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对策论文,新趋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521;G 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606(2000)01—0008—04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创的国际性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论述这些重大的新趋势,并对我国如何迎接挑战提出一管之见。
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以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朝着教育贸易的方向发展。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达国家无偿援助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免收学费,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与发达国家的同行合作研究。例如美国1946年启动的“富布赖特交流计划”(Fulbright Exchange Program)规定设立奖学金,支持外国学生、学者和研究人员到美国大学学习、讲学和从事科学研究。进入8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对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政策进行调整,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以对外无偿援助为主的吸引留学生的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学费等方面不再予以特殊照顾,并终止大部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无偿教育援助计划或项目。例如,80年代末期起,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取消了对海外留学生的学费优惠措施,转而采取所谓的“全成本书费”政策。这一转变标志着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重点由援助和合作转向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亦即朝着教育贸易的方向发展。美、法、德等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政策。高等教育的国际贸易为发达国家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利润。1993年,美国以外国研究生学费为主的教育出口贸易净收入约达55亿美元。1988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贸易的收入为1 亿澳元,1989年增至1.74亿,1990年更增至3.92亿。在澳1991 年全国最大500家出口单位排行榜中,就有5所高校的名字。[1]可见高等教育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之快。
其次,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主体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政府是高等教育交流的主体。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为了扩大本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受援国的影响,不惜动用大量资金,积极推进对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援助。在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单纯强调教育援助的交流中,高校扮演的角色是次要的,所得利益不大, 积极性也不高。 80年代后,随着高等教育朝着贸易方向发展及引进市场机制,高校发现既可以从外国留学生身上赚取大量经费,又可扩大本校的影响,因而积极投身于对外交流,千方百计吸引外国自费留学生。高校遂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主体,政府则退居次要地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政府就不再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而是说政府影响高等教育交流的方式变化了。政府的作用是通过立法、政策等途径进行宏观指导,在操作中则以高校为主,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主体。
再次,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国家的大学和政府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大大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突出表现为世界留学生的规模急剧扩大。1960年全世界留学生人数约24.5万,1980年已上升至97.7万。80年代末全世界留学生、研究生和进修人员共达120万。 发达国家接纳了大部分留学生。 资料表明在美国的留学生占世界留学生总数的近30%,处于主导地位。在法国的占13%,在德国的占近10%,在英国的占5.7%。[2]到澳大利亚留学的人数增长也非常迅速。从1986~1994年,在澳的海外学生从2000人上升到7万多人,猛增35倍。[3]发展中国家则是输出留学生的主要国家,1991年亚洲国家派出的留学生最多,达49.78万人,其次非洲19.7万、拉丁美洲8.79万。[2]亚洲的中国、韩国、印度,非洲的摩洛哥、尼日利亚,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国是派出留学生较多的国家。发达国家互派留学生也呈增长趋势。1989年,美国在其他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为2.5万,这些国家派往美国的留学生已达9万。90年代初,发达国家每年派往国外学习的人员已超过30万。[2]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接受外国留学生,从1980~1996年,我国先后接受了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名外国留学生,其中1996 年一年就达 4.1万余人。[4]从留学生人数迅猛增长中可以看出, 几乎世界上所有重要国家都被卷入了国际留学生大市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规模也迅速扩大了。
最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向深层次发展,各国高等教育课程发生了显著变化。美国高校为了实现课程的国际化,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如在普通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增加关于世界文明、世界史和外国语的要求;增设和加强地区研究和国际研究方面的主修、辅修和专攻计划;在工程、工商管理、教育等专门领域的教学中增加国际方面的内容,开设如何运用高技术进行国际学习和研究的课程,等等。据调查,美国一半以上的四年制院校在过去5年中增设了国际课程, 增多了到国外学习和教师到国外旅行的机会,其图书馆也增购了国际藏书。67%的四年制院校和近50%的三年制学院的校长认为学生获得国际知识和理解国际事务非常重要。[5]具有国际性内容的课程在美国高校已相当普遍。 与美国相似,其他发达国家也都以国际化为原则对高等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学习的过程也推进到了课程层面。我国近年来先后出现的“外语热”、“外贸热”、“MBA 热”就是很好的证明,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等新专业。课程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素之一,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发展到了实质性阶段。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新趋势是高教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促成的。概括起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新方向发展的动力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趋向。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趋势,各国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参与国际经贸大市场的程度。对117个国家的抽样调查表明, 比较开放的国家在1970~1989年间的年增长率为4.8%,而相对封闭的国家仅为0.7%。经济贸易的全球一体化趋势要求各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培养越来越多的熟悉世界经济贸易及生产和管理的人才,由此而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信息社会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逐步进入信息社会,90年代更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无论何种称谓,其实质是一样的,即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它不仅使人类消除了地域上的障碍,使人类生活的地球日益成为一个“村庄”,而且正在成为人类进步和财富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它不仅在重塑和改变着国际关系,而且在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国际观念愈来愈重要。高校在任何国家都是信息创造和传播的核心机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系统将随之改变,具有国际性内容的课程在各国高校得到推广就是突出的例证。
