前和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肿瘤性病变大小差异同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中,其中术后感染的患者共计5例,其平均肿瘤病变大小为38.62×31.52×32.62mm3,其中出现局部感觉异常的患者共计10人,其平均肿瘤病变大小为34.25×32.56×29.52mm3,使用统计学检验之后发现,P值为0.02,有无术后并发症对肿瘤性病变的大小影响较为显著。(p<0.05)。

表一 CBCT测量值与手术中的测量值比较/mm

 

3.讨论

当前,新型的CBCT相比传统的螺旋型CT在口腔颌面部位的相关治疗效果较好,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传统的螺旋CT方式在口腔,炎症,创伤肿瘤等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不能通过二维化的平面处理进行颌骨组织部位缺损性病变的病灶范围。临床一般继续通过螺旋CT的方式进行辅助检查,相对来说,CBCT与螺旋CT有着相对不同的呈像原理,其扫描的时间更长,且具有更低的辐射,分辨率相对较低[4],在全面具有螺旋CT特点的基础上,同样能够从牙周,下颌关节等部位于细微处进行观察,根据当前的临床资料来看,CBCT的分辨率一般较高,但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较为一般,螺旋CT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CT的灌注呈像技术和多期动态诊断扫描制度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但是,根据临床诊断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对于软组织的相关信息并非是一定需要的,也并非各个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病变的范围和对软组织的检查需要的选择合适的CT诊断方法。

对于常规的影像类型来说,患者的颊舌处于交叠的状态,且对于图像的处理不够清晰,在手术之前,很难确定周围组织和病变把边缘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了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前诊断更加困难,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在手术前测量了肿瘤的病变上下径和前后径,并与手术的测量结果进行了相关的比较,结果发现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果证明,使用CBCT的方式进行肿瘤病变的测量,数据相对较为精准,CBCT能够帮助制定肿瘤计划与评价手术的相关风险。

当前,颌骨的肿瘤性病变常见的治疗方式是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其手术的大小按照肿瘤的部位和范围而出现不同的分布,如果范围较大[5],则手术之后会造成较为严重后果的骨质缺损,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更大。本次研究中发现,有无术后并发症和肿瘤性病变的的体积和大小密切相关,此发现可以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6]。

CBCT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之中,其能够较为清晰的发现颌骨肿瘤性病变的程度和影像学信息,并能直观地发现颌骨内部的破坏情况和舌向膨胀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依据,最终提高治疗方案,充分体现医疗价值。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何银,刘雨成. 颌骨肿瘤性病变的CT诊断[J]. 放射学实践,2005,20(1):65-66.

[2]付建国. 颌骨肿瘤性病变的CT诊断[J]. 放射学实践,2006,21(9):951-952.

[3]皮厚山,董其龙,陈代文. 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J].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20-3721.

[4]陈新民,汪说之,苏倩倩. 颌骨肿瘤、囊肿和瘤样病变1,171例统计分析[J]. 口腔医学研究,1986(2).

[5]曹诗林,李莹,徐坚民,等. 颌骨良性肿瘤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5):803-805.

[6]林杰果,黄明忠,梁文汉,等. 颌骨多房肿瘤性病变的CT诊断[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1,09(3):28-30.

论文作者:王其笑1,赵光叶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CBCT在颌骨肿瘤性病变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王其笑1,赵光叶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