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阳光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242300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电力线路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科学合理的电力线路设计可以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反之,则会影响区域供电的稳定及安全,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及稳定。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逐步加快,电力线路设计的智能化、节能化等需求越来越明显,因此,做好充足的准备,正视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等都应在具体的电力线路设计中得到落实。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就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展开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35kV;电力线路设计;准备工作;研究
电力系统在现代化全面建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电力线路的有效设计,城市的各项工作方能有序开展,其作为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目前各区域的电力线路设计现状来看,线路故障、管线被破坏等现象屡屡出现,进而削弱了区域供电的稳定及安全,基于长远的角度考虑,优化和加强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势在必行,相关的设计人员应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以便于更好的设计出迎合社会需求的电力线路设计。
一、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的准备工作包括可行性分析、设计方案确定、图纸设计等,在不同的阶段需做好设计重心的把控。在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的可行性分析中,设计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编制计划,从多角度进行客观的分析及评价,加强其设计的全局性,保障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设计方案的确定中,明确设计原则,充分考虑技术、经济、客观环境等因素也十分关键。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图纸设计,它是电力线路施工得以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细化设计细节、清晰的进行线路规划、设备摆放等都要在该图纸上得以体现。设计人员可以就自身的经验明确标出各材料的规格,附加一份应急预案。
二、针对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的研究
1、35kV电力线路的设计初步工作
1.1定导线和避雷线
必须根据线路区域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和验证电网规划的基础负荷资料,并明确导线截面。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供电的需求量也呈增长趋势,所以,一旦线路投入使用,就会在短时间里达到标准负荷甚至满负荷运行,而如果线路长时间以超标准负荷的状态运行,就会导致连接点发热,最终降低设备的运行寿命,也影响到电力线路的正常供电。所以,35kV电力线路的导线截面一定要适中,不能太大或过小,且确定完导线型号后,要结合相关规程要求选择避雷线的型号。
1.2科学分析气象条件
在设计35kV电力线路时,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当地的气象条件,必须综合分析当地的气象资料和既成线路的运行情况:
在计算架空线路最大弧垂时,会用到最高温度值,此条件可保证架空线路的对地的安全距离。
最低温度值保证了导线的最大应力。
夏季最热月的平均温度值确定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最大风速值确定了架空线路受力部位的外负荷值,根据其可验证导线的安全距离水平。
雷电的日数是防雷设计的基础资料。
覆冰的厚度用于计算架空线路的机械强度。其中风速值,覆冰厚度和大气的温度值共同构成了气象和组合条件,必须结合这些条件才能提出可行性的技术设计。
要保证35kV电力线路在最恶劣的天气中仍不倒杆,不发生过电压和闪络等事故,确保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2、导线、避雷线的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
2.1绝缘配合设计
绝缘强度区按段划分,送电线路的绝缘强度按清洁区和污秽区来划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污秽性质、附盐密度、污盐距离、气候条件等,并根据已有线路运行经验等来划分污秽区段和污秽等级,并提出防污秽措施,确定不同的绝缘设计。
2.2防雷设计
按送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通过地区雷电活动情况及已有线路运行经验来确定采用避雷线的根数,确定避雷线的保护角、档距中央导线和避雷线的最小距离。架空送电线路最有效的防雷保护是采用接地的避雷线,并且避雷线的保护角越小,其遮蔽效果越好(一般应小于20℃),但随着线路电压等级的降低,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的比重也越大。35kV线路一般只在发电厂、变电所进出线架设1~2km避雷线。
因为35kV线路系统是中性点的,允许单相接地短时运行,所以在线路设计时,无避雷线部分线路应使用导线三角形排列方式,使最上面一相导线充当避雷线。架设避雷线的进线段,应采用导线水平排列的门型杆塔,因双避雷线对雷电流有分流作用,可降低雷击杆顶的电位,使雷击掉闸率减少。所以,双避雷线同时在杆顶还要互相联结并分别装设接地引下线。
水泥电杆的避雷线、横担和绝缘子固定部分,应有可靠的连接和接地,在雷雨季节土壤干燥时,其接地电阻在不连接避雷线时测量应小于30Ω。
同时,也要重视无避雷线的杆塔接地。无避雷线的水泥电杆、金属杆塔的接地电阻虽然一般不受限制,但在年均雷暴日超过40d的地区,接地电阻也不宜超过30Ω。
3、选择合适的杆塔和基础型式
3.1杆塔设计
工程设计一般应尽量选用典型设计或经过施工、运行考验过的成熟杆塔型式。对新型杆塔的设计,需要经过科学试验后再选用。35kV直线杆,单杆杆高15m,特殊情况下为18m,铁塔的高度一般控制为9m、12m、15m、18m等。在确定杆型时,首先确定直线杆的杆型,这要结合导线选型,决定是用单杆还是双杆;然后根据线路通过地区的地质情况以及运行单位的运行经验,决定是用深埋式还是浅埋式加拉线杆型最后根据电压及运行经验,决定杆高。直线杆的杆型及其尺寸确定后,再确定与其配合的加高直线杆以及转角、终端杆的杆型,对于特殊跨越处和不容易立杆的地段,选用与水泥杆杆型相配合的铁塔,当直线杆杆型确定后,就可以按这种杆型确定计算档距了。
3.2基础设计
基础型式的选择要结合全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以及基础受力条件。
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的基础按其受力型式,可分为:上拔、下压类基础和倾覆类基础。前者主要承受上拔力和下压力,如电杆的拉线盘、底盘,均属于这种基础,后者主要承受倾覆力矩,如卡盘,就属于这种基础。铁塔基础一般采用装配式预制基础,在粘性或沙性土中宜采用灌注桩基础。
4、合理的通信保护设计
电力线路与通信线交叉跨越时,其交叉角应符合“线路设计规程”规定,跨越I级通信线路时,交叉角应不小于450;跨越Ⅱ级通信线时,交叉角应不小于300;跨越Ⅲ级通信线时不作规定。35kV电力线路有防雷保护时,对通信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3m,电力线路无防雷保护时,对通信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5m。
5、气象和地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设计
对于严重的污秽区、大风及重冰雪地区、不良地质和洪水危害地段、特殊大跨越设计等均应做调查研究;各项设计均应做出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并进行优选。
6、施工图设计
完成初步设计并经专家审核后,即针对审核意见进行施工图设计,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有:实际测量评审后的最佳线路方案,进行打杆的准备工作;对图纸设计进行完善,完成详细的图纸规划,其中图纸规划中应包括具体的路径图,金具图、铁塔基础图等详细的图纸;规范完整35kV架空线路的材料表,提供完整的施工说明及预算说明。
总结:电力线路设计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特殊性,特别是针对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时,设计人员需克服较多的干扰因素,制定明确的设计计划及思路,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坚持以高标准来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优化其设计中的各个细节,如此方可从源头上保障其设计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春雷.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及其设备探讨[J].科技风.2011(21)
[2]马金龙.浅谈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及其设备[J].科技风.2010(23)
[3]肖木南,刘利锋.电力线路设计问题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04)
论文作者:伍伟中,刘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避雷线论文; 电力线路论文; 线路论文; 导线论文; 杆塔论文; 基础论文; 图纸论文; 《电力技术》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