第三,国际竞争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冷战”格局结束,国际竞争由政治、军事日益转向经济领域。经济竞争最重要的是对高层次人才的争夺。因此,各发达国家无不采取积极行动,扩大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竭力在全球范围内抢夺高层次人才,加强本国的竞争力,同时也为本国赚取可观的外汇,这大大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第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变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纷纷削减高等教育的经费,例如1983~1984年,英国大学的经费平均被削减了17%。[6] 在经费紧缩的情况下,终止对发展中国家的无偿援助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所以,发达国家相继取消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转而采取贸易方式,鼓励本国高校参与国际留学生市场竞争,扩大影响,赚取学费。贸易方式提高了大学的积极性,加速了留学生的增长,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新的动力。
第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人类活动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们渴望了解其他国家,出国留学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多;学者们在学术上要不断创新,就必须时时跟上本学科国际上的最新发展,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大学要提高办学水平和声誉,更要不断地学习、借鉴他国的经验;一国政府在制定高教政策时,也需要参照他国的经验与模式。如果不参与国际化进程,就会极大地阻碍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说,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动力。
三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新趋势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付这一挑战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高教系统必须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变革:
其一,切实转变观念,努力扩大高等教育的对外贸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接受了不少外国留学生,但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却很低——相当一部分外国留学生是以教育援助或合作的形式到我国学习的,自费留学生较少。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及时转变观念,把对外交流转向贸易方式,同时努力扩大外国留学生的规模,提高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要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急迫的工作是:(1)大力提高教育质量。高质量的教育是吸引留学生的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理工、医学等学科在吸引留学生方面尤其困难。高校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本参与国际留学生市场的竞争。(2 )采取名牌战略。目前要大幅度提高所有高校的办学水平是不切实际的,政府应重点资助少数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国际上已有相当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支持他们参与竞争,树立品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赢得声誉。(3)重视营销,加强服务。要扩大影响, 营销工作不容忽视。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境外设立咨询机构,雇佣营销人员,不断举行各种活动,宣传自己的大学。例如,近几年英国的几十所大学联合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举办英国教育展,大大提高了其在中国的知名度。我国高校应尽快启动对外的营销宣传。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提高服务质量,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使他们对在我国的学习和生活感到满意。(4)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目前还是以政府为主体。但国际留学生市场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要在复杂的市场上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大学必须成为竞争的主体,拥有自主决策与行动的权力,这就需要理顺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扩大高校自主权,尤其是对外交流的权力。政府的作用应是宏观指导、咨询服务。非市场因素的干扰过多,势必会使高校丧失商机,降低竞争力。《高等教育法》赋予了高校一些新的权力,现在一方面要真正落实,另一方面应继续完善《高等教育法》,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使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符合国际竞争的需要。
其二,营造良好环境,在世界范围内吸引高层次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向国外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1989年,我国在外学习的留学生已达8万, 但学成归国的人却较少。相反,发达国家吸引了大批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据1994年的调查,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亚洲学生中,近半数有意在完成学业后移民澳大利亚。我国在国际人才争夺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损失了大批高层次人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知识分子待遇过低,工作条件差。即使与其它行业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明显缺乏吸引力,更不用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了。因此,必须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加大投入,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吸引留学生回国,也才有可能吸引外国的优秀人才。
其三,加强国际性课程的建设,尤其要加强评估。过去十多年,我国高校设置了许多国际性课程,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布局不合理、重复设置、内容陈旧、科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差、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等,目前急需对这些课程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改革完善,加强专业、教材、师资等方面的建设,这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收稿日期:1999—12—